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会宁县崇尚教育 高考成希望火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5日02:00 中国青年报
甘肃会宁县崇尚教育高考成希望火种
  这是新庄中学学生回家必经的山路。家离学校5里路以上的学生,只有周末才能回家。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业上,他们都已习惯在崎岖的道路上攀登。本报记者狄多华摄

  高考是一个火种

  前些年,会宁教育部门把考上博士的会宁学生列了一张“好汉榜”,众人追捧。现在又有资深教师周德提出筹建“博士馆”,“为的是激励后来人再接再厉!”

  现任会宁县教育局党委书记的高生云承认,会宁人对子女上学、对高考的重视,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2006年高考,连以收养孤儿为主业的福利院,都供出了两名大学生。

  贫瘠的会宁演绎着“高考神话”。这个地方自古有崇文修德、尊师重教的传统。这种传统甚至在“文革”期间也没有受到大的冲击。上面下放的“反动学术权威”,会宁都把他们派到县属高中的教学第一线,发给工资,让他们安心从教。

  在新庄塬,讨饭供孩子念书的绝不止李生栋一家,如今在县城,靠捡破烂供孩子上学的故事还在继续。

  “家有千石粮,不如一人在书房”,成为无数会宁人的信条。所以长期以来,在会宁艰苦的环境里,老百姓不比谁家的孩子官做得大,钱挣得多,只比谁家的孩子书读得好。

  老百姓的话题似乎永远只有两个,一是天什么时候下雨,二是谁家的孩子又考上了大学。

  竭尽全力办教育,成为全会宁人的意志和行动。不仅是老百姓,还有政府。

  据高生云介绍,至今财政收入每年不过1600万元的会宁县,每年投入教育八九百万元,近年教育支出占到财政支出的57%,接近60%。“这在其他地方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所谓会宁教育现象,其实质就是较快发展的教育和经济发展缓慢之间的矛盾,是穷县办教育现象。”高生云感叹。

  强大的内力推动下,会宁超前安排,举债兴办教育。2005年11月,国家

审计署驻兰州特派办审计表明,会宁基础教育累计负债6600万元,相当于全县好几年的县级财政收入。

  在崇尚教育的会宁人心目中,30年前的恢复高考,无疑是一个象征希望的火种。

  学政治的赵映文感慨,高考给山区的孩子提供了机会。这条道路是公平的。“如果没有高考,不可想象一个曾经拖着鼻涕的山区孩子,能和大城市的干部子弟一样坐进清华大学的课堂学习,一样拥有公平的起点。没有这样一条公平的命运通道,会宁不可能走出那么多人,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学生就业难,还能往高处走吗

  有最新消息称,今年甘肃省理科

状元,也是来自会宁的考生。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会宁虽然还在继续创造着高考神话,但一些现实问题,已让人不得不正视。这种神话,还能继续多久?

  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高生云,目前最关心的就是,每年从高考考场上退下来的数千名高中毕业生的出路问题。

  高生云坦言,“会宁是应试教育的大县”,全县没有一所像样的职业学校,每年数千应届毕业生,除了高考走出去,或留下来复读,剩下的似乎只有外出务工一条路。

  甘肃农业大学柴守玺教授是恢复高考后从会宁新庄塬考出的大学生,后来读了博士,做了博士生导师。

  柴守玺教授也担心:随着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成为普遍现象,不知对会宁的教育会有怎样的影响?还有,4年大学,至少需要2万元以上的开支,会宁农民靠打工供孩子上学,已负债累累,如果一家出3个大学生,经济就到了崩溃的边缘。如今,教育成了带动经济的一股力量,却也很有可能把更多贫困地区的孩子排斥在校园外。不知道到那时候,状元县还会不会是状元县?再者,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公,落后地区始终处于劣势,他们对于高考的热情还会不会持续?

  对此,新庄塬的老师也在思考:“每年300多名初中毕业生,能够升入县一中、二中的不过六七十人,分数接近的学生开始锲而不舍地复读,但来年的名额还是只有六七十人。部分孩子上了就业无望的职高,更多的孩子流入了社会,其中不乏在音、体、美等方面有特长的学生。但这里有太浓的应试教育氛围,在这样浓烈的氛围中,他们被淹没了。”

  如今,在就业越来越难的大背景下,会宁人对高考高度的热情也慢慢变得理智。在新庄塬,过去劝学生报考职高或者高职院校,几乎徒劳无功,学生的内心铁板一块——宁可上三流高中、三流专科,也不愿意报考职高、高职。但现在,学生和家长都有了较为务实的想法。

  所以,在会宁出现了首家有外来投资背景的职业学校,四处张贴着招生广告;在省城兰州,就业形势一路看好的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出现了原本可以上三本的会宁籍学生。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