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晨光:中国人为何好“大”喜“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3日11:47 南方新闻网-南方周末

  吴晨光

  中国人对“多”和“大”的嗜好,不仅仅体现在“申吉”的思路上。从小学起,我们的课本上就一度这样宣传:“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但等我们长大后才清楚:地大不等于物博——中国恰恰是资源贫瘠的国家之一;人口众多,则把排名第4的GDP拉到了人均第112位(2006年数据)。

  今天,我们身边的大家伙就更多了。比如,为“××献礼”的大型晚会、合唱会、集体舞,参与人数之多,几乎每个都能创造世界纪录;被著名学者和公众再三诟病的大广场、大马路,在修建时丝毫不考虑花了纳税人多少钱;还有什么“亚洲第一、世界第×”大的机场和火车站,进出口多得绝对让你找不到北。

  “大”和“多”还有一个孪生兄弟,就是“高”(我们树典型也喜欢“高、大、全”)。这主要体现在喜欢造出什么高楼、什么电视塔上。但拼命“拔高”,丝毫不考虑

城市建设规划。一位建筑大师称,过多高层建筑的出现,会导致空气污染、对流不畅、灾难救援等诸多问题。

  但这些面子货,恰恰成为中国社会的一种发展潮流。追述其根源,泱泱大国自古就喜欢这样的“气势”,到了“文革”发展到最高潮,“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而从现实上看,部分地方政府依然偏好于此,打开某些地方的官方网,你会发现:“成功组织大型活动”、“建造了能容纳××人的大广场、大剧院”,往往成为说明其地方“实力强悍”的重要手段,并可能为地方官员升迁铺平道路。所以,我们谓之“政绩工程”。有什么样的政府,就有什么样的社会。

  在我们重视“大”和“多”的同时,往往却忽视了对精巧和先进的追求。但很明显,后者的作用要大于前者——就像大砖头般的“大哥大”,功能不如掌中宝手机一样。虽然有些暴发户喜欢用“大哥大”炫耀自己的地位。所以,一些社会学家在分析中国社会的“好大喜多”的心理时认为,“这是一种典型的暴发心态,而背后折射出的是不自信,拿不出精品和实力,只能以大、多吸引眼球。”

  一度热播的《大国崛起》,应该给我们启示。那些崛起者,没有走人海战术和“大规模”路线。尤其是曾统治半个地球的英国,以及经济凌驾于东方之上的日本。科学、技术、教育是他们的强国之路。而在英国发祥的吉尼斯精神,本是种追求极限、挑战自我的精神,我们真应该静下心来想想:把活动搞大、人数搞多,究竟有什么实际意义。

[上一页] [1] [2] [3]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