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天星码头唤醒香港“本土行动”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9日09:48 南方都市报
天星唤醒“本土行动” “皇后”难逃凋零命运? 5月10日,危在旦夕的皇后码头终于获得香港古物咨询委员会认可,评定为一级历史建筑。 民众一片高呼,在举行听证会之前,在场的龙应台女士说,“公民对一个社会的认同与爱,需要建基在历史的认知之上,不尊重历史的地方,难以长出根与认同。”她认为,拆毁皇后及其他承载历史痕迹的建筑,是把根拔起,对香港公民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灾难。 BOBO说,这个“爱”字真的很深刻。六个月了,10多个保育、专业的团体、几百个人,把自己的生活、工作都放下来,为的是什么?不就是对这片土地的认同与爱? 暴雨一直从午后延续到晚上,海风吹着雨粒顺着廊檐砸进码头,志愿者们把5顶帐篷和生活用具移到了靠广场的一边。 BOBO把一盆花拿过来,挨着她的帐篷。这是一株纤小的不知名的植物,干瘪的枝叶,却开出了几朵微弱的小红花,她说,“这是1月初,刚来驻守皇后时,志愿者送的,本来有6盆,如今只剩这一盆了。” 在众多媒体的报道中,天星码头事件,已然成为香港民众保育运动的典范。大批文化界和娱乐界名人,如梁文道、周润发等人如今纷纷撰文表示支持保存皇后码头等古迹。 有评论说,此次事件触动香港人提高保育文物的意识,亦令香港人反省以往只顾经济发展而忽略了文物保育,将本土文化及集体记忆一手摧毁。 立法会议员及示威者认同评论,指出示威已经太迟,但“有做好过无到”。而政党和民间组织则请求在政府落实清拆前保育具历史价值的建筑物,例如皇后码头、域多利监狱F仓、油麻地警署和湾仔街市等等,以防政府制造既定清拆事实。立法会亦因政府拒绝承诺保留油麻地警署,否决中九龙干线前期顾问研究拨款,令中九龙干线工程无限期搁置。 香港民政事务局开始检讨保护文物建筑政策,研究把“集体回忆”、“社会价值”加入成为文物评级之一,并重新去审视1500间具有以上两种因素的历史建筑。 “天星行动的历史意义已经很明显,但如果仅仅局限于保育运动的兴起,则不是我们的本意,”岭南大学文化研究所叶荫聪老师说。 叶是“本土行动”最坚决的志愿者之一,有着乡土文化研究学者背景的他,从去年开始,便积极投身到天星码头的保护行动中,现在,学校下课铃一响,他又来到皇后码头。他说,“我们要唤醒的,不仅仅是公众参与到保护身边的文化古迹来,更重要的是要培养港人参与民主决策的意识,包括参与城市规划和民主政治。” 5月18日下午3点,他去利东街参加一个反对拆迁的小型记者发布会——政府准备拆除这条老街,并在那里新建商厦,却遭到了当地居民的严辞抗议。叶以“本土行动”代表身份前去声援。 当天傍晚,回到皇后码头,叶荫聪将发布会情况写成文章,发表在“本土行动”的阵地——香港独立媒体网。脱胎于天星码头行动志愿者的“本土行动”,并没有任何规章制度,甚至不是一个合法团体——没有到政府登记注册。 “保护天星码头,起初只是市民的自发组织,后来有了专业社团加入,比如‘长春社’、‘建筑师协会’,等到保护皇后码头时,志愿者的直接行动便与社团联系更加紧密,技术问题可以找到相关专业社团咨询,比如剖解规划图,工程师们完全可以代劳,民间的力量越来越大,我们把这称呼为‘本土行动’。” 在这些志愿者心中,天星码头曾是香港民间运动的摇篮。最瞩目的是1966年,时年20岁的青年苏守忠在码头绝食抗议小轮加价5仙,后遭警方拘捕,引发九龙区骚乱,以致港英政府不得不实行宵禁,才平息下来。 一位长期关注天星命运的香港某周刊资深记者Leila对此评价说,“香港的民主运动,经历了70年代的‘火红年代’;到80年代,随着香港股市和楼市疯狂飙升,港人开始忙于经济出入;1997年回归后,港人惴惴不安的心,又要承受各种经济危机,社会运动的心早已冷却,却在天星之后,终于爆发了。” 但运动总在拉锯中走向终结:香港的发展史,便是一部填海史。曾在2004年,香港保护海港协会就中环第三期填海工程与政府对簿公堂,遭到败诉,工程最后被批准动工。这也为天星和皇后凋零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驻守在皇后码头的志愿者们更像斯巴达300勇士,借着一份信仰,抗争不可逆转的命运。展板上每天都有新的“皇后战讯”,最新一期对他们而言,是个噩耗——立法会已经同意拨款给中区填海第三期工程。这意味着,无论皇后码头是否享有“一级历史建筑”的殊荣,填海的巨轮迟早有一天会将这里的石柱。大会堂,以及广场的所有一切碾碎。 5月的香港,雨季开始来临。在采访结束的前一天,又是一个暴雨突降的午后,再次去渡海,去到皇后码头。走过那座只剩遗骸复成遗迹的天星码头时,突然想起曾和志愿者BOBO的一次对话: “‘天星’已经失败了,假如‘皇后’再败,你会怎么想?” “我不知道,我还没想到过结果。” “你还会坚持吗?” “我想会的,民众需要我们唤醒。” 失去了天星,被唤醒的保卫集体记忆意识更加明晰,志愿者们守卫在皇后码头,宣称“不告别”。(南方都市报 采写:本报记者 龙志)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