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考恢复决策曾经历四个回合交锋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5日02:00 中国青年报
1979年7月,75岁高龄的邓小平登临黄山,为闻讯赶来的杭州大学学生签名留念。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通过决议,恢复邓小平党政军领导职务。第三次复出的邓小平主动要求分管科技和教育工作,得到中央同意。复出不久的邓小平果断决策——恢复中断10年? 本报记者 董伟 甘丽华 站在时代高点的伟人的推动下,高考废止十余年后恢复,其意义远远超出了教育领域。它率先破除“两个凡是”、“两个估计”,成为全国思想解放的先声。它不仅为此后中国的经济腾飞选拔聚集了一批知识精英,而且在制度层面上,重新开启了起点公平的渠道。 三十年过去了,刘西尧还是不能坦然面对恢复高考的那段历史。甚至对那场应该刻骨铭心的北京高招会,他言语含混。在武汉茶港公寓的家中,这位耄耋老人几乎不正面回答记者的任何问题。 他重复最多的两句话是,“没有,没有这回事”和“你们看看我的回忆录就知道了”。这或许可以理解。毕竟时任教育部部长的刘西尧并没有赶上形势,在高考恢复中角色尴尬。 不过,他的含混不能改变逝去的历史。1977年,北京高招会不仅开了,而且是共和国历史上最长的。正是在这个会上,邓小平才终于扫清了最后的障碍,送570万人顺利入考场,并成全了其中的二十九分之一。 想震动又担心会地震 1977年8月13日,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座谈会在北京饭店召开。对于所有与会者来说,这是一次非常奇特的经历。因为这是他们在一年中第二次参加高招会。之前,教育部在太原已经开过一次高招会,并通过了招生意见。一切都预示着那一年将不会有什么不同。 太原会议是粉碎“四人帮”后的第一次高招会,教育界对此寄予了很高期望。一些省厅的负责人是兴致勃勃来的,以为“文革”的错误做法这下子能够翻过来了,因此还好好准备了一通需要的材料。然而,太原会议除了揭批“四人帮”外,始终围绕着教育部缺乏新意的《招生意见》转圈,没有实现任何实质性的突破。 事实上,当时的情况确实也不简单。虽然“四人帮”倒台快一年了,但是“文化大革命”还没有被彻底否定;虽然周恩来关于招应届生的意见很得人心,但被片面理解的“七·二一”指示仍然不容违反;虽然不要文化考查弊端百出,但是又怕犯修正主义“分数挂帅”的错误。另外,教育部部长刘西尧也没有做好“转弯”的准备。 这位在国防科技战线立过赫赫战功的将军,其时刚刚到教育部上任半年。履新以来,他没有广泛接触教育界人士,也还没能思考一下教育大局。刘西尧只是攥着一张“你办事、我放心”的条子—那是他去《光明日报》处理“梁效事件”时,国家主席华国锋给他的—匆忙开始了1977年的高招工作。 太原会议上,心头有座山的不仅仅是刘西尧。邮电部的负责人用“想吃又怕烫”来描述自己的心情,而辽宁来的负责人则说:“想震动,又担心会地震。”这可以算得上当时最典型的心态。 不过,大多数人不可能看不到“左”倾路线带给教育的沉重灾难。首先是通过举荐制招来的学生素质太差。据北京大学前副校长沈克琦回忆,作为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曾经招过这样一个学生:老师问:“二分之一加二分之一等于多少?”学生答:“四分之二。”老师耐心启发道,“你吃了半个馒头,又吃了半个馒头,一共吃了几个馒头?”学生答:“二两馒头。”老师无语。 有记录显示,1972年,东北工学院的新生中,没有人学过几何、物理、化学;上海交大的许多新生则无法理解为什么二分之一会比四分之一大。就像电影《决裂》中所表现的那样,那时候上大学“手上的老茧就是资格”。 辽宁朝阳农学院的状况还要离奇。毛远新甚至提出,“大学就是大家来学”。在成功导演“张铁生白卷”事件后,他更是很有想象力地推进了自己的理论:“学生社来社去,毕业当农民,挣工分”,“上至九十九,下到刚会走,人人都在组织之中,人人都在学习之中”。按照毛远新的设想,大学其实跟农场差不多。 “造成这样的结果跟片面理解毛主席‘七·二一’指示关系很大。这个指示要求教育要革命、学制要缩短,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沈克琦说。 由于上大学不用考试,便造成了大规模的弄虚作假。1972年,清华大学招生2000人,发现并制止的“后门”就有242起。后来,中共中央不得不发出《关于杜绝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中“走后门”现象的通知》。可是,一纸通知是无法堵住后门的。江西省负责招生的老主任钟树荣讲了个故事:有一个生产队大队长,把家里能上大学的,儿子、女儿、小姨子,都推荐走了,只有自己不够条件,不能走。当地老百姓愤怒地推倒了他家的墙。 在这种背景下,“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十六字招生方针,自然成了太原会上争论的热点。一方观点认为,这个方针是毛主席画了圈的,不能轻易改。另一方则认为,这套办法花钱多,费力大,还招不到好学生,应该改进。