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两代华人练马师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8日11:39 南都周刊
两代华人练马师 在很多香港人的回忆里,赛马不但给他们增加了很多妙趣横生的新词汇,还曾是生活里最重要的环节,承载着他们独特的寄托与理想。 20多年前,香港马圈从未有本地练马师,也鲜有杰出的本地骑手。相反,由于与香港社会关系密切,华人更容易成为被怀疑“造马”的罪魁祸首。在这样的环境里,简炳墀和他的已故徒弟简慧榆,一个是赛马会首个“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一个全力以赴,尤显珍贵。 新界乡村出身的简炳墀,在香港练马25年,五度成为冠军练马师,胜出超过840场头马,大小锦标不计其数。他开着他的劳斯莱斯到新界的别墅,带记者参观整屋的奖杯功勋和照片,然后“谦虚”地解释一句:我不是认口力(粤语指自夸),我是自豪! 简炳墀喜欢人家叫他“食力简(粤语指有实力)”,“马主来找我帮忙,我就拿自己的锦标给他看,我是真的有能力,你不要对我有任何怀疑。”他最不喜欢的练马师,是那种品行不好,整天混日子、搞搞震(粤语指折腾)的人。他也曾到广州做过赛马场的顾问,但并不开心,因为“要做好一个项目,就不能事事都想着捞利益”。 简炳墀的威风史多在香港回归前。回归后,他遭人讽刺,因为1992年之后他练的马再没赢过“德比大赛”冠军,风头都被外国练马师拿走。终于,2001年,简的马赢得第五次该项锦标,胜利后他兴奋地对传媒说出那句英文:“I’m still here!” 但他的徒弟,简慧榆斯人已去。每每说起这位传奇的香港少女,简炳墀神色黯然,眼有泪光。“如此好的一个女仔(少女),实在太可惜了。” “在赛马场,她是一个很认真比赛、别无他念的骑手,在这个圈子其实很难得。”吴伽乐说,他长期看马,知道一个骑手有85%的场次尽力就已经很好,但回归后不久进入马会做见习骑师的简慧榆肯定不止这个数。 香港人长期受英式教育,讲究礼貌。简慧榆不但拼搏精神可嘉,对观众和记者也都彬彬有礼,吸引了大批马迷和非马迷。黄家辉是粉丝之一,“有场2400米比赛,她很早就领先了,但毫无放松之意,越骑越快,直到冲线。” 但天妒英才。1999年3月21日,那天的马场人声鼎沸呐喊如雷,简慧榆策骑十号马出场。开闸后,一众赛马飞奔而出,前呼后拥左穿右突, 知短短几十秒后,简慧榆突从马上堕下,在马群中被一匹马踢中,随后又被后上的更多马蹄多番击到头部等要害——全场观众瞬间沉默了。短短三小时后,简慧榆不幸辞世,年仅20岁。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