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快餐突击检查中国食品供应商 对结果满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7日15:03 央视《经济半小时》
洋快餐突击检查中国食品供应商对结果满意
  约翰·休斯是监测组的核心人员,记者看到,从监测一开始,他就不停地用手电筒在墙角、天花板、生产线上仔细的观察

  央视《经济半小时》2007年8月7日播出“洋快餐突检中国食品企业”,以下为节目内容:

  最近关于中国食品安全的讨论成为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中国的食品究竟安全还是不安全,今天我们就走进全球最大的两家餐饮企业——麦当劳和肯德基,看看它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麦当劳和肯德基在全球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分店,总数达到了数万家,对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卫生现状,它们有着最为全面的比较。那么中国食品安全的情况在全世界究竟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水平,相信麦当劳和肯德基的判断会让我们对中国食品安全的问题有一个更加清晰和客观的认识。

  突击检查受到好评

  麦当劳中国发展公司

供应链管理总监张雁儿:“你先把头发包进去,全部包进去。”

  这是麦当劳公司的一家面包供应企业,还没有进入车间,我们就感觉到了这里对于质量安全控制的严格。

  张雁儿:“有指甲油,要戴手套,把它盖起来。”

  作为全球最大的餐饮巨头之一,麦当劳集团对于供应商的质量安全水平有近乎苛刻的标准,每年他们都要邀请专门的监测机构,对供应商生产水平进行监测。

  张雁儿:“检测所有每一项,这一次我们会做两天,然后从原料开始,每一个细节,你会看到每一个角落,他都会去看,会照。”

  今天应邀来检测的是美国烘焙协会的工作人员,这是一家在国际上非常有名的检测机构,监测项目包括了环境卫生、设备管理等所有生产环节,监测的标准全部是按照国际标准来进行。

  张雁儿:“完全是国际水准,他们在欧洲、美洲、亚洲、非洲每一个地方,瑞士、日本、澳洲各项地方都有他们的鉴定员去鉴定,都是世界水平的。”

  约翰·休斯是监测组的核心人员,记者看到,从监测一开始,他就不停地用手电筒在墙角、

天花板、生产线上仔细的观察。

  记者:“我注意到您一直在拿手电筒看,为什么这么亮的光还要用手电筒?”

  美国烘焙协会欧洲事务部主任约翰·休斯:“这个是它最主要的工具,因为有足够的光线才可以看到每一个细节。”

  检测过程中,约翰先生还拿出了另外一个随身携带的监测工具。

  张雁儿:“这个除了用来把东西弄出来,或者是把脏的东西看一下以外,还可以变成一个镜子这样子用,在一些小的缝里面我们会用他来反射,看到里面人家平常看不到的地方。”

  记者注意到,就连生产车间里的灯具,也在约翰先生的监测范围之内。

  张雁儿:“这个灯其实有一个标准,我们这些全部都是防爆灯,就是灯管在里面,然后外面的是完全把它罩住的,万一灯有什么问题,或者是会掉下来,或者怎么样的话,永远都会在里面,不会掉到产品上面去。”

  这样苛刻的检查,麦当劳公司每年都要进行3次,除此之外,企业还要随时接受来自麦当劳品控部门的临时检查。

  张雁儿:“如果达不到标准啊,如果真的是很严重的话,工厂我们就先停下来要不用,要修好才能开始了。”

  记者看到,每检查一个项目,约翰先生都会在记录单上做详细的记录,不过对于今天的监测,细致的约翰先生似乎非常满意。

  约翰·休斯:“非常非常好。”

  张雁儿告诉记者,今天的监测结果,都在他的意料之中,他说这个工厂是他看过的工厂数一数二好的工厂。

  张雁儿:“我们的企业,安全管理的话,全部都能达到这个水平的,安全性是完全没有问题,现在我们用的原料的供应商都非常好。”

  百胜餐饮近乎苛刻的检查标准

  全球最大的餐饮企业麦当劳委托美国烘培协会对中国国内的食品原料供应商进行突击检查,中国的食品供应企业在卫生安全方面依然取得了高分。麦当劳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其实麦当劳和中国国内的食品企业一直合作得非常好,而且中国的食品原材料物美价廉,麦当劳正越来越多地在中国采购食品原材料,加工后出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那么全球餐饮业的另外一个巨头——肯德基,它们对于中国食品安全的看法又是怎样的呢?

  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品控总监陈玮:“这个口袋,是要检查的,它应该设计在这衣服的里面,确保不会因为操作的时候不甚,把东西落在我们的产品之中。”

  陈玮,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品控总监,每隔一段时间,他和同事们就会突然出现在原料供应商的生产车间里,进行突击检查,而检查最主要的内容,就是看对方能否达到百胜所要求的安全标准。

  陈玮:“我们是按照一个百胜,一个全球的要求标准,来衡量供应体系。”

  百胜餐饮集团是全球最大的餐饮巨头之一,旗下拥有肯德基、必胜客等四大餐饮品牌,对于食物原料选择,百胜有着近乎苛刻的标准,记者看到,对于消毒环节,陈玮的检查格外仔细。

  陈玮:“洗手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用热水,因为在北方的东西,如果是冷水的话,员工他们自然不会去洗手,所以我们必须提供温水,员工才会有这个洗手的动机,它不会去,因为造成身体上不舒服,他会自己,就是不愿意去洗手。”

  陈玮告诉记者,这样的检查,每家供应商每年都要接受几十次,而任何一次,一旦被发现有严重的质量安全隐患,双方的合作就中止了。

  记者:“检查的时候你紧张吗?”

  上海元盛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经理胡志定:“不紧张的。”

  记者:“为什么?”

  胡志定:“因为我们呢,这个作为一个食品企业,我们本身就是按照国家标准和百胜的要求,卫生要求来完成这个任务,并不怕他们来检查。”

  检查这天,生肉切割车间的工作刚刚结束,用来切肉的案板,早已经被擦洗得干干净净,不过记者注意到,陈玮的检查显然更加挑剔。

  陈玮:“那生产环境往往在有些供应厂商,它可能表面做的很好,但是,所以我们看的时候,这个表面以外,这个桌底,这个台面以下,我们都要确保它是经过清洗和消毒的。

  陈玮介绍说,每次检查时,角落,天花板这些容易被忽视的地方,都会成为他判断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依据,虽然根据以往的纪录,这家企业的安全管理一直处于中上等水平,不过,他的检查并没有因此而放松。

  陈玮:“我们看看,操作的员工,有没有符合个人的卫生要求,有没有涂指甲油,有没有戴戒指,有没有其他的异物污染到这产品。”

  记者注意到,进入熟食车间后,陈玮又增加了一个检查工具。

  陈玮:“十点七度,这温度是继续下降,符合我们的要求的。”

  记者:“还要测温度。”

  陈玮:“对,因为在温度较低的时候,微生物不容易滋长,这是主要的目的,也是我们这考核的标准之一。”

  整个检查过程,陈玮用了接近两个小时的时间,考核表上所有的项目,他都仔细的给出了分数。

  陈玮:“突击性的检查,能够达到95分,应该是难能可贵的,表示说呢,它平常没有我们在预先告知的情况下,它都能够做好这样的水平。”

  记者:“像这样的企业,在你们的供应商当中占一个什么比例?”

  陈玮:“我们最近对于供应商也进行了这种非例行性的突击检查,那讲,一般说起来,大概的分数80分,90。”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