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回归10年香港的内地联系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1日11:52 三联生活周刊
三联生活周刊:回归10年香港的内地联系
香港历史最悠久的香港大学创立于1911年(关海彤 摄)

三联生活周刊:回归10年香港的内地联系
香港中文大学(资料图片) 来源:《名牌》杂志

  主笔◎朱文轶

  到那里时,只剩下一块疤了,一块海蓝色的疤,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沿维多利亚港海岸线200米的范围已经被施工围墙围了起来,七八艘土黄色的作业船只在炎热潮湿的海面上来回缓慢移动,仿佛心不在焉地寻找丢失的东西。60年代香港电影常见的一幕:《苏丝黄的世界》里陈旧而富有诗意的“天星码头”,1888年就已经诞生,几经搬迁后矗立在这里长达48年。如今,找不出半点痕迹了。即便是码头附近的垂钓客,也没办法指出曾经天星的准确位置。全新的7号码头取代了它。

  中环天星码头在过去107年间一共搬迁4次,平均每26年就要拆除一次,从上世纪50年代的干诺道到现在的金融街。去年这次拆迁是因为一条名为P2的公路,将由中环民祥路延伸至码头,以舒缓中环填海区让人窒息的挤塞。人口数量略低于700万的香港,已经是地球上人口最稠密的地方之一。精确严密的商业逻辑和效益至上的态度曾是这里经济扩张的

发动机,主宰着这个城市的道德和礼仪。在地皮尤为稀缺的中环,历史不断要做出让步,要迁就现实。

  回归10周年前夕的香港看上去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更具活力。西装着体、英语流利、在中环的大楼与大楼之间快步行走的中产阶级是穿梭在这个舞台上的主角。在香港采访的短暂一周里,电视里最热闹的新闻是西九龙几块新挂牌地皮的拍卖。地产价格,在很多方面是衡量香港成功与否的指标,在1997年交接后和2003年“非典”后几次出现下跌,但现在,香港的地产价格已经重新攀升,地皮交易活跃。

  它同时也在为一些事情所困扰。城市遗迹的不断被拆就是持续争议的话题之一:九龙城寨、调景岭早已不见踪影,因为它们过去的肮脏和混乱,用炫目的“中环价值”来衡量,代表着令人羞耻的落后。旧天星码头拆除之后,类似原因需要填海修建中环湾仔绕道,超过50年历史的中环皇后码头看来也不得不面临和天星同样的命运。这个向来属于广泛世界的城市,正在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陈允中是大约20名活动者中的1名。自从4月26日以来,他们就在皇后码头污秽的

瓷砖地面上轮班露营。4月份,特区政府永久关闭这座灰色现代主义建筑。这位香港科技大学城市规划助理教授,和其他非政府机构的成员以及学生组织一起,决心表明一部分市民的态度。

  在香港的发展面前,抗议可能是堂吉诃德式的。香港民政事务局局长何志平在今年年初出席电台节目时就明确表示,中环第三期填海工程已经上马,填海造地成本高昂,停止拆卸皇后码头是不切实际。他后来在香港一家报章中以个人身份发表《解构“集体回忆”》一文,批评一些市民滥用“集体回忆”字眼:“似乎任何东西,只要有人想保存下来,便会用上‘集体回忆’这词,”“香港寸土寸金,要保留一处地方,应有一个更有力的理由。”

  你渐渐会惊讶地发现,这几乎就是我们在内地的许多城市都能听见的无处不在的争吵的一部分。争执的双方各执一辞,也都有无法辩驳的理由。但这都不是问题的关键。气势凌人的建筑和华丽光彩的店铺所构成的香港,一度是内地各大城市试图模仿和超越的榜样。很难说,现在是内地彻底皈依了香港的商业准则和“中环价值”,还是内地高速发展的风潮刺激了香港,让大家争先恐后地加入了同一种发展模式之中。看起来,二者在许多方面都如此密不可分,以至连同徘徊在城市上空的基建声和拆迁声都那么雷同。

  许多原因让人们把这座城市当作他们的精神偶像。它创造出的流行文化曾经无比真实地慰藉了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出生的内地人热闹青春期的精神世界;它在更漫长的时间里为中国内地的改革提供资金和经验。这个独特的地方,在改革开放之初受到比其他任何一个中国城市都集中而热烈的追视,它意味着未来经济成就和物质生活的可能性,它成为一系列想象的混合体。但这些仰视常常让人们忽视二者之间存在着的更为广泛而本质的联系。

  “内地的资源,香港的经验。”香港问题专家陈其乐说,这才是香港奇迹的全部。即使是在香港以一个殖民地身份成长为全球最重要的商业和金融中心的156年中,它的非中国人口一直都只占十分微小的比例。这里的水和燃料几乎完全依靠从大陆进口。长期以来,它依靠内地与外部世界间的转口贸易而生存。50年代到60年代的大批内地移民不止提供了香港工业革命所需要的廉价劳动力;很多上海实业家,比如李承基和唐炳源们,带着已经订购和付款但还未交货的机器举家搬迁到这个殖民地,把资源转移到此,他们帮助香港完成现代化转型和作为一个工业基地的崛起——香港政府也承认这里比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早起步10到15年,原因在于“注入了上海的经验和资本”。

