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政府艰难寻找民间兑汇平衡点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8日10:44 21世纪经济报道
从老乡到大鳄 茶卓村通过民间汇兑每年汇入几百万现金,至今无一起纠纷。与之相比,昭通市巧家县药山乡李世彩兄妹就没这么幸运。2006年底,李的兄长葬身山西矿难,李家获赔25.5万元。这笔巨款由老乡李崇国父子四人许诺送汇到家,但从此音讯全无。 今年初,李世彩兄妹将李崇国父子告上法庭。法院调查发现,李氏父子占有了其中8万元的赔偿金,余下的17万元在通过巧家当地沈某的账户“民间”汇兑时,被沈私用。 据负责此案的联合调查组查证,沈某与妻子刘国珍利用农业银行个人网上银行从事民间汇兑业务。在巧家县老店镇的每个村甚至小组都有沈某的业务代办员,他们手持沈某发的“业务联系卡”,其上标明了主要业务,联系人、联系地址、联系电话,还有服务承诺。 调查组成员向记者证实,2006年10月后的5个月内,沈及其代办员共办理28万元汇兑业务,手续费率为1%,获利总计2800元,由沈和代办员五五分成。法院也认定,在此案中,相关人员涉嫌非法占有和使用汇兑人资金。 “一旦民间送汇人手里积攒了大金额的汇款,这些原本深受村民信任的人难保证不起贪念。如果这些人携款潜逃,村民的损失该由谁来承担呢?”昭通市银监分局有关人士提出了问题。 “他跑不了的,他还有房子在这儿呢!”当被问及委托“送汇人”的风险时,茶卓村村民们的想法乐观而朴实,他们相信熟人社会。至于一旦风险突降,山坳坳里的房子是否值钱,如何变现,他们没有多想。 而由于《刑法》等法律对民间汇兑都没有明确的法律定性,全国人大对此问题也缺乏详细的司法解释,致使当地对被抓获的情节恶劣的民间汇兑犯罪嫌疑人难以处置。 “民间汇兑方便了群众,但如何规避其风险,如何区别各种民间汇兑人的身份和资信水平,都使我们非常为难。”昭通银监分局人士说。 未终结的战争 2004年,就昭通地区出现的“民间汇兑”现象,相关部门曾严厉打击,情况也稍有好转。但进入2005年,民间汇兑又“大幅反弹”,且蔓延到毗邻的威信县。 据昭通市的调查,镇雄县从事民间汇兑的中介人员已发展到300多人,201户,遍布全县大部分乡镇。每月资金汇兑最多的近70万元,有的民间汇兑点甚至公开挂牌经营。 2005年,一些人还制作了“中国农业银行威信县xx乡电子汇兑处”和“中国农业银行威信县乡村电子汇兑处”等匾牌,悬挂于威信县几个乡镇上,并租借门面,假冒农行名义公开进行“民间汇兑”,有的承诺汇款无论远近30分钟到账,并保证汇款人能享受到银行提供的一切优惠。对此,当地政府再次采取了坚决打击行动。 每次打击都使民间汇兑业务量有短暂的下滑。汪忠从2006年1月12日至3月7日的台账显示,他在这两个月的业务量较同比下降近40%。同时,通过农信社和邮储汇回的款项激增,2006年1-2月,镇雄、威信两县外出务工人员从农信社汇兑款项同比增加15%。 但民间汇兑急剧下降并未持续很久。从汪忠2007年2月至5月的台账上看,其业务量已经大幅回升至月均12万元,基本恢复到2005年底政府打击前的业务量。 为了赢得这场拉锯战,正规渠道也开始向民间渠道学习。镇雄县雨河农信社的瓜雄、木卓分社给每个职工在农行和邮政储蓄分别开办银联卡,然后动员外出务工人员把钱存入职工开办的银联卡上,并免费为他们送款上门。通过此举,仅2006年1-2月,外出务工人员从该两分社汇回的款项近80万余元。 “有些农民以前不敢进信用社的门,更不知道信用社也可以办汇款。我们印发了5万多份‘致外出务工朋友的一封公开信’,对全县近80%的农户宣传政策。加上云南省农信联社成立后推出了金碧卡,这张卡基本可以实现全国通存通兑。而且,我们当地的习俗是每逢农历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就在不同的乡有集市,乡上有农信社,农民们就能直接或托亲戚汇款、取款。”威信县农信社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服务的改善加上威信平坦的地势及相对较发达的交通,使得威信县的民间汇兑网点在几经打击之后几乎全部消失。 但这场拉锯战远未结束,“山高路远、成本太高”始终是困扰信用社主任们的难题。因为银监会规定的资产质量指标和省联社下达的利润指标,人手有限的信用社很难对偏远农户服务到位。比如昭通某镇信用社目前共11人,专门从事信贷的工作人员6名,却服务着17个村6万多人,服务面积达300平方公里,最远的村子距信用社网点30公里。即使这6名工作人员每天分别跑一个村子,也需要整整3天才能跑完。 民间汇兑依然有着顽强生长的空间,而在保障民生和防范风险之间,政府也在继续艰难地寻找着平衡点。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