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点:  把技工职业看作人生常态subtitle=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5日15:08 中国青年杂志

  ——访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孙健敏教授

  采访-本刊记者李纯赵涛

  记者:5月底,团中央、劳动部主办的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技师”评选揭晓,一批基层一线从事技术生产的青年技工脱颖而出,本期专题讲述了这部分青年人的成长经历,您觉得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孙健敏:这些人所从事的工作,是通常聚焦不到社会光环之下的一线生产,而这些跟机器、零件打交道的工作,恰恰是社会经济的支撑和基础。他们不为常人关注的成长也应该能给当代青年带来一些启示,脚踏实地,认真工作,就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上通过劳动体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在适合自己的地方发光。

  记者:高学历已经成为当代青年的普遍追求,但就您了解而言,中等学历、技术好的“高级蓝领”的缺口有多大?

  孙健敏:据去年统计,目前在中国13亿人口中,有7.1亿的劳动力人口。这些人中有1.2亿人在企业里干活。在这1.2亿职工中,有大约7000万是技术工人。而在这分成五个等级的7000万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只占3.5%。再具体点,我国目前还急需60万名数控机床的操作工,近年来国内每年新增各类数控设备在5万台以上,但在一线操作人员中,只有4%具备高级以上技能资格。像前面采访的苗俭、董日中这样的人才就更少了,这也是他们能够做出成绩受重视的一个原因。

  “总量不足、年龄老化、复合人才匮乏”是高级蓝领供需比例严重失调的典型现象。随着

中国经济的发展,在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进程中,需要大量的操作人员。这样的话,高级蓝领的匮乏还将持续。

  记者:技工荒在哪些行业表现得尤为突出?

  孙健敏:几乎涉及到动手的所有行业,高级技工欠缺的现象都比较突出的,从传统的机械制造到汽车、电子、纺织、建筑、印刷,还有厨师,你现在去酒店吃饭,好厨师也是很抢手的,10万年薪已不稀奇。要知道,知识可以靠灌输,而技术需要靠实践。技术不是一天两天能够掌握的,这个培养周期严格来讲比较长,所以10万年薪聘高级技工并不算高。

  记者:随着中国入世进程的加快,中国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对于青年技工来说,是机遇还是挑战呢?

  孙健敏:这两个问题都是存在的。先讲机遇,不仅仅是入世,任何一个社会稳定发展的过程中每个领域都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当然对于中国这个大国来说需求量会更大一些。虽然很多人包括我并不赞同世界制造中心的说法,但中国这么多的人口要就业的话,一个重要的渠道就是大量的劳动技术工人,这是一条主干道。

  挑战的话,主要在供求关系方面。我们国家教育体系是一个畸形的体系,两头大中间小,基础教育跟不上,高等教育过度发展膨胀,其中最弱的是中等教育,职业中专、技校都在这一类,这已经是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孱弱的职业教育能否培养出市场需要的大量的操作工人?供求的矛盾一下子就会变得突出起来,这是整个劳动力市场的问题。

  记者:从劳动力自身来讲呢,传统思维对于就业观念的转变会有什么影响吗?

  孙健敏:观念上也存在着很大的挑战。“学而优则仕”,这是我们民族传统的观念。这种观念使人们从骨子里崇尚一有学问就不去做具体的事了。“劳力者治于人”的心态,让几乎所有的人不管合适与否,能不能达到这个要求,就让孩子一窝蜂地去考大学,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思路,从根本上造成了技工荒恶性循环,只有改变这个观念,才能积极融入到市场大潮中。

  从人才成长的规律来说,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读博士硕士,高学历主要是培养作研究的人才。一个社会不仅需要作研究的人,也需要做饭的、造汽车的、开汽车的,更需要能把饭做得色香味俱全、把车开出先进水平的技术工人。有人更适合做技术工作,那就应该选择自己擅长的工作。

  西方人可能世世代代经营一个面包房,大家都说好,他按时上班,4点就关门,每年都去旅游度假。在他们眼里,技术工作就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这个观念上的改变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记者:一方面“技工荒”表现得比较突出,而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又严峻迫切,如何看待这看起来有些矛盾的现象?

