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之治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2日14:30 三联生活周刊

  与早些时候“今年可能再遇1998年洪水”的担忧相比,迄今为止长江中游的汛情还算温和。7月19日至27日湖南西北部澧水和沅水地区的暴雨,湖北从21日开始的新一轮大到暴雨,都没有形成太大洪峰。7月22日沙市出现长江中游今年首次超设防水位,但武汉至今安然无恙。

  记者◎吴戈

  洞庭天下水

  不过,重庆等地的干旱和暴雨却一再表明:气候正在变化,中国极端天气频发已是不争的现实。加上长江流域降水在时间和空间上严重不均的一贯特点,长江的安危仍充满变数。

  每年平均有3000亿立方米的水注入洞庭湖,超过鄱阳湖、黄河和太湖三个流域年径流量的总和,但这些水量有74.6%集中在汛期。在长江入湖的三口(松滋、藕池和太平),每年有92%的水量集中在汛期。湖南省洞庭湖工程管理局原局长聂芳容曾这样描述洞庭湖区水情的多变:“上午出大太阳,从长江至汨罗看火车窗外,农民在田野车水抗旱。约11点至岳阳,陡降暴雨。第二天上午去君山农场,见田间全淹……农民有的用盆或桶将田水舀到支渠内,再用柴油机抽水排入干渠和内湖,然后用大电排抽水排入东洞庭湖。”今年也是如此,尽管澧水暴雨,湖南总体降雨仍然偏少,东部、中部旱灾严重,47万余人饮水困难。

  近年来,号称“接纳四水(湘、资、沅、澧),吞吐长江”的洞庭湖早已失去浩然之气,从1949年的4350平方公里萎缩成七里湖、目平湖、南洞庭湖和东洞庭湖等4个由洪道相连的湖泊,面积2625平方公里,枯水期仅645平方公里,处于“洪水成湖,枯水成河”的格局,用术语来说就是“属湖泊型洪道,亦属洪道型湖泊”。

  从1950年起,洞庭湖有1725平方公里被围垦为农田,但1980年围垦停止后,洞庭湖并未结束萎缩。“围垦只是紧随淤积而来的人类活动,影响湖面的还有复杂得多的原因。”清华大学教授、三峡工程泥沙专家组组长张仁说,“包括对荆江裁弯的片面认识。”1968年冬的中洲子裁弯、1969年冬的上车湾裁弯,以及两项工程在1972年引发的上游沙滩子自然裁弯,藕池口至城陵矶之间的下荆江流程缩短了1/3。虽然水沙输送能力加大,沙市水位降低0.5米,但也减少了藕池口入湖水沙,增加了洞庭湖出口江段的泥沙,导致水位升高。葛洲坝和三峡蓄水拦沙后,清水下泄,荆江河道冲刷加剧,水位降低,更使分进洞庭湖的洪水减少。加上长江上游和“四水”上游水土流失,每年近1亿立方泥沙将三口分流河道和洞庭湖湖底平均淤高0.03米。五六十年代,长江径流有29%分入洞庭湖,90年代已降至15%。张仁教授估计:“洞庭湖近十几年内减少的防洪库容,可能并不比目前三峡的防洪库容小。”

  据测算,无论在城陵矶还是汉口,90年代的三场洪水洪峰流量均小于1954年,城陵矶水位却比1954年高出1.78米。这被许多专家视为洞庭湖调蓄能力萎缩的明证。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灾害与环境研究中心的向立云认为:“我们在1998年前的失策,恰恰就是魂系能源,魂系一个枢纽,轻忽了中游大系统。”尽管建国以来堤防加固和洪道整治从未间断,但由于库容减少,出口不畅,洞庭湖区建国50多年有37年发生水灾,为全国各地之最,湖区修堤开渠土方量相当于长江流域其他8省之和,垸民每年1/3的劳力和财力都用于防汛抗旱。

