贩猫每个环节都是暴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3日18:36 南都周刊
贩猫每个环节都是暴利
2007年7月10日,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多姿融的家里,被救出的小猫布满每一个角落。

贩猫每个环节都是暴利
志愿者们对获救的小猫进行一些基本的救治和护理。

  目的地:广州

  猫被捉来之后,又是怎样被转移的呢?

  上海市黄浦区光启路148弄1-12号,是一条小弄堂。据猫友透露,这里是一个收猫中转站。为了一探虚实,7月16日,记者以丢猫失主的身份,拨通了收猫网点的电话。

  电话是女主人接的,一听是来找丢失的猫的,女主人立即气势汹汹起来,追问记者是怎么获得这个电话号码的。记者提出要来现场寻猫,女主人严厉拒绝:“现在我们这里没有猫了,你是找不到的。”女主人反问记者,上海收猫的网点就有7、8个,你怎么断定丢的猫会在我们这里呢?“女主人急着打发记者,建议记者到别的网点找找看,末了还加上一句:“黄浦区你就别找了,就我一个网点。”

  随后,记者来到148弄1-12号,弄堂里静悄悄的,胡同口堆放着几只木条做成的长箱子,箱子上粘满了血迹和猫毛。附近一位邻居告诉记者,这里卖猫已有多年,每天清晨,他经常会被猫叫声惊醒,这时往往是交易的高峰。装在竹箱子里的猫,被抬到附近的集装箱卡车上运出上海,如同“77840事件”中的840只猫一样。

  “按规定,运猫人只要办了合法的检疫证,我们就无权扣猫了。”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政治处一位警官告诉记者。

  在“77840事件”中,一位猫友指出检疫证有问题。“但据我所知,他们的检疫证是来自安徽,上面写的是‘肉猫840只’,但我们有个猫友梁利,就在这些猫中找到了自己丢失的猫,上海的

宠物猫怎么就变成了安徽的肉猫?”

  记者日前来到出具检疫证的安徽省来安县动物防疫监督所。该所负责人刘主任称:来安县县级监督所肯定没有对猫进行过检疫,也不曾出具检疫证。在上海发现的那张“肉猫840只”的检疫证肯定有问题。

  刘主任告诉记者,对于“肉猫”,从专业角度讲,就是可以食用的猫。但来安县的养殖业发展主要局限在牛、猪、鸡、鸭等家畜,从来没有专门养猫的养殖户,“哪里会出现这么多的肉猫呢?”

  而贩猫人正是把“问题”检疫证当做尚方宝剑,把猫运往外地。

  据上海市小动物保护协会调查,上海的猫主要被运往广州,每天被运到广州的猫至少在1500只。而南方停车场附近,是猫运往广州的中转站。

  安徽人小周,在闵行区一家物流公司工作,曾经接洽过运猫到广州的业务。“那次业务是主动送上门的,猫贩子打电话来,要求把400只猫运往广州。”接电话后,小周还大吃一惊,“运这么多猫做什么?吃猫?猫也能吃?”最后,在半信半疑中谈定运费1700元。

  从此,小周开始关注上海的运猫市场。他告诉记者,公司运猫最大的一笔单子,是1200只,“每隔两、三天,就有运猫的单子。因为猫的数量不是很多,经常和别的货物混装在一起。别的货物装在集装箱里,猫箱子就放在集装箱顶部的平台上”。在车快到广州时,押车员根据公司“号单”上提供的电话与对方联系,对方便会到物流公司驻广州分部取猫。

  五分钟六条猫毙命

  7月24日的广州,闷热异常。虽然才下午4点多,位于广清高速路入口附近的华南综合市场里,光线已暗淡下来。该市场共4边,每边各10几家店,鸽、蛇、兔、狗在铁笼里随地可见。走到右侧尽头时,记者不经意间一瞥,却与一双“发光”的眼睛对视上了——是猫!

  一只猫,从最开始被捉,到最后到餐桌、服装店,总共给各链条上的人带来了近百元的利润。

  “整个贩猫网的每个环节,都是暴利!”

