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只有一个星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2日11:01 新世纪周刊

  -本刊记者/王巧玲

  “嗨,别那么当真,这只是一部电影而已。”事实上,它绝不仅仅是一部电影

  整整30年过去了,当年的星战迷们大多已人到中年,尽管如此,仍然什么也阻止不了他们对《星球大战》的热爱。尽管导演乔治·卢卡斯在两年前就已宣布,将不再拍摄“星战”电影,千千万万的星战迷们依然热情不减。

  在美国“星战30年”纪念活动中,3万名死忠的星战迷聚集在洛杉矶会议中心。他们装扮成身穿白色盔甲的“暴风突击队”士兵,手握光剑的“绝地武士”,兴奋不已。来自世界各地的2000名星战迷们涌进影院,在17个小时中,连看了《星球大战》6部影片。一套星战纪念邮票也在美国发行。全世界的星战迷们用无限的热情来迎接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

  当年,20世纪

福克斯公司怀着忐忑不安的赌博心态,决定投资拍摄《星球大战》。而年轻导演乔治·卢卡斯虽然踌躇满志,但肯定也无法预料,这将是一部改变电影工业、改变世界的影片。

  2005年,《福布斯》杂志公布的一些数据指出,6部星战电影在全球共获得65.2亿美元的票房。而截至2005年,有关这一系列电影的玩具和其他促销商品的销售总额更是达到了90亿美元。每一部星战影片都是一台疯狂的赚钱机器,而星战的成功并不仅仅在商业上。

  里根时期,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这个以影片命名的宏大军事计划的震慑力已是有目共睹。为此,卢卡斯还曾经起诉过里根总统。也因为这个计划,很多人把星战影片和美国政治联系到了一起。而无论这是不是一种过度阐释,都足以证明“星战”超越了电影本身的强悍影响力。

  “嗨,别那么当真,这只是一部电影而已。”这是《星战前传Ⅱ》的宣传口号。事实上,它并不仅仅是一部电影。迄今为止,恐怕没有一部电影的影响力能与《星球大战》同日而语。

  即使是在相对遥远的中国,它也拥有不少粉丝。科幻作家杨鹏在7、8岁时,第一次看到星战的连环画,一下子就着迷了。“太神奇了!”杨鹏开始沉迷于星战世界,幻想自己是天行者卢克,将与黑武士进行决斗,拯救银河共和国。“它就是我童年时代的圣经。”因为星战,他决定从事科幻创作。“愿原力与你同在”也曾经成为他的励志语录。

  生逢其时

  “星战”已成为电影史上的一个传奇。它跨越长达30年的时间,经久不衰的原因错综复杂。

  “星战迷大多是科幻迷,而科幻迷对科幻故事的热情,并不亚于教徒对宗教的狂热。”科幻作家杨鹏说,“作为一部科幻电影,它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使人们在心理上完全投入,并幻想其中的角色”。

  而且,这种超脱于现实的幻想对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美国人来说尤为重要。“在第一部星战影片上映的1977年,美国刚刚结束越战不久,民众对政府处于失望状态,经济也处于萧条时期。‘星战’给了美国青年一种理想主义的光芒。正义战胜邪恶,民主、个人奋斗、英雄主义等影片所表现的东西,把年轻人从长期的颓废中唤醒。”杨鹏说。这正如第一部星战片的名字所预示的那样——《新希望》。

  影评人周黎明也认为星战赋予了人们“做梦”的享受,使美国人从现实的痛苦中跳出来。“因为受到欧洲‘新浪潮’的影响,在六七十年代的好莱坞是以现实题材为主,表现真实世界的影片占主流。这在一段时期之后,引起了反弹,人们更向往遥远的,超脱的电影。‘星战’的出现,恰好满足了当时人们的心理需求。”而且,在上世纪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电影工业正日渐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的举足轻重的媒介形式。

  商业与娱乐的成功

  当第一部星战上映时,《时代》评价它是“流行艺术的伟大结晶”,《新闻周刊》称它“一路都是纯粹可人的乐趣”。 星战系列的成功,首先是商业与娱乐的成功。“它有一个很好的故事,有趣生动,通俗易懂。”杨鹏认为星战是商业和科幻结合的最好的作品。另一著名科幻电影《2001漫游太空》(导演库布里克),先于星战,而且在艺术性上也高于星战,但是也因为它更偏于艺术,缺乏一个通俗故事,而成为小众的“阳春白雪”,无法流行于大众。