  更重要的是,“长江之肾”的衰竭直接危及整个中下游的安全。目前长江防洪最大的任务是再出现1998年洪水时保证中下游安全,再遇1954年洪水时保证重点城市和河段安全。受灾人口1888万的1954年洪水,包括自然溃口在内,长江实际分洪水量1023亿立方米。因而,今后如何处置这千亿立方米洪水,便成为长江安全运筹的核心。

  何以解忧

  据研究,如果单用大堤防洪,应对1954年洪水需要长江堤防普遍加高2~3米,土方工程量高达90亿立方米,需占用耕地160多万亩,迁移人口90多万,还要重建、改建大量建筑物,而且堤身越高,安全越难保证。

  另一个办法是分蓄洪区。1954年洪水三次启用荆江分洪区,分洪122.6亿立方米,荆江大堤和江汉平原方免受灭顶之灾。分洪区运用得当,1023亿立方米的超额洪水可以减少到约700亿立方米。1980年6月的“长江中下游防洪座谈会”要求:长江干流重点堤防的防御能力应超过1954年实际最高水位0.5米。这项工程实现后,超额洪水量减至约500亿立方米。

  500亿立方米水,最初被分配给荆江地区、洞庭湖区、洪湖和武汉附近分蓄洪区,更寄希望于三峡工程。张仁回忆说:“2003年,《长江流域防洪规划》简要报告问世时,三峡刚开始蓄水。洞庭湖分不进去水,这个报告都没怎么说。”预计三峡工程全部建成后,可替代中游95亿~220亿立方分蓄洪任务,一举使分蓄洪量削减2/5,无异于古代的云梦大泽和全盛时期的洞庭湖。2006年5月,水利部副部长矫勇这样展望:“长江干堤建成后,加上三峡工程即将发挥防洪效益,标志着以堤防为基础,以三峡等控制性枢纽为骨干的长江防洪框架基本形成,通过防洪体系的综合调度运用,长江中下游再遇1998年型洪水可以保证度汛安全。”

  然而,500亿立方米水毕竟还有3/5需要去处,这正是往往被忽视的“防洪体系的综合调度运用”一语所指。与全流域加堤和三峡工程相比,分蓄洪区只是成本相对较低的办法。据调查,蓄洪1亿立方米平均淹地2万亩,需转移安置1万人,以每淹地一亩损失约1300元计,总计损失2600万元。

  两害相权取其轻,分洪保护的人口和财富虽然超过分蓄洪区的损失,但两湖地区沃野千里,近几十年的发展,所有的计划分蓄洪区都是已开发地区,有时开发程度与受保护区不相上下,湖南平原和河道两岸人口密度已达600~800人/平方公里,至今在洪水淹没线以下的城乡垸民约1000万人。

  1954年,洞庭湖区绝大多数围垸、城陵矶以下长江干流两岸包括洪湖大堤在内的绝大多数堤防都已溃口或扒口分洪。1998年,荆江大堤、武汉市围堤等长江干流重点堤防和洞庭湖区、鄱阳湖区重点围垸都已按提高0.5米的设计洪水位加固,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堤防没有按规划完成,特别是平原分蓄洪区工程的安全设施,在原规划中考虑不够,在现实中又没有落实。因而1998年洪水实际上面临极其艰难的两难选择:按规划分洪200亿立方米,将遭受重大损失,不分洪,将使堤防经受超标准考验。为避免荆江分洪,荆江大堤坚持到了沙市洪水位45.22米,而其设计洪水位为45米。

  在超额洪水比1954年少300多亿立方米的条件下,长江靠全国130多亿元的物资,670万群众和数十万军队的奋战渡过了1998年洪水。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的中科院院士沈珠江说:“对南方多雨地区,以泄为主的方针是基本正确的,但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只讲泄,以致最后只好靠严防死守。1998年能挺过来,除了军民团结一心外,还要靠老天网开一面,即汉江没有多大的来水。今后应多考虑蓄的问题。”