  6个满满装着猫的铁笼子就在店门口,每个笼子长约2米,宽约半米,据记者目测,总共装着约200只猫。店内约30平方米,最醒目的是一大铁桶,地上全是水,显然是主人刚冲洗过,但还是留有很浓的腥臭味。靠近门口处,2把刀和2根半米长的短铁棍散落在地。在记者观察大铁桶时,忽听一声猫叫,是猫店斜对面传来的。一瘦高个正抓着蛇皮袋口,一胖子拿起锤头向袋里猛砸,砸了4下后,胖子捡起铁钳交给瘦高个。铁钳约1米长,下部两边是半圆型,合起来正好是个整圆,是为“猫钳”。胖子打开蛇皮袋,瘦高个把猫钳伸进去合拢后,胖子又用锤子向袋里砸去。如此重复3次,瘦高个夹出一只白猫,胖子拎住猫耳朵,把它横在地上,右手用刀在脖子处割下去。

  记者看了下手表,不到5分钟,在这家店就有6只猫被杀。

  旁边的店门口空地上,有三摞动物皮,每摞约半米高,很多苍蝇围着飞。中间是个大盆,内装白色颗粒,有人在以这些颗粒抹皮。记者从旁边一位女老板处获悉,这是猫皮。

  “这么热的天,不会发臭么?”

  “会,但会往这里抹盐,这样会好很多。”

  “这些猫皮得有几百张吧?”

  “这算什么?冬天每天都有,每次都是这些的几倍。”

  “你来是买猫的?”杀猫的胖子向记者走来。

  “是啊,准备每天订30只。你这儿的猫都是本地猫么?”

  “哪有那么多本地猫啊?全国各地的都有,但保证都是家猫,绝对安全。你要的话到旁边的冷冻品市场,总部在那边,你要多少有多少。”

  7月25日14:30,记者带着摄影记者,再次来到华南综合市场时,却发现情况大不一样。前一天存了200多只猫的店铺铁门紧闭,门口老板娘躺在躺椅上;猫笼子、狗笼子都不见了,前一天杀猫的一胖一瘦,正在牌桌上打牌。

  记者刚停在店铺门口,老板娘马上问,“来干什么?”

  “看猫。”

  “没有没有。”

  “昨天和老板谈好了,今天来看的。”

  “要多少?”

  “每天20只。”

  “我问问”,老板娘和身边一小孩耳语了一番。小孩向市场的大门方向走出。

  不到5分钟,小孩回来了。“没有猫”,老板娘有点警惕,“这里不让卖猫,今早刚检查过”。

  记者又来到昨天杀猫的地方。“昨天的皮呢?”

  “什么皮啊?没有没有!”胖子满脸不耐烦。

  而记者来到旁边的东旺冻品批发市场时,看到铁门口放着一块“停业整顿”的黄色牌子,店铺大多仍然开着。槎头禽畜批发市场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这几天查得紧,动物交易都是暗地的,你直接和老板谈,他们有办法给你供货的。”记者沿路问了三家老板,他们看是生人,都说“没货”。

  据了解,东旺市场和南海大沥是广州猫的主要批发场所。南海大沥的猫总量更大,但因为路途较远,所以大家还是更习惯到东旺“拿货”。

  “肉猫”的命运

  如果说捉猫、收猫、运猫只是贩猫网络的开始,那么贩猫网络的终端到底是怎样运作的?

  7月25日、26日,记者用多个电话、变换多种身份,对一位广州小有名气的“猫头”范老板进行暗访。

  范老板自称“我做了好多年了,和全国都有联系。”“(猫源)湖北湖南占大头吧,那边猫太多了,火车、汽车运输也方便,上海是宠物猫多,所以质量好些,冬天也会从安徽、浙江、山东拿货,当然,广东本地猫肯定不少。湖北那边光武汉就有5个人给我固定供货,湖南光株洲就有3个,东边(上海)也有3、4个。”范老板不经意间透露了广东市场上的猫源。

  记者以武汉收猫人的身份询问其收猫价格。范老板答:“每百斤430到450元,你自己负责运,外地日供货不到1000斤的我不会收的。”

  随后,记者又以广州买猫人的身份联系范老板。“你要的5、6斤的猫算小的,看你长期要,便宜点给你,5块5一斤。保证全是搞来的家猫,它们吃的都是猫粮。”

  “20只一天能保证么?”

  “一天要几百只都可以,我这里的猫是最多的。我很忙的,你20只不能送的,100只以上才能送货。你现在到槎头来看货都可以。”

  “具体在哪儿?”

  “你找不到的。你快到了给我电话,我出来接你。”

  当记者以猫皮购买商身份打电话时,范老板称:“我的猫皮都是给广东的服装厂的。你找我找对了。”当记者询问价格时,被对方听出了破绽,对方很快挂断电话。

  至此,记者终于摸清了“肉猫”的命运:猫肉被吃,猫皮被送到服装厂。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江南水乡商业开发反思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