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气候事件频频发生 形成原因尚存争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1日21:04 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吴怀尧

  2007年8月1日下午,王报国被一道闪电惊着了。

  当时,他正站在自家阳台上眺望北京城,只见天空乌云密布,随着雷声的加剧,一道闪电突如其来,击中了对面一栋高楼楼顶,“都冒火花了,还好当时我没把头伸出窗外。”

  曾经在国家气象局工作过的王报国,自诩对天气还是“懂得一些的”,但是最近,他不这么想了。原因在于近来全国各地多省市均遭受暴雨洪灾,而且大部分都是百年不遇。据气象局新闻发言人宋连春介绍,这样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会越来越频繁,会越来越明显。

  “完全超出了我的经验和知识范围,太奇怪了。”王报国感叹并且不解,“怎么会这样呢?”

  关键词:城市·死亡

  今年5月下旬以来,云南暴雨肆虐,已有163人死亡;7月,因天气异常多变,新疆暴雨成灾,伊犁地区直接经济损失达1.6亿元;7月17日,重庆遭遇115年来最强雷暴雨袭击,山城变水城,主城交通几乎瘫痪,55人死亡;次日,济南发生大暴雨,34人殒命;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从8月7日凌晨开始,辽宁普降大雨到暴雨,截至8月8日,气象部门连发18次暴雨预警信号;而湖北省民政厅8月9日发布的消息称,自今年入汛以来,省内遭受的洪涝灾害已经造成1495万人受灾,其中因灾死亡79人,失踪21人……

  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江南、华南地区连续高温日数均超过10天,湖南长沙市甚至出现50年一遇特大干旱,相关部门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长沙市管辖内已有245座小型水库、6.4万处山塘干涸,748条溪河断流。

  面对这种现象,有人如此形容: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而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无疑是各地的灾民。一位长沙的网友在某论坛里抱怨,自己已经三天没洗澡了,“井里的水四五个小时才能抽半缸。”更让他郁闷的是,“为水打架的事情每天都会发生。”

  “我们已会同财政部26次向各受灾省份下拨4.35亿元救灾资金。”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相比之下,由极端天气造成的损失更大。8月7日,民政部发布的全国自然灾害灾情公告显示,今年1-7月份全国共发生各类自然灾害事件466次,发生频次远高于2006年同期,特别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给受灾地区造成十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截至7月31日统计,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2.8亿人次受灾,1279人死亡,239人失踪,紧急转移安置615.3万人次;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101.8亿元。

  天灾还是人祸?

  “要是没有这些事情……”每次看完和极端天气有关的新闻,王报国都忍不住嘀咕一番,甚至要感叹面对大自然时人类的渺小。事实上,和他有同样心情和困惑的人不计其数。

  今年不仅仅中国极端天气频繁,其他国家也面临着相似天气:中南欧的酷暑夺走数以百计的生命;英国暴雨引发60年来最大洪水,50万人居无定所;美国得克萨斯州的暴雨使铁轨被淹火车“搁浅”;南亚孟加拉国的豪雨引发了汹涌的洪水;巴基斯坦的泥石流活埋近百人。

  “全球变暖导致地面气温升高,地面气温升高,用气象上来说容易产生不稳定的能量,比如说飓风、台风。”郑国光说,“这次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也就是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一次公布的评估报告表明,全球气候变暖90%的可能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就是说它有自然变化的因素,但是有更多是人为、人类活动。比如说排放二氧化碳使得温室效应增加,导致全球气温上升。”

  此说法,与去年年底中国科技部、气象局和中科院等12个部委编写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的“人类活动引发了气候恶化”结论不谋而合。该报告预测,在未来百年中,气候变暖将是我国气候变化的主线,“而汽车、空调、工厂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是致使全球气候变暖主要原因之一。”

  然而,AIPCC(非政府气候应对变化组织)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却指出,现在的气候变化和人类的活动关联并不是太大,只是一种自然规律而已。

  “这说明科技界在世界范围内对此还没有完全达成共识。对温室气体和气候变化到底机理是什么,发展趋势是什么等问题,我们和世界上的科学家都还在研究。”2007年7月31日上午,科技部副部长、新闻发言人尚勇在做客中国网访谈时如是说。

  今天少数人,明天所有人

  今年年初,在瑞士小镇达沃斯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原来准备好的议题被参会代表否决了,与会各方一致将气候异常作为重点议题,其中包括如何制订和实施温室气体减排标准、减少污染、如何使环保成为赢利事业等。

  事实上,极端天气不仅令专家们忧心忡忡,也引起公众的极大关注。美国《财富》杂志对全球政商领袖的调查显示,全球气候变暖正是他们目前最担忧的三大问题之一,另外两个是恐怖主义和贫富差距。而2006年11月,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的民意调查则显示,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和西班牙45%的人害怕自己与家人在有生之年将受气候变化威胁。

  对此,辽宁省气象台副台长陈艳秋深有感触。

  2007年3月4日,一场百年不遇的暴风雪天气突然造访沈阳。上午8点以后,市内交通几近瘫痪,有孕妇被阻截在路上无法到达医院,最后小宝宝诞生在冰天雪地中,情节颇似美国灾难片《后天》。

  “那天沈阳的宾馆爆满。由于交通几乎瘫痪,5日,沈阳市90万中小学生停课一天,这在历史上都是没有过的。”陈艳秋回忆,当天鞍山降雪达到了78毫米,“用

暴雪已经无法来描述了,所以我们就临时的第一次启用了特大暴风雪的说法。”

  而其后不久的北京同样不太好受。8月6日下午,北京城区局部突降暴雨,安华桥一带最大积水深度达1.7米,尽管有2860名警察指挥疏导交通,北三环还是拥堵4小时以上。

  “面对频发的极端天气,有些人无动于衷,甚至满不在乎,真是让人揪心!”王报国认为,当天气反常到某些气象专家都搞不懂时,每个人都应该高度警觉,为改变这种状况对自己的行为加以约束。

  “一句俗话叫温水煮青蛙,就是说青蛙被放进凉水中,然后慢慢给水加温。等到水温超过极限的时候,青蛙再想跳出来就已经不可能了。”在王报国看来,现在越来越频繁的异端天气就是逐渐升温的温水,而人类就是温水里的青蛙,“此时不跳,更待何时?”

  (注: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王报国为化名)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