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书大国的巨大市场容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5日11:05 中国新闻周刊

  证书大国的巨大市场容量

  认证被视为是一个朝阳产业。

  这个产业的市场容量,据《21世纪经济报道》称,长城认证广州中心总经理陈世国2003年时曾有过估算,当时,仅珠三角就有90余万家企业要通过企业体系认证,“以每家企业体系认证收费2万元计,可收取体系认证费180亿元;其中至少有60万家为生产型企业,这其中又至少有20万家出口型企业的产品出口要通过质量检验认证,以每家企业收费3万元计,则有一次性检验认证收费60亿的巨大市场。此后,跟踪服务要收取比例为认证收费1/3的年费,即每年可收取的年费就高达20亿元之巨。”

  陈世国说,“

长三角的市场比珠三角更大,如果将全国检验认证市场囊括在内,至少有不下于500亿的一次性市场和200亿年费市场。”

  庞大的利益曾经使得很多国际认证机构都曾纷纷抢滩中国,国内的各种认证机构更是如雨后春笋。这使得中国的认证市场一时纷繁芜杂。

  由最开始适应进出口需要而对电工产品和电子元器件产品所进行的认证,到如今几乎涵盖所有行业与产业,认证行业在中国呈现出复杂的分类。

  从认证机构来分,有中央认证、地方认证,还有行业协会组织、专业学术团体、知名企业的认证;

  从认证类型来讲,有国家注册认证、国家职业认证、人事部职称评聘、行业认证、著名企业认证、岗位技能认证等;

  从认证性质分,有强制性认证(在中国即3C认证)和推荐性认证。

  而每一个行业,又可以再进一步细分。

  单以质量认证而言,按认证对象分,就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认证及生产准入制度认证等。

  由此颁发的证书就更多。单一个绿色环保认证,就有“名牌推荐产品”“上榜品牌”“特殊贡献奖”“30家质量合格供货放心品牌”“消费者最信赖的中国质量

500强”“用户满意度推荐十大品牌”等数不胜数的认证。

  2006年8月29日,国家认监委主任孙大伟在一次会议上表示,我国认证机构颁发的证书总数和获证的各类组织总数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据统计,截至2006年6月底,国内经过认可的各类认证机构达119家,这些机构颁发的各类认证证书数量超过39万份,其中质量认证证书数量和获证企业居全球第一;实验室认可数量已经超过2600个,在全球处于领先水平,检查机构认可数量65个。美国质量协会评价说:“中国改革认证认可工作的效率,在国际上罕见”。

  但是,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余晖告诉本刊记者,“中国是世界证书大国,却不是证书强国。”一个最为直接的理由是:“很多经过中国认证公司认证过的产品在出口时并不被认可,他们都知道中国的很多认证本身有问题。”

  这在认监委公布的数据上也有显示:2002~2006四年间,各指定认证机构共撤销认证证书868张,涉及391家企业;注销20581张证书,涉及4165家企业;暂停证书24277张,涉及9838家企业。

  其中原因,纷繁复杂。“李鬼”作乱被视为是一个重要原因。上海某认证公司市场部苏姓工作人员告诉本刊记者:2002年左右,一个中型企业,一个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认证做下来,需要交纳5万元;但是现在,做认证的中介公司可能连1万元还不一定收得到。“你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认证公司,它私底下压价就把认证做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90,8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