  八百里洞庭之梦

  洞庭湖并非没有“蓄”的意愿,湖南省的“4350工程”有令人振奋的目标:在平退340个堤垸,扩大行蓄洪面积779平方公里的基础上,再新增湖面946平方公里,从而恢复到1949年的4350平方公里。据报道,1998年以来洞庭湖面积已首次出现恢复性增长,30多万人远离水患。

  实际上,现在实施的“退田还湖”多为“单退”,即人口集中居住在安全地带,不蓄洪时仍在垸内耕种。澧南垸从2000年开始筹建的安全镇——乔家河镇,为万余人家提供了住房,2003年澧水发生1.9万立方米/秒的洪水,该垸主动蓄洪,保得澧县城关和津市平安。但是“分蓄洪区的建设进度比较缓慢”。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院副院长仲志余说,“可能一下(把群众)移走比较难。(洞庭湖面积)完全恢复基本上不可能了。反过来想,把安全区建设好,能够‘单退’了,大洪水时也有蓄洪面积,现在整个24个垸加起来近2000平方公里”。据湖南有关人士透露:“现在‘4350工程’已经基本上停了。”

  洞庭湖区1949年前的993个大小堤垸虽已合并为266个,人口却增至1500万。从1983年起,这些堤垸被区分为重点和一般。10个重点垸占湖区堤垸总面积的61%,耕地的59%,人口的60%,堤防比一般垸高0.5米,质量也更胜一筹。按照规划,汛期重点围垸严防死守,一般围垸由当地垸民尽力防守,当洪水位超过历史最高或重点垸出现危机,附近一般垸应提前转移群众,相机分洪,要求是“尽量做到不死人”。但是,“像现在这种情况,不需要主动分洪,它自动就溃了,根本谈不上适时适量”。湖南省水利厅副总工程师张振全无奈地说。

  张振全进一步解释:“洞庭湖区现在堤防一线是3471公里,真正国家立项投资建设的只有重点垸的1200公里,其他的蓄洪垸和一般垸是靠老百姓一年一年加修,从来没按设计的质量来修建。即使在低设计水位,仍不能保证安全。1996年溃垸145个,除一个重点垸外,全是蓄洪垸和一般垸,1998年溃垸143个也只有一个是重点垸,1999年溃的一个也是蓄洪垸。”

  张振全透露:“按长江流域规划,湖南有24个国家级蓄滞洪区,现在这些区安全建设基本上国家没有立项,投资力度太小。只有3个垸1998年大水后通过移民建镇基本达到可运行的条件,但堤防还达不到。其他垸进展缓慢。1999年国务院提出在城陵矶附近优先建设100亿立方米的分洪区,现在还没有启动。主要是搬迁的人口太多,将近50万人。‘发改委’准备先在洞庭湖区做一个试点。”

  工程之争

  与调整洞庭湖内部土地利用相比,类似三峡水库的工程措施要直接得多,在中国的决策中也容易得到更大的动力,然而这些方法的争论并不比动员退田还湖简单。在张仁教授看来,城陵矶水位是洞庭湖治理的关键,最好的办法是牌洲湾裁弯。

  因1998年溃口而闻名的牌洲湾位于汉口上游,1954年大水漫堤而过,随着堤防加高,形成一个长约50公里的圆弧。牌洲裁弯的设想至少50年代就已形成,张仁认为:“裁弯后城陵矶水位可降低40~50厘米,三四千立方米/秒的流量,一个月下来好几十亿立方米。过去计算,武汉的洪水位抬高10厘米,但这可能被三峡清水下泄引起的河道冲刷抵消。”张振全也表示:“主要是武汉担心,但洞庭湖的分蓄洪量转移(了多少)到武汉,我们省里有不同看法。裁不裁弯应该中央决定。”

