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女博士是高智商造假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9日09:06 青年周末
事情上网后怕她自杀 查证清楚后,林院士在3 月15 日给JACS的主编去信,要求撤销JACS上的那篇论文。 显然,这一事件给黄欣欣本人也带来严重的后果。3 月16 日,黄在德国的导师K.nig 教授给林院士发来E-mail ,告诉他们黄在3 月初已经对他说起论文的数据有问题,因此她的聘用合同立即终止,并于3 月5 日离开了K.nig小组。“德国那边很不客气的,当时就让她走了。”林院士说。 3 月22 日,林院士向有机所方面汇报了黄欣欣的造假实情,并在第二天通报给全所所有的在读研究生。大概在3月28日,林院士在所内做的报告就流传到了互联网上。在新语丝、化学吧等国内论坛,甚至在大洋彼岸麻省理工学院的中国学生论坛,都引发了广泛争论。 从那之后到现在,林院士一直都没再跟黄欣欣联系过。“现在弄得全世界都知道了,我们没办法再联系了。” 据林院士回忆,黄欣欣是一个很聪明的女孩,跟同学的关系相处得也都很好。如果没闹到网上去,她还可以回来重新读博士,“即便她犯了大错误,也是要治病救人。” 记者问:你今后还会试着跟她沟通一次吗? 林院士回答道:“很难的,我怕她自杀。一弄到网上,大家都在指着鼻子骂,这个小女孩能不能承受得了?就算在国外,她也总要在华人圈中生活吧?她以后还能继续从事这个专业吗?” 对自己的信被公开在网上,林院士的不满还有另一个原因。他说,“现在一上网,我们就更没办法搞清楚她究竟是什么动机。我们双方面没对质过,不像一个法庭,两方还可以辩论一下,现在没这个机会了。” 所里抽查毕业论文 没抽查到她 她是高智商造假 很难发现 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林院士为什么没能发现自己的学生造假,对此网上颇有异议。有人认为导师跟学生之间沟通不够,否则不可能发现不了。 “研究生做论文期间应该会有定期的工作汇报,事后才发现如此重大造假问题,说明平时研究组及导师不够严谨。”一篇出现在化学论坛的帖子这样说道。 对这一批评,林院士回答说,当时他跟黄欣欣之间经常进行沟通,但黄的造假有其特殊性,是属于“智商很高、很难发现”的例子。 “她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做这个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复核过。我叫了一个学生去参加她的工作,但是没有发现。” 林院士说自己刚开始没想到数据有问题。他打比方说:黄欣欣做了一个杯子,我们想用这个方法做个更大的杯子,就必须重复做一遍,重做时才发现问题。 但很长一段时间里,林院士他们搞不清楚是不是实验技巧不一样,才导致差错。再加上黄欣欣并非完完全全的造假,“原来做的是30分,她把它讲到了90分。这样你就很难发现。” 林院士后来把组里的同学全部集中起来,分析到底是什么原因。有人说是不是从这条线上去查。“于是我们倒过来做,通过人工的办法,硬把数据分开,做了5个月,她所有的化合物我们全部重复,才把它初步搞清楚,花了很大的精力啊。” 3 月7 日,林院士召集了一次在沪已毕业的博士和已出站的博士后会议,就查核实验数据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各种可能性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是,黄欣欣论文中的重要数据是造假无疑。“虽然黄煞费苦心,从表面上看,近20 个化合物的各类数据均齐全,但最终谎言还是被戳穿!” 我们以前曾派一名学生跟她复核实验 但没能发现问题 按照林院士的说法,早在去年黄欣欣还没毕业时,他们就曾派一名学生同黄一起进行复核实验。 “这是我们所里防止学生造假数据的办法。”林院士说。只不过,这次例行的复核,并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北京大学化学系一名博士告诉记者,这种由两名学生共同复核实验结果的办法,其实在全国高校都通行。只不过,实际操作起来,常常没什么用。原因很多,比如复核的学生应付差事,双方关系影响结果,等等。 一个网名为hoc2h2的有机所人员也表示:“亲自在场听了林先生的情况通报,对此我也只能说,很无奈。现在很多课题组采用了一个学生的实验结果由另一个学生重复的办法来防止造假。但是,彼此彻底信任,真的很难。” 林院士还对记者说,在毕业之前,他们所里还会对一些毕业论文进行抽查,但当时也没有抽查到这篇论文。 “如果我不追究下去,或许是最省心的办法,这事也可能就过去了,但我们的学术道德在哪里呢?” 我到现在都不知道她为什么造假 在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论坛,一名化学工作者跟帖说:“做科研做到博士这个程度……难以想象是多大的学术压力让她铤而走险。”类似的说法还出现在新语丝等论坛,不少人认为,校方给博士生施加的学术压力过大,是导致黄欣欣造假的原因所在。 但林院士否认了这一指责。他说,虽然目前不少学校给研究生下达了论文指标,但他们有机所却从来没这样做过,他们的学生不发表论文照样可以毕业。 林院士说,直到今天,他都搞不清楚黄欣欣为什么造假。“她本可以从从容容、没有任何问题地毕业。”但让林院士寒心的是,在真实的数据面前,“黄欣欣不但没有直面它,而是采取赌咒发誓、错误引导、百般抵赖,直至销声匿迹的态度。” 在那封“公开信”中,林院士还这样记录:“事实上,自她捏造第一个化合物的数据起,就决定着她要为此不断地说谎和圆谎,还要不断地察言观色,为造假备受煎熬。甚至在临毕业前,在指定学生在场的情况下复核实验以及其他的一系列检查等措施中,设法侥幸逃脱。” 该“公开信”中,还有这样痛心疾首的话语:“她的造假,不仅是毁了她自己,也毁了我和小组的良好声誉……她的造假,对我是一个深深的、不光彩的伤痛,对徐明华博士是挥之不去的噩梦,对我们小组更是永远的烙印。”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