  孙健敏:劳动力市场现在是结构性的矛盾,供求关系的不平衡。一是体制上的问题,我们的高等教育培养出的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体力脑力都不行,这是应试教育的结果,多年以来教育的欠账。都想指挥人,很少有愿意干活的。没有人告诉你“学而优去干活”。还有一个问题是观念上,在社会的观念中轻视工人的倾向还存在,很多人认为技术工人是社会金字塔的底层。

  今天怎么来解决这个矛盾?

  一是教育体制的改革。国家政策要向职业教育倾斜,现在每年几十个亿扶持中等职业教育是一个好现象,但怎么样从操作层面上实施,去实现与市场的对接,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另一个是舆论导向,我们的媒体宣传应该真正地去体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社会应该形成一种崇尚劳动的氛围。第三要靠市场去培植,尽管目前中国市场还不是很规范,但可以发挥就业的推手作用。这是对青年技工就业最好的吸引。

  记者:本期专题中提到一位青年技师梁文,博士毕业回头做蓝领,您认为这体现了一种怎样的择业观?

  孙健敏:应该是一种更务实的姿态,在职场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虽然这可能只是个别的例子,我觉得现在的社会大环境应该以平常的心态来看待这些事情,北大毕业生卖猪肉,清华博士去修车,大千世界,13亿人出两个技师没什么好奇怪的。什么时候咱们对这类事件不大惊小怪了,说明咱们对技工行业、对就业有了一个成熟的认识。像前面采访青年技师所说的,做一个蓝领也可以是一份踏实的事业,技工完全可以是你生活的常态。

  记者:在您看来,我们的社会该为青年技工成长设计一个怎样的途径?

  孙健敏:政府通过立法和政策来鼓励年轻人走上技工之路;职业学校提供补贴和大量动手操作的机会;企业能够调整经营理念,这些都是为青年技工的培养、深造创造好的平台,都是有利于青年技工成长的措施。

  记者:以您的观察来看,国外为这部分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哪些比较好的土壤?

  孙健敏:欧洲的职业教育是很发达的。比如英国有独立于高等教育之外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NVQ),是跟学历、学术教育平行的体制,NVQ认证范围几乎涵盖了英国90%的行业。这种考试以操作能力和职业岗位需要的能力为基础,它测量的是一个人能做什么,而不仅仅是他知道什么。这种以职业为导向的培训目标的标准体系,1997年已经引进到中国,希望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传统教育培训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

  记者:国外的蓝领观念又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呢?

  孙健敏:他们对不同工作的评价虽然也有一个职业声望的问题,但总体上说比较平等。不会因为你干什么事情就瞧不起你。从体制上讲,不管干什么,都能够达到一个中等的生活水平,这是咱们现在没有解决的问题。就是说他当一辈子司机、车工、厨师也可以过得很潇洒。还是我前面说的,技工完全可以是大家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人生常态。

  记者:对于目前就业市场高不成低不就的大学毕业生,作为劳动就业专家,您有什么建议?

  孙健敏:一是你不管学什么、做什么,一生总需要有基本的技能,最好是带有工具性的技能,比如说计算机、外语、一般的人际交往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等。二是情商,这是决定你命运的一种能力,要去好好培养。对自我的认识,与人交流合作,这都要在社会交往中去实现。

  在这两点基础之上还要有一技之长。老祖宗说:“一招鲜,吃遍天。”今天依然有效。T型人才(一个基础加一个突出)已经不够,现在讲π型结构,就是在原有的T型人才基础上努力发展与自身的兴趣、特长相符合的另一项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会两条腿走路,这样才能成为日益变化的职场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世界变化太快,你的未来不取决于你今天会做什么,而取决于你今天不会做什么。这就是强调要不断地学习,你今天会的东西明天可能就被淘汰掉了,你需要掌握新的东西,你今天不会的东西,明天可能就用得着。

  孙健敏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组织与人力资源教授、博士生导师,纽约州立大学管理学院兼职教授。

[上一页] [1] [2] [3] [4] [5] [6]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