  对此仲志余显然有不同看法:“还是要统筹考虑,武汉也是长江一个重中之重,毕竟是增加了压力,影响几千公里堤防。泄流能力有所减少,但不是很多。泄流能力计算的争议,本来就比较复杂,现在三峡引起河道冲刷,又要变化了。根据我们的资料,在螺山同样一个流量,水位能差1~2米。荆江水位‘两头低,中间高’的说法看你怎么理解,城陵矶水位1998年是高了,但原因很复杂,与有没有分洪有关。”

  比牌洲裁弯更古老的是“三口建闸”的设想,意在避免长江洪水与洞庭湖洪水遭遇,同时减少洞庭湖的泥沙淤积。“它的出发点是尽量减少长江水沙入湖,清朝时就想建个滚水坝,一般洪水走长江,大洪水进湖。”仲志余介绍说,“但《长江流域规划》里没有肯定,因为荆江本身任务也很重。”其实重要的还不在规划的态度,如今不光“三口”分流量小,枯水时还有100多天断流。“目前最多松滋口可以考虑。”仲志余说。

  对于在湖南“四水”上游建水库的主张,仲志余表示:“我们是一直赞成的,洞庭湖整个入流大部分还是‘四水’。澧水流域面积才1.8万多平方公里,1998年的流量也有1.9万立方米/秒。”不过张振全也承认:“建水库的难度越来越大,许多有条件的地方因移民安置的难度被迫放弃。”

  还有一种主张认为,长江上游支流多建水库,洪水必将大大缓解。但有专家指出:宜昌洪水总量只有1/3来自金沙江,2/3来自

宜宾到宜昌之间30万平方公里的集水面积,多为川东暴雨区。上游干支流水库对宜昌洪峰流量的削减作用较小,只有当洪水以嘉陵江为主,并与重庆以下区间洪水遭遇时,它们对荆江洪峰流量的削减作用才比较明显。

  水库之外

  对长江上游新建水库,参加“洞庭湖生态功能分区”规划的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河湖专家姜加虎教授有些激动:“那是放屁,纯粹是破坏整个长江了。水能开发不能超过蕴藏量的40%,这是国际惯例。”

  刚刚从虎跳峡考察回来的仲志余并不这么认为:“长江水资源量的利用大概18%多,1800多亿立方米的用水量二三十年以后大概也增加不了多少,总体水质还行。”就在今年6月5日的世界水环境日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大坝委员会主席陆佑楣表示:“万里江河滚滚流,流的都是煤和油,中国水能资源开发程度还很低,到2005年底仅开发1.1亿千瓦,按发电量计算只占技术经济可开发量的20%。”

  “为什么要用发电量计算?”姜加虎问道。20年前,他从防洪角度入手研究洞庭湖,现在他主张:防洪是长远问题,治污是必须立马解决的问题。在研究中,姜加虎发现:主要是外来的投资建厂或捕鱼者根本不会关注当地的发展和未来。污染严重的太湖地区早有污染企业向中部地区转移的趋势。“8万多外地渔民是当地鱼管站的财源,向水中直接投化肥养鱼的恶劣做法到目前也制止不了。”

  湖南省的一则报道显示:今年5月上旬,国家环保总局检测报告显示,洞庭湖水质已由鱼类无法生存的“劣五类”上升为人类可正常饮用的“优质三类”。对此姜加虎的看法是:“看你怎么测了,汛期当然在某些地方能测到三类水,但洞庭湖基本上是四类、五类。”正因为如此,姜加虎研究的生态功能分区将把更大尺度内,包括没有水面的地区也考虑进来。“山是源,湖是汇,单单管湖很难管住。”他说,“不过污染事件我见得多了,现在比较伤心。绿色GDP都有,就是一个都不落实。如果以现在的破坏速度,洞庭湖生态恶化到不可收拾,10年就够了。”-

  本期封面故事包括以下内容:

  34 洞庭湖的人类命运  

    48 洞庭湖地理:150年的水土  

    58 江湖:洪水的多与少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07年新浪冠军项目 ·网络赚钱新浪分类 ·传海量生活资讯 ·城市活动大联展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