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黄冈中学光荣榜上永远的第一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7日17:14 三联生活周刊
中国第一块奖牌:林强 库超、王菘、胡小军,所有人的目标都是林强。林强是黄冈中学的光荣榜上永远的第一。尽管林强在1986年只是获得了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铜牌。“那是中国人第一次参加国际性的学科竞赛,就获得了铜牌。”林强使黄冈中学从此成为中国中学学科竞赛的关键词,而中国的中学生从此在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中势如破竹。 “林强能出来充满了偶然性。”卞清胜是林强的初中数学老师,林强上高中一个月就得了奖牌。“奥赛这条路不好走,除了极高天赋,机会和环境同样重要。”卞清胜说,林强的父母和一般人不同,到林强初中毕业的时候,已经自学完成高中的全部课程。初中时期,林强的父亲反复找到卞清胜,要求给林强“特殊待遇”。在黄冈中学,无论是老师、学生或是家长,都很自然地谈到“天才”和“一般人”的区别,对于极突出的学生,黄冈能提供的最好平台,就是竞赛。卞清胜不仅允许林强不做作业,还经常帮他在语文老师那里说好话。“他最头疼写作文了。”在中考之前,卞清胜给林强找来的是湖北省编写的高考复习资料。“林强是做中考题好?还是做高考题好?1985年我们并不知道,竞赛也能成为一条道路,我们只有国内和省内的竞赛,并把其当做学生课外活动的一种体现。”但是在湖北和湖南,已经有很多高质量的中学在国内竞赛上开始竞争。“林强的中考数学考了119分,满分120分。排名这个东西是非常残酷的,得满分只不过是中考复习得好,120分比我们这个119分差得远。”卞清胜和林强的父母志不在此,他们强烈要求黄冈高中在暑期竞赛训练班收下初中毕业的林强。 “无论怎么要求,高中部就是不同意。一开始的理由是,‘黄高’的竞赛班只针对黄高学生,万一林强不上‘黄高’呢?”卞清胜不明白,“这么好的学生,‘黄高’不要还有哪个学校能要?”卞清胜1981年开始执教,第一次碰到天才。“自己的学生连提前培训都不行,我弄不懂。”直到训练班开始前一天,卞清胜忽然被通知,林强可以来培训。一个暑假过后,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开始,林强取得湖北省第四名,不能参加只允许前3名进入的国家考试。“1986年,中国第一次要派队伍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全国通过竞赛选拔3名学生。”湖北前3名被黄冈高中包揽,但是黄冈高中的老师们还是认为林强更有希望。当时以黄冈的地位还无法替林强活动。“好运再次降临。第五名是武汉市的一名学生,当时武汉就去说服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委员会,要求给偌大的一个武汉市增加名额。”林强顺理成章搭上了顺风车,以全国第一的成绩入选国家队。1986年,林强的铜牌给黄冈乃至中国教育界带来莫大的震动。林强1987年再次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并取得了银牌,保送进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后来留校。“当时的改革开放才刚起步,在黄冈这样极落后的地区,居然能出这样一个天才少年。”曾经的校长曹衍清说。卞清胜说:“我们从来不知道国际奥林匹克怎么玩法,就那样派了一个农村学校的孩子去,就取得了成绩。”林强以后,他的模式被仔细地研究和复制了。“我们心里有底了。” 过渡时期的冤案:徐镇河 “徐镇河是紧接在林强后面的最聪明的孩子,也是王菘的奠基石。人心、规则这样的东西,比做题难。”卞清胜说。1987年林强之后,黄冈高中两年没有得牌。卞清胜调入高中部担任数学竞赛组辅导老师。1989年,徐镇河拿到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二等奖。作为黄冈高中唯一的希望,徐镇河的成绩让老师们非常不理解。“他刚考完,我们就让他把所有题目全部复制出来,总共3道题,有一道35分的题,解的特别巧妙,我们都觉得他肯定能入选国家队。”徐镇河从高二起一直是黄冈高中的重点选手,“可以说是湖北省最好的”。进国家队,要从全国所有的一等奖学生中选20人左右,叫“冬令营”,经过1个月集训,再选出国家队6人。卞清胜拿着重做的卷子找到了华中师范大学的一位数学老师,经过肯定,两人一起找到了湖北省数学竞赛组委会。“我们找到了阅卷组组长,他看了以后立刻去翻书,然后说,徐镇河的答案确实比较好,而且比标准答案更好!但是当时阅卷的老师没有看懂,给了0分,他说,看来你们学校要加一个冬令营名额啦!” 事情远非如此简单。湖北省竞赛委员会对这份卷子的真假提出了质疑,徐镇河后来做的不能算,原来的答案才是评分标准。“那你看一下原来的卷子不就行了。”但是湖北省竞赛委员会认为,当时阅卷调动了全省各地的老师,要重新拆卷子、评分,需要集合所有老师共同完成,不可能做到。徐镇河的父亲是黄冈下属镇办中学的教师,他尽全部力量,奔波了半年时间,找到了两个人,一是中科院数学学科带头人王元院士,一是全国奥数竞赛组委会的领导常庚则教授。“王元看后亲自给湖北竞赛委员会写信,让湖北复查一下。而常庚则干脆找到当时在‘中科大’念书的林强,林强不知道是母校的师弟,但他说,这个答案更好,就算要扣,也只能扣几分,徐镇河还是应该进冬令营!”黄冈高中焦急地等待着湖北省改变决定,但是湖北省最终将徐镇河的卷子调出来,寄给了全国奥赛组委会。这样地上下僵持,致使徐镇河的冤案不了了之。 黄冈高中1989年保送学生的时候,浙江大学来的老师挑中了徐镇河。卞清胜无法抑制心中的遗憾,一再嘱咐老师照顾这个孩子。“4年后,那个老师居然又来我们学校招生,我问他徐镇河怎么样了,他想了很久说,哦,那个孩子数学没怎样,电脑倒是呱呱叫的。”卞清胜有一年带着学生去杭州集训,在大街上偶遇徐镇河。“他进了一个外国名字的公司,因为不是清华、北大毕业的,总是遭人排挤,坐了好长时间冷板凳,他对我说,编程其实和解奥赛题很像的,我们公司同事解决不了的问题我都能干!那时他还没有谈朋友。”因为徐镇河的案子,湖北省彻底改变了奥赛阅卷方式。此前卷子拆封要审查,并且不能加减分,此后,重点学生的卷子要再核实一遍。“后来的冠军,都是踩着徐镇河的肩膀过去的。”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