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青松:创建国内首个刑辩律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4日19:04 《法律与生活》杂志

    本刊记者/赵晓秋

  他太热爱刑事辩护工作了,准备把自己的一生都投入到刑事司法与刑事辩护的事业当中。他就是因为作为著名演员刘晓庆及其公司涉嫌偷税案件的辩护人之一而被媒体围追堵截的张青松。2006年金秋,他创办了北京市尚权律师事务所。到目前为止,“尚权”是全国唯一一家专门从事刑事辩护的律师事务所。

  2007年3月21日,滞留北京6天之久的阴霾终于慢慢褪去。透过茶馆的落地玻璃,午后的阳光若隐若现照射进来。

  “我曾经时刻做好律师事务所垮掉的准备,但现在顾虑已经逐渐打消。”作为全国唯一一家专门从事刑事辩护的律师事务所的主任,张青松表示对律所的前途保持谨慎的乐观。

  自2006年9月创办北京尚权律师事务所后,张青松的心“一直绷着”。所幸的是,目前律所的运行向着好的方向前进,这让张青松的心情如窗外的天气,阳光重现。

  个体奔跑的孤独

  今年38岁的张青松,自称是刑事辩护的“老人”。1993年起,他开始专职做律师,早在1996年,张青松的名字就出现在“山东十佳律师候选人”的名单中。从山东转战北京后,他曾参与辩护了被称为中国

宏观调控第一案的江苏“铁本”案、轰动全国的江西南昌“德国牙医”非法行医案、全国“五大土地违法案”牵涉的原青岛崂山国土资源管理局局长受贿案等重大刑事案件。

  2003年,年仅34的张青松因为担任著名演员刘晓庆及其公司涉嫌偷税案件的辩护人之一而被媒体围追堵截,基于对案件的成功辩护,他被评为“全国律师界十大新闻人物”,并被媒体誉为刑事辩护的“京城四少”。

  可以说,做刑事辩护成就了张青松,但也让他备感困顿。声名大振后,张青松不得不面对更多的问题。在自己的博客里,张青松曾撰文描述了他对刑事辩护既悲又喜的心路。

  据张青松描述,他在考入西南政法大学之前并不知道有律师这回事。在大学期间,张青松看见香港和外国的影视片中头戴假发的律师在法庭上旁若无人,“特别牛”,在那个时候,他才有了做律师的念头。

  西南政法大学的教育和校园里法学氛围的熏陶,使张青松的这种念头逐渐强烈,立志要成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大律师。

  1993年大学毕业以后,张青松拒绝到检察院的工作分配,如愿以偿地做了律师。开始的几年里,他承办的案件类型几乎无所不包,虽然其中刑事案件只占少数,但是只有在办理刑事案件的时候,他才觉得自己“像一个真正的律师”,因为法庭上的刑事辩护能够调动他的所有神经,这种感觉让他满足。

  “曾经在和朋友聊天时说过,将来我会只办理刑事案件。朋友用‘有理想’、‘有正义感’等话恭维。”张青松其实知道朋友是婉转地提醒他这种想法“太理想”、“不太现实”。

  张青松对记者坦言,对中国刑事法治的现状和辩护律师的前景,他的感受基本是“消极悲观的”,但正是因此激发着他对刑事辩护越来越浓的兴趣。

  2000年前后,他承办的刑事案件越来越多,并且开始接触“大案要案”,其他案件越来越少,直到2003年,他基本上放弃承接其他案件了。

  在刑事辩护“这个圈子里混了多年”,张青松对刑事法治和辩护律师这个行当逐渐有一些真正的感触。

  现在大部分律师都是同时承办各种类型的法律事务,很少甚至不办刑事案件,而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刑庭长期专门参与刑事诉讼,并且有细致的分工,因此从业务层面上看,很难想象律师的刑事业务会同等于甚至高于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

  “只有最专业,才会有最好的辩护,只有最好的辩护,才最能维护刑事辩护律师这个群体的地位。”他说。中国有很多优秀的、有高度责任感的刑事辩护律师,却没有一家专门从事刑事辩护的律师事务所。

  几年的刑事辩护生涯也让张青松感受到了个体奔跑的孤独和个人呐喊的微弱。这种局面让张青松希望能与那些志同道合的同行们,一起成立一家专门从事刑事辩护的律师事务所,大家共同努力一道成为最好的刑事辩护律师群体。

  支撑的力量

  “

北京大学法学院的陈兴良教授曾说,法律制度就像一个桶,它能盛多少水,不是由最长的那块木板决定的,而是最短的那块,刑事法治就是最短的那块板。”张青松认为陈教授的这个“木桶定律”非常形象。事实上,刑事辩护律师正是用来加长那个短板的钉子或者黏合剂。

  基于这种理解,张青松说自己“狂妄”地想改变现实的一些东西,“人活在这个世上,总要努力地为社会做点什么,哪怕这种努力只推动社会进步半毫米,都是巨大的贡献”。

  理想归理想,现实归现实。张青松找到了很多同行,表达了自己的愿望,但朋友们也向张表达了他们的担心和顾虑:专门做刑事案件,案源如何保障?刑事案件的当事人一般都是贫弱的,没有高昂的律师费,律师能不能生存?刑事辩护是和公权力相对立的,会不会因此招来不必要的麻烦,比如《刑法》第306条设定的律师伪证罪?

  大家的担心和顾虑,张青松也曾有过,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创立专门从事刑事辩护律师事务所的理想。通过考察分析,做刑事辩护的确存在经济风险和执业风险。对于经济风险,张青松认为做律师尤其是做刑事律师,对钱财不是太追求的话,生存是没有问题的。至于执业风险,作为北京市律师协会权益保障委员会委员的张青松不相信有人会故意去迫害刑事辩护律师。这样的工作经历让张青松发现,“出事”的律师有的是在遵守职业道德或职业纪律方面存在缺点,有的是经验不足。如果通过经验和素养避免这些“雷区”,刑事辩护并不是死胡同。

  一次去美国考察的经历,让张青松更坚定了自己要创立专门从事刑事辩护律师事务所的想法。“美国有不少刑事辩护的专业律师事务所。在美国,虽然刑事辩护律师和其他律师相比,不是最富有的,但他们是最受尊重的律师。”这给予了张青松很大的信心。

  他决定自己先做起来,给其他同行看看。如果做成功了,就是给有从事刑事辩护理想的律师一个平台,吸收优秀的刑事辩护律师共同为中国的刑事司法做出应有的贡献。如果律师事务所倒闭了,就是告诉大家这条路“是不好走的”。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