  星战电影则更追求娱乐的效果。在故事性的基础上,设定了个性鲜明、善恶分明的人物形象:邪恶的西斯,正义的绝地武士,勇敢而美丽的公主,风趣风流的索罗船长……在娱乐性方面,影片更是下足功夫。打斗、战争、邪恶、正义、阴谋、爱情,所有吸引观众的娱乐元素都在里面。

  特技是影片商业性和娱乐性的重要因素。在上世纪70年代的电影中,星战的特技被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和同期的电影比起来,它的特技效果也是出类拔萃。在没有电脑的时代,卢卡斯用传统手段,拍出了梦幻效果。那些快速飞行的太空船,激烈的太空战,奇形怪状的生灵等都是用传统的模型、木偶、爆破、化妆术来实现。尤达大师是个木偶,机器人是真人扮演,用土豆冒充银河系的陨石,用女性剃毛刀充做武士的无线电,找来36000支上色的棉签充当赛车场上攒动的人头,而纳布星球缥缈的瀑布则是从25英寸处精心撒下的细盐……在技术相对落后的上世纪70年代,卢卡斯和他的特技团队绞尽脑汁,为观众奉上了精彩的视觉大餐。

  在接受《连线》杂志采访时,卢卡斯说:“最初的故事的确只是开始那《星球大战》三部曲。我从未想过能有机会讲《星球大战》三部曲之前的故事,因为我是按照当时非常有限的科技水平设计故事的。我必须在没有电脑特技的情况下描绘未来世界。”为了能尽可能地拍好特技镜头,卢卡斯特别组建了工业光魔特技公司。而这家公司日后成为好莱坞最棒的特技公司。

  “星战电影在特技的运用上开创了先河,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电影工业。”周黎明说。星战在商业上的成功,使之后的好莱坞开始偏向于特技在电影中的大量运用。

  到了星战前传,卢卡斯更是把特技发挥到极致。据统计,《前传1》有70%的场景是由数字合成;《前传2》是第一部完全由数字拍摄的电影;《前传3》里100%的戏都在室内拍摄完成,所有自然景观都是后期叠加而成。

  浩瀚如银河

  “星战的架构大,内容丰富,包容性强,而且又借用了很多东方元素,具有世界性,又几乎照顾到了所有的阶层,还超越了时代。”周黎明认为这是它在世界上拥有那么多影迷的重要原因。“所有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虽然它是一部科幻片,但它吸收了很多其他元素。如童话、神话、宗教、哲学、武侠、魔幻、历史等。”杨鹏说。星战系列构筑了自己的独特世界和完整的体系,浩瀚如银河。在银河共和国里,有不同星球、不同族群、不同的生活,基于人类社会,却比人类社会更加丰富精彩。卢卡斯甚至为这个世界创造了一套属于自己的语言体系:银河共和国(Galactic Republic)、原力(The Force)、绝地武士(Jedi)、西斯(Sith)、光剑(Lightsaber)等。  

  近日在美国历史频道播出的纪录片《〈星球大战〉遗产大揭密》,用2小时探索了30年来《星球大战》经久不衰的秘密。纪录片访问了政治家、学者、记者和评论家,他们认为星战“引人注目地把权力、政治、原罪、灵性和救赎这些复杂的主题结合在了一起,它的力量、幽默、传达的内容和影响堪比莎士比亚”。

  导演凯文·史密斯则说:“这部电影是关于好人打坏人的,每个人都想看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将永远不会过时,它永不会老。”

  星战小史

  《星球大战》是美国电影导演乔治·卢卡斯所制作拍摄的一系列科幻电影,简称为《星战》。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卢卡斯出品了《星球大战》三部曲。从90年代末开始他拍摄了三部曲之前的故事,又叫《星战前传》。同时他把最初的三部曲改为六部系列的第四、第五、第六集,并将最早的第四集改名为《星球大战IV:新希望》。

  星战系列描写在很久以前的一个遥远的星系,肩负维护和平正义使命的绝地武士与各种邪恶势力作斗争的故事。绝地武士是一群有着非凡天赋的人,通过各种筛选,他们在幼年开始接受特殊训练,其宗旨是认识和使用“原力”。训练有素的绝地武士可以使用无所不在的“原力”移动物体,控制他人的思想甚至预测未来。由于他们可以预测到将要发生的事情,比如对手的下一个动作,绝地武士有着非凡的格斗能力。

  故事以三条主线贯穿:银河共和国转变为银河帝国的过程中引发内战,反抗军与帝国军力互相对抗;绝地武士阶级的兴衰起落;天行者家族在大环境下面临的种种挑战。星球大战开启好莱坞电影商品授权的庞大事业,旗下分别有小说、漫划、玩具与电玩游戏等相关周边产业,系列中每部电影、小说与电玩游戏,都以“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遥远的星系──”开头。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