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美日三角下的中美关系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6日09:14 观察与思考
观察记者:在东亚存在中美日、中美俄、中美欧、中美印等等多个三角关系。由于俄罗斯实力受限,无暇顾及远东和参与远东的角逐,所以最重要的三角关系就是中美日三角关系了,它的不同组合及结构也会对中美关系构成影响。所以请您谈谈中美日三角下的中美关系。 点评人:倪 峰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美国政治研究室主任 从东亚纳入现代国际关系体系时起,三角关系一直存在。只不过原来在三角中各个国家的位置不一样。19世纪初,一个强两个弱,即美国强、中日弱,中日被纳入西方主导的国际关系体系,处于边缘和依附地位。到19世纪中叶,日本开始维新,中国其实也开始维新,但中国失败了,日本成功了。这样三角关系就变成两强一弱。到了二战结束后尤其是朝鲜战争后,基本上这个三角都是强的,中美日都强,只不过强的程度不一样。但是这时冷战把中美日之间存在的三角关系割裂了,中国在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里,而日本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里,三个国家的关系主要表现形式是东西两大阵营的敌对。但这在三个国家互动的关系史上只是一个插曲。到冷战后期,力量又发生一些分化。美国在西方内部一家独大有所改变,随着日本、德国经济的复兴,经济上又形成一个美欧日三角。然后在东方阵营里中苏分裂,这样两极对立的冷战格局开始了松动。松动后中美日三角互动的局面又再次出现。这个时候中美日三角是良性三角,中国、美国、日本合起来对付苏联。从1972年中美关系恢复到冷战前,当时不仅中美关系比较好,中日关系也比较好。包括当时日本对华援助,《中日友好条约》等都是出现在这个时候,包括中日之间态度是友好的、积极的,主流是讲中日友好。1972年到冷战前这一阶段日本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跟随型的,尼克松访华,日本首相田中角荣随即访华。这个良性的三角关系,是因为受到外力驱动,有共同敌人。 到了冷战结束后,三个大国的三边关系开始向大国关系互动的本来面目回归,其中带了不少大国博弈的成分。其实,在冷战刚结束前后,美国出现第一个并不是“中国威胁论”而是“日本威胁论”,美国开始很打压日本。在东亚,美国在安全上是防着中国的,在经济上防着日本。那个时候可以看到,1989年以后为什么中日关系恢复得比较快?日本对华制裁是最轻的,而且第一个解除对华制裁。因为有一个美国因素在那儿,当时日本在经济上受到了美国的打压,日本企图通过改善中日关系来部分缓解来自美国的压力,这其中显现带有大国博弈的成分。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中国走上了稳定发展的道路。“中国崩溃论”被“中国威胁论”取代后,随着中国力量的上升,在如何防范中国的问题上,美日双方显然找到了更多的共同语言。这是90年代中期以来美日两国不断加强同盟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这种互动的逻辑一直延续到了现在。所有以上这些都是中美关系发展的中美日三角背景。 中美日大三角下的中美关系,还有一个东亚结构因素。虽然他们都是大国,但是从力量的层级来说还是不一样的,简单地来说就是美国是超级大国,中日是大国。这表明三个国家在东亚地区发挥的影响和作用还不是处于一个数量级。从国际安全的角度来说,中国的分量显然比日本要大,这是由中国的面积、人口、在东亚的地缘政治地位所决定的,这样中美关系显然在国际政治和安全领域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分量。而在国际经济领域,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现在讲世界经济三足鼎立,主要还是美欧日。尽管这些年中国的经济也正在迎头赶上,但要变成像美日那样成熟、发达的经济强国仍需要时日。因此,在相当一段时间里美日关系还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另外,目前东亚地区的结构是一个美国主导的结构,这还与中日这两个国家在经济和安全上两个重要的选择有关。中国和日本有两个非常有意思的选择。中国在安全上是国家安全战略,即我的安全我自己来保卫,是国家安全战略,在经济上是国际经济战略,我们经济上是开放的,融入世界的,积极加入到国际分工,通过融入世界来壮大自己的经济。而日本是国际安全战略,他在安全上是通过国际体系来作保障,他的安全靠外力保护,主要是靠美国保护,但在经济上是国家主义战略,日本的经济开放程度远远不如中国。日本国内哪有多少外资?它的市场也是相对封闭的。这个地区的两个国家这样的选择,就为美国在这一地区发挥作用提供相当大的空间,因为在经济上中国比较依赖美国的资本和市场,而日本在安全上需要美国保护,这样就为美国在本地区插一足提供了结构上的保障。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中日之间,两个强国同时出现在东亚的情况,这在东亚历史上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原来日本当中国几千年的学生,甲午战后日本强中国弱,中国开始学日本。东亚历史始终是一个强一个弱。现在是两个都强,在东亚国际关系中,谁都没有处理这种状况的经验。这其中也包括美国。这对这三个国家来说都是挑战。这可能需要这些国家打破原先固有的大国博弈思维,通过建立东亚多边合作机制来寻求应对这种挑战的办法。 -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