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在洞庭湖区投放鼠类天敌修复生态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6日02:24 国际在线 (来源:东方早报)

  “以今年20亿田鼠的基数测算,田鼠大发生仍将持续2年。”长期研究洞庭湖区域鼠类种群变化的鼠类专家张美文、李波昨日接受早报记者专访时认为,田鼠繁殖高峰期,一般10年一个周期,每次持续3-5年。而本次高峰始于2005年,并达到20亿的高点,如恢复到合理水平,至少需要2年。

  李波认为,修复洞庭湖区的生态链,“才是治鼠根本”。可以人为干预,在湖区投放一批鼠的天敌,如蛇、黄鼠狼等。

  改造的湖区成田鼠福地

  “鼠类有种群负反馈机制,一旦种群繁殖过大,有食物来源匮乏等生存压力,公鼠的睾丸自动萎缩,种群慢慢恢复到和自然匹配的数量。”据张美文介绍,此前的2次湖区改造,客观上造成洞庭湖区田鼠容纳量的上升,种群繁殖过快。

  1998年的特大洪水后,湖南省开始实施“4350”工程(即恢复到1949年的4350平方公里),约600平方公里的农田被“双退”,即彻底搬离,堤坝被废弃,以前的农田成了沼泽地,苔草、芦苇疯长;还有约500平方公里的土地被“单退”:汛期蓄洪,枯水期仍用于耕种。如今,鼠灾爆发较为严重的大通湖区,就包含了当时改造的3个农场,大通湖农场、北洲子农场、金盆农场,属未退的地区。这次被双退的洲滩,很快演变为成熟的沼泽地,成了田鼠繁殖天然的“福地”:围湖加速了淤塞、沼泽植被扩展,为田鼠提供了更多的滋生场所;本身栖息远处湖滩的田鼠,因为围湖堤坝的挡水作用,避免了在洪水来临时大量淹死的危险;即使洪水来袭,湖内层层围筑的大小堤和一些倒塌堤坝,也成为田鼠避洪的安全岛和中继站。

  投放蛇等修复食物链

  在中科院亚热带所,记者找到这样的数据:益阳的金盆农场统计,1976年到1981年的6年中,金盆商店收购蛇12650公斤,沅江县外贸五门闸收购站收购蛇7250公斤。在市场经济刚刚启蒙的时候,当地两家小店就收购蛇类20吨。此后,随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长沙等地餐馆、甚至大排档都有蛇卖,而且均把“口味蛇”作为

招牌菜之一,当地的野生蛇类锐减。

  1990年代以来,毒鼠强等剧毒、急性杀鼠剂的大量使用,猫、狐、猫头鹰等大量鼠类天敌因二次中毒死亡,造成了东方田鼠种群数量快速增长。李波建议,可由政府组织,在洞庭湖区洲滩上投放一些蛇,并严禁村民捕杀,以修复毗邻断裂的食物链。(来源:东方早报 记者 丁仕松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