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反思云南宁洱震后减灾:地震的社会裂度应予关注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1日14:29 新华网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6月4日,宁洱县新平村横寨的黄明芝在废墟前介绍家里受灾情况。新华社记者秦晴摄 6月3日凌晨5时34分,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发生6.4级地震,沿北西方向条带穿过县城,给震源中心方圆100公里的地面建筑带来重创。此后的余震不断继续,媒体对余震数量的刻度化记录,让不少公众惊异:截至5日18时,宁洱余震已达1422次,其中3.0级至3.9级28次。 在地震学家的眼中,这并不是一种反常的征兆,而是一种正常的衰减。在一些媒体和公众追逐各种死伤数字、救援数字、特别故事的同时,宁洱地震和许多同类的灾难报道一样逐渐进入一个类似余震的衰减期,《瞭望》新闻周刊记者8日中午离开宁洱时,已有九成的媒体陆续撤离地震灾区。 有一种事实在宁洱地震中尚未被充分挖掘:即地震揭示的问题及其社会学裂度。 宁洱处于地震多发带 云南省地震局提供的资料显示,宁洱地震震区50公里范围内,历史上共发生了9次5级以上地震,仅上世纪70年代便发生了5次6级以上的地震,最近的一次是1993年普洱发生的6.3级地震。 区内强震主要集中在普洱、思茅一带,6级~6.9级强震都分布在北纬22.4度以北,以南则主要为一些5级左右地震。 这些数据让人了解这样一个事实,即2007年6月3日凌晨的宁洱地震并非突兀而来的灾难,其自上世纪70年代地震便频繁造访这一地区,而有关地震的预防准备,却似乎没有引起当地百姓和基层干部的更多关注。 据介绍,以普洱市为中心,以西约100公里有“澜沧——耿马地震带”,北西约180公里有“通海——石屏地震带”。区内主要构造有北西向无量山断裂带,在原思茅、普洱被一些北东向断层切错,组成类棋盘格式构造。这一地区强震重复率很高,表现为主震——余震型或震群型。 云南省地震局在宁洱地震发生后,分别派出40多人的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和40多人的省地震局现场工作队赶赴地震现场,开展紧急救援、震情监视分析和强震观测、灾害损失评估调查等相关工作。调查后的判断和建议,应当成为当地应对地震灾害预案的基础。 “木框架土坯房救了我们的命” 在本刊记者到达宁洱县城之后,“空气”中弥散着明显的地震痕迹:街道上几乎所有的店铺都关闭,路上随处可见破碎的砖块和玻璃,人们缩在街道旁的树阴下,四处看着,打量着陌生的人群。 记者最先调查的是县粮食局宿舍区,这个区域多为破旧低层小楼和土坯平房,地震中绝大多数住户的房屋遭到严重损失,现场许多墙体出现较大裂缝,处处是瓦砾,这些房屋据住户介绍是使用了30多年的老楼(参照1979年3月15日普洱6.8级地震的数据,也就是说,这些楼是“地震6.8时代”的孑遗)。 地震当日下午4点,本刊记者驱车前往此次地震的中心、太达村一带,在曼丹一社,当地93户、920人大面积受灾,据该社社长介绍,全村历来贫困,土坯房居多,占农用房的半数,家里青壮年劳力多外出打工,在家的多为妇女老弱,因此生活穷困。记者在曼丹一社见到了一位姓薛的村民,她4岁多的孩子在此次地震中丧生。由于是木框架土坯房,地震来时倒塌下来的墙体将和母亲睡在一起的孩子整体掩埋,母亲半边身体被土墙砸中,无法动弹。 实际上从一开始,一个问题就一直悬着:此次地震在一些专家的表述中,算是较大的震级,而且在凌晨大多数人尚在睡梦中发生,并导致众多房屋倒塌,但是地震死亡的人数为3人,伤者329人,其中重伤者28人——伤亡人数并不算大。原因何在? 7日太达村36岁的村民李春东给了记者一种解释:是农村破旧木框架土坯房救了他们的命,“地震的时候我就睡在那里,因为农村的土坯房土坯围着木框架建,地震的时候土坯全往外倒,而不是往里倒。一些农民建新砖瓦房反而遭殃,本来就缺钢筋结构,地震来了之后,墙整个往里倒像盖被子。”李春东站在自家的房子前,木框架已经歪斜,土坯墙倒塌,当地的白蚁问题十分严重,加速了木梁的朽毁。 数天的灾区采访中本刊记者发现:尽管土坯房9成以上损毁,但不少木框架残存,平顶房多在立柱处发生开裂、空心砖墙极易倒塌,钢筋混凝土的二三层楼小洋房则除部分轻微开裂外,结构上大多保持完好。 而无论是县城还是农村,建筑倒损概率与居民收入成反比,与家庭成员平均年龄成正比。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