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北京尝试吸纳社会资源实现变废为宝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3日03:22 新京报
拾荒者踏入非正规垃圾场。北京非正规垃圾场的垃圾处理量占总量的27%,它们却占了一半以上的土地面积。 选址难、监管弱是京城垃圾处理的主要问题,现出台改革措施,力求实现垃圾资源化 4月14日,六里屯垃圾填埋场举办了“公众开放日”。那天,垃圾填埋场附近的数百名居民前来抗议,要求停止修建垃圾焚烧发电厂,理由是垃圾焚烧会产生二恶英,那是强致癌物质。 相类似的集体抗议,此前在朝阳高安屯垃圾填埋场也发生过。 据去年7月23日公布的《北京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风险评价》指出,在北京现有的490处垃圾场中,污染风险度中等和严重的占总数将近一半。北京市环保局否认了上述报告中的相关数字。 但更为现实的是,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北京阿苏卫垃圾填埋场周围,已经出现了几个“高病村”。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对阿苏卫村的空气进行检验,发现该村细菌菌落总数每标准单位已超过6000个。村里儿童患有呼吸道感染的比率明显比其他地区高。 原本用来清除垃圾改善环境的垃圾场,如今却成了人们生活中的健康杀手。 与此同时,北京的垃圾产生速度正以每年2%的速度增长。市内有三四个垃圾场已近年限。政府各部门现已出台措施,吸纳社会资源,改善环卫机制,力求早日实现垃圾资源化。 垃圾场离居民区500米 六里屯垃圾填埋场附近恶臭漫天,常有居民投诉。2006年底,海淀区政府准备筹建一个密闭式六里屯垃圾焚烧发电厂,以期解决已近10年的臭味扰民问题。 “那时就有居民找到我,让我向有关部门反映。”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评估专家组成员赵章元回忆道,“他们担心,垃圾焚烧厂产生无色无臭的强致癌物二恶英。” 赵章元去了现场发现,在六里屯垃圾填埋场500米以内,至少还住有5000多居民,根据国内危险废物处理的相关规定,至少项目应距离居民区1000米以外。 赵章元认为,六里屯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最大的问题是选址:“国际上对于垃圾焚烧带来的危害,也没到随意控制的地步,因此,选址必须远离人群。”选址有问题的还不止六里屯垃圾焚烧厂。中国地质大学的程业勋教授说,小汤山下的阿苏卫选址存在很大问题,北京城的地势是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面是地下水的上游。而阿苏卫恰恰位于上游地区。 于是,在阿苏卫垃圾填埋场的下游,出现了几个“高病村”。《经济参考报》2004年报道,在“高病村”,患脑血栓、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的人数比以前明显增多。 大小垃圾场违规乱象 赵章元参与北京市垃圾污染检测已有多年。他发现,垃圾场选址只是最表层的一个问题,北京的垃圾场还有更复杂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背后往往都和政策执行不到位有关。 六里屯垃圾填埋场曾被禁止兴建。北京环境保护局在1995年发出的批复文件上,明确写着,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在此地建设垃圾填埋场是不适宜的。 最后,北京市环保局尽管批准了海淀区政府的请示,却提出了搬迁当地居民等一系列操作要求。可事实上,至今仍有许多市民在当地居住。 阿苏卫垃圾填埋场的渗漏问题也很特殊。赵章元在2001年受北京市市政管委委托,对渗漏进行勘测。翌年,北京市政部门开始对此进行治理,投资1700万建造一圈围墙,将垃圾填埋堆围起来。 在赵章元看来,这也只是死马当成活马医的措施,“防护墙不可能把垃圾堆的底部保护住。”不仅在大的垃圾填埋场的选址上存在违规行为,资料显示,相关部门对垃圾场的监管也颇为低效。 《北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选址地质环境调查》在2005年3月29日发布后,揭露一个颇有讽刺意味的事实。北京市正规垃圾处理场及转运站,占总数的5%,剩下的95%全是非正规垃圾处理场及转运站。 这些非正规垃圾处理场及转运站垃圾处理量很低,只占总量的27%。但它们却占了一半以上的土地面积。 “北京还有很多临时垃圾场。”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郭耕介绍,常有人把永定河的河沙挖走卖钱,挖出许多大坑,有十几米甚至几十米深,后来他们又拉回来城市里的垃圾填在大坑里。“这是明令禁止的。但禁止效果甚微。” 力求实现垃圾资源化 针对北京垃圾场存在的诸多问题,北京市希望能调动各个区的积极性,一同来解决垃圾难题。 今年3月1日,北京开始实施垃圾处理经济补偿机制,即垃圾产生区将向异地处理区缴纳一定的补偿费用。今年的垃圾处理经济补偿费用标准核定为50元/吨。 专家认为,这些措施只能暂时协调垃圾背后的利益关系。 曾经写过《北京市生活垃圾治理白皮书》的傅崇兰是国内城市环境研究的专家。他说,“要解决污染问题,必须要变被动为主动,要把垃圾资源化。”目前,北京市垃圾处理90%是靠卫生填埋。“这种被动式的垃圾处理方法,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减量化、资源化水平低。”傅崇兰说,“从技术的角度看,垃圾资源化已经没有任何问题。关键是怎么样让有能力变废为宝的企业参与进来。”事实上,北京市已经在进行相关改革。《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将根据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原则,逐步完善环卫作业市场。 “只有变废为宝,才是解决垃圾的根本出路。”傅崇兰说。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