浙江的一位代表质问说,《共产党宣言》每次再版,马恩都写序指出应该修改的地方,难道这样不是经典的具体规定还能管一万年吗? 然而,这并不能扭转太原会议的基调,刘西尧领导的教育部打了太极拳,在会后向国务院呈送的《关于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座谈会的情况报告》中,对直接招收应届毕业生开了口子,但最早的比例只有1%。对文化考查,说得很坚决,但实际上限制很多,比如要紧密联系三大革命运动实际,采取口试、笔试等多种形式进行,提倡开卷考试,要与实践经验、中学情况相结合等等。如此这般,文化考查根本无法执行。 “在太原招生会上,‘十六字招生办法’仍然被肯定,‘三来三去’的分配制度也还会继续,高中生直接上大学依旧是大多数人的空想。”当时在教育部工作的杨学为回忆说,解冻还得等邓小平再次复出,也要等第二个高招会再来统一认识。 座谈会上终于有了掌声 现在通行的说法是,武汉大学老师查全性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发言,“强烈呼吁采取坚决措施,从今年开始就改进招生办法。”邓小平就拍了板,“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 这些都是事实,但并不是全部。实际上,在科教会前,邓小平已经在一些场合透露出他的思考。显然,查全性的发言正好符合了这位伟人的想法,而且作为一个具体问题,正好也是他这个主抓科技、教育的副总理能够主导的。 1977年7月23日,刚刚复出的邓小平找中共长沙工学院临时委员会正副书记张文峰、高勇谈话,他就说:1975年教育战线的整顿搞不动,我就想让军队带头,在军队搞一所国防科技大学,从高中直接招生。现在看来还不够。 六天后,邓小平就给中央政治局委员方毅、教育部部长刘西尧布置了任务,指示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对于参会的人,他的要求是:“找一些敢说话、有见解的,不是行政人员,在自然科学方面有才学的,与‘四人帮’没有牵连的人参加。” 这个会议对于参会的很多人来说都非常突然,尤其是查全性。当他平生第一次迈进北京饭店时,他甚至不知道让他来干吗。后来他才知道,与会的都是科技教育系统的人物,具体安排这次座谈会的人是方毅。 会前,方毅和与会者通了气:这个会是邓小平同志组织定下来的,主要是来听听大家对于科学、教育事业的意见,希望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说起来是八个字,但经过十年文革,对大家而言却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查全性说。 的确如此。1977年8月4日,座谈会上第一个发言的杨石先教授开口就是检讨,说自己资产阶级世界观没有改造好,一定要好好改造,下工厂、下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在座的邓小平皱起了眉头,他再次重申,希望大家畅所欲言,不必有顾虑。这番话后,场面慢慢活跃起来。 “大家说了很多问题,有些还是带有原则性的,比如怎么看17年教育战线,怎么认识‘两个估计’,我的发言其实重点也在这些上面,恢复高考的建议只是一个具体的事儿,我当时觉得不如前一个问题重要。没有想到后来人们只记住了这个。” 查全性的发言痛斥现行的十六字招生办法埋没人才,卡住了工农兵子弟上大学。“群众反映说:‘解放前上大学靠钱,十七年靠分,现在靠权。解放前,我们没有钱,现在没有权,靠分还能有份。’现在,甚至连小学生也知道,今后上大学不需要凭文化,只要有个好爸爸。这严重影响了中小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 他建议,建立全国统一的报考招生制度,并应体现以下精神:一、名额不要下到基层,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掌握;二、按照高中文化程度统一考试,并要严防泄露考题;三、真正做到广大青年有机会报考和按志愿选择专业。学生可以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也可以从社会青年中招。 许多人马上发言支持查全性的意见,建议中央、国务院下大决心,对现行招生制度来一个大的改革。教育部部长刘西尧坐在邓小平旁边,邓小平转过头去问他:今年还来得及吗? 刘西尧回答,工作会议刚在山西开过,已经作了决定,还是按照过去的方法办。“不过”,刘西尧补充说,“这个文件刚送到国务院,国务院还没有批,如果要改的话,还有可能。” 邓小平点点头说,恐怕还是应该改。刘西尧接过话来:“要改的话,今年的招生工作恐怕要推迟。因为按照惯例,9月份学生就要入学。”会场上一片热闹,大多数人认为,即使推迟也必须改。 邓小平最后拍了板。他说:“既然今年还有时间,那就坚决改嘛!把原来写的报告收回来,根据大家的意见重写。招生涉及下乡的几万青年,要拿出一个办法来,既可以把优秀人才选拔上来,又不要引起波动。重点学校要统一招生。今年下决心按要求招生,招的学生要符合要求。” 话音一落,全场热烈鼓掌。据刘西尧回忆,这是座谈会第一次鼓掌。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