从细节看国民素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6日08:55 观察与思考

  “没有素质!”

  “素质太差!”

  日常生活中,就算不很了解“国民素质”的定义是指“国民的综合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公民 也经常依据这样那样的一些细节很称职地充当着“国民素质”的当然“审判官”。

  不是吗?乱穿马路(章子怡在美国也这样)、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排队乱挤公交车、不给老弱病残孕让座、不懂 礼貌不向别人打招呼、公众场合旁若无人地大声喧哗、吃饭时发出猪嚼食一样的很大响声和呼噜呼噜的喝汤声……(我们这些 日常生活习惯到了国外就更突显出来了)。正是这些“不正常的常态细节”常常引得我们忍无可忍地愤怒,使我们不得不脱口 评价某些人“素质不好”!

  同样,让我们发自肺腑地赞叹别人“素质很好”的,也常常是缘于一些这样那样的细节。哪怕是一次友好的问候、一 次热情的相助!—有位参加汉城奥运会的中国记者想要一瓶水,一个韩国姑娘便不厌其烦地为他奔波,直到把水送到他的手里 。就是这样一件小事,令中国记者对韩国国民的总体素质赞叹不已,由此推想到北京奥运会时我们的公民能否都有这样的素质 !一位德国人放下手中的活,亲自把问路的中国游客带到目的地。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小举动,也令那些中国游客对别人的素质 敬佩不已!……

  的确,素质一定是通过细节来表现的。细节能从深层次上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和品位。健康的体魄、热情的笑容、对 人的尊重、对环境的热爱、对所有生物的爱护等等很多细小的问题,都无不折射出一个人的素质!日常生活中,友善的态度、 耐心、良好的仪表、公正、

幽默感、宽容、进取心与责任心、自我力量感、情绪稳定性、社会敏感性、社会接纳性、自信心等 都能反映一个人的素质。

  有人说,自己有学问有财富有地位,不可能没有素质。不错,学问可以加强一个人的修养,但有学问并不代表一个人 就有修养。修养重在修、重在养,并以此养成生活习惯。而这些生活习惯往往从细节上反映出我们到底具备怎样的修养、怎样 的素质。

  国民素质是国家、民族、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思考我们综合国力的时候,“国民素质”眼下却成为我们担忧的问 题。而引起我们担忧的,正是我们生活中那些已经习以为常的种种琐碎细节,以及那些我们早已熟视无睹的细节里所折射出的 国民素质形成背后的不正常的价值观。

  经过文革的冲击,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中国的国民是普遍知荣知耻呢,还是私欲横流,不顾别人死活,“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国务院研究室教科文卫司司长解思忠曾经对国民素质从人格、精神、道德、文化、科学、健康、职业、审美等 8个方面进行了考察,归纳出了24种缺陷。其中3类人格缺陷非常突出:“怕公仆”、“靠单位”和“随大流”。这也反映 出国民的民主意识、自立意识、进取意识还很薄弱。

  一些人盲目乐观,声称中国的国民素质不比别国的差而自傲自豪。所以,当

清华大学一位特聘教授到日本考察后得出 “中国与日本国民素质差距30年”的结论时,该教授就自然而然地被国人谩骂为“叛徒”、“汉奸”、“汪精卫”了。

  说别人比我们强,笔者也一样感觉不爽。但事实却不是以我们自己“爽”与“不爽”为转移的。最近有一项“国民素 质”的排行中,日本排在世界第一,而中国却排在第134位。看到这些,我们还能沉住气吗?我们与日本的差距如此大,又 怎么能与人竞争“亚洲第一大国”的位置?我们这个“人口大国”是一个“人才素质强国”吗?这样的国民素质又如何让21 世纪的中国引领世界?又怎么称得上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国家和民族是由一个个国民组成的。有什么样的国民素质,就有什么样的国家和民族!如邓小平所说的,“我们国家 ,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这为我们国家是否能可 持续发展点了关键的穴位:国民素质。

  温家宝总理指出,要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就要优先发展教育。并着重指出要加强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思想道德 素质教育。

  不错,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首要之举。发展教育不错,但关键是怎样的教育。我国思想家孔子说过:志于道,据于 德,依于仁,游于艺。而我们现有的应试教育却往往是忽略了素质教育的,培养出了一些自私的、低能的、体弱的高分机器; 我们的

家庭教育给孩子灌输的是“他打你你就打他”,孩子摔倒了不是教育他坚强地站起来,而是“打这绊倒你的地、桌子” 之类;至于社会教育,那些成年人的金钱至上、行贿受贿、官坏民刁的做法,又会培养出怎样的国民素质?

  如何进行素质教育,略举几个别人的例子,也许就很清楚了:

  —一个美国孩子对妈妈说:“妈妈,妈妈,我准备出去玩一会儿。”“你要去哪儿?”妈妈问。“去月亮上。”孩子 答道。“哦!那你一定要在7点开饭前赶回来。”妈妈说。最后这个孩子竟真的成为了地球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

  假设这个对话发生在中国,情景又会是怎样的呢?

  —一个孩子因为老师的疏忽而被丢在幼儿园里。孩子哭个不停。妈妈对孩子说:“老师因为工作忙而疏忽了,姐姐已 经向你道歉了。姐姐很辛苦,你应该体谅姐姐,不是吗?来,亲亲可爱的姐姐……”孩子停止了哭泣,亲昵地吻了老师一下。 这就是宽容心的培养。

  假如这件事情发生在我们中国,父母又会怎样教育孩子呢?

  公民未来会有怎样的素质,也全隐含在这些日常的细节教育中。

  国民素质,体现在日常的一切细节中。民强,国必强。假如我们的国民都能从细节着手保持良好的国民素质,那么, 中国成为举世尊重的不可小视的伟大国家,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