  20年的显著增长后,香港经济在70年代后期面临停滞的危险:土地和劳动力价格逐渐攀升,以假发、塑料花(圣诞树的配件)、纺织用品和玩具畅销世界的香港轻工制造业越来越难以负担。内地的改革开放在这时候又一次给香港创造了摆脱瓶颈的机会。80年代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中的三个都在广东省。地理空间的便捷使香港和广东彼此都打开了眼界。出生在香港的杨耀忠对80年代初家庭生活质量的显著改善最直接的记忆是,“突然之间,周围的许多家庭都有钱买彩电了”。香港得以继续积攒的工业优势有赖于巨大的珠三角市场和300万吃苦耐劳的广东人“要么以合资方式,要么以香港公司来料加工的方式,为香港企业工作”(香港1993年年度报告)。低人力成本与香港在设计、市场营销、金融制度和管理技能上的优势相结合,迸发出令人惊叹的创造力,香港很容易就得到了几乎亚洲地区20世纪后期经济高速增长的全部秘密。

  接下来是香港向内地回馈规则、观念的时候了。广东当然是这些经验的第一个受益者。来自香港的影响起初主要是现金,其数额十分巨大。自1978年以来,香港向内地贡献了2730亿美元的外资,几乎是所有国家加起来的总和。珠江三角洲目前有5.75万家工厂,它们或者由香港企业建立、或者为香港企业生产。这些企业在基础建设上的投资让粤港间的联系更紧密。和记黄埔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和太古集团帮助广东发展了关键的港口事业;长120公里的广深高速确立了广东作为中国对外贸易中心的地位,作为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它的建造应该归功于吴应湘,这位从上一代手中继承庞大家业的香港商人是新一代华人大班的代表。

  广东成为香港影响内地更多城市的桥梁。广东的家族经济模式很快被许多地方所复制,它转身变成“内地的香港”——更偏远的内地县城也开始向广东输送劳动力了,这种便宜的供给源源不断。90年代初每天有10万名工人从广州火车站下车,他们像那些前往香港的广东人一样前来寻找工作机会,希望有朝一日能买得起彩电和冰箱。到现在,深圳罗湖口岸每天仍有超过25万人次的流动。这些旺盛的流动在过去30多年里,将铜锣湾、尖沙嘴、旺角这些地名,连同香港娱乐明星、家族豪门的八卦故事传播到内地——它们一度比内地公众人物都更有知名度。

  香港和内地一直在这样的相互磨砺中成长。内地成为香港不可动摇的最大贸易伙伴。有世界上最大的180洞高尔夫球场的深圳骏豪酒店,曾是香港商人的会所。从包装业和酒店业发家的香港商人朱树豪1994年创建这个俱乐部的时候,绝大部分的会员都是香港人,但现在70%以上的光顾者来自内地。

  内地日益开放的巨大市场正在充分展现它的说服力。香港工商及科技局常任秘书长蔡莹璧说:“情况改变了,香港不再扮演主导角色了。”香港的经济活力从来没有离开过内地,现在则更依赖内地。去年,来香港的2500万观光者当中,有1360万来自内地。在香港,普通话更流利的人被雇用,菜单被换了,出租车司机们乐于接受人民币付费。“2001年,内地成为香港最大的投资者,截至2005年底,它已向香港注入了1620亿美元。资金的流入还有望进一步加大,因为政府在5月份宣布,它将允许内地机构在境外股票市场投资,最先受益的是香港。”陈其乐说,“我想香港的每一个人都开始迎合内地市场。”

  香港急迫地向内地输出它的教育产品正是这个背景下的产物。我们选择大学作为观察香港的切入点,因为它不同于传统的制造业产品,可能是考察新的经济时期的香港,以及它和内地联系的更好角度。

  以实用教育为特点的香港向来缺乏研究型教育的市场和土壤。而70年代大量的公共财政支出已经给香港大学教育打造出了一个昂贵的产品,香港教育要步入国际视野,又的确需要研究型大学的支撑。投入和产出的严重背离,香港要为这个产品寻找出路——没有比内地更大更合适的市场了。香港高校今年在内地招生的省市扩至25个,自主招生的名额为1600人,比5年前增长了5倍以上。

  对于渴望到香港上学的内地学生们,香港仍是那个神话和想象物的延续。他们不需要更充分的理由。香港在他们看来,更容易接近世界。-

  (本期封面故事包括以下内容:

  32 把大学销往内地

  33 回归10年,香港的内地联系

  36 把大学销往内地

  42 一个大学的诞生

  46 好大学的标准

  48 朱经武:我是全职科学家,也是全职校长

  50 专访香港科技大学校长朱经武教授

  54 内地背景的香港教授们

  60 “博雅教育”之外的现实主义

  访岭南大学副校长李经文教授)

 [1] [2] [3] [下一页]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