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非法一日游10年治理未根除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8日04:07 新京报

  北京市治理非法“一日游”部分举措

  ●1995年前后

  游1至游18路旅游公交先后开通。2005年9月,各路旅游公交取消。

  ●2004年8月16日

  “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领导小组”成立,北京市9部门共同整顿非法“一日游”。

  ●2005年9月20日

  北京旅游集散中心成立。

  ●2007年5月1日

  《北京市“一日游”合同》示范文本正式推行。

  九部门多头管理遭遇执法尴尬;正规旅游车、导游等参与其中,隐现非法游背后的正规旅行社身影

  8月24日下午5时,朱天军疲惫地从昌平返回。

  每天早上7时出发,开始在八达岭十三陵景区沿线转悠,下午5时返回,这种转悠生活他已经持续了3年。

  朱天军是

北京交通执法大队直属队中队长。从2004年8月北京成立“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领导小组”,对非法一日游开展联合整顿开始,他就专责查处八达岭、十三陵沿线非法“一日游”黑车。

  这天又一无所获。

  朱天军在欣慰之余却又忧心,“经过我们的持续打击,黑车越来越少了。但是非法‘一日游',越来越多地租用正规车辆。”

  这让他们无能为力,“正规车辆是我们要保护的”,但大量正规车辆却在实际中,沦为非法“一日游”组织者的牟利工具。

  不仅仅是正规车辆,在一些非法“一日游”的背后,也悄然出现了持证导游、《旅游行程单》等正规旅行社所具有的合法资源。

  这些带有正规旅行社表象出现的非法“一日游”,令朱天军等执法人员无所适从。

  旅游专线10年历史

  “承包给私人后,这些旅游专线坑骗游客越来越多,终于把自己的牌子搞倒了。”  

  北京市尝试开始对非法“一日游”的治理,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公交旅游专线的开通。在北京市旅游局副局长顾晓园的介绍中,这是一种“疏”的方法。

  她介绍,1995年前后,游1至游18路先后开通。这些旅游公交分别由北京巴士股份、北汽出租汽车集团和北京长途汽车公司经营。

  公交旅游专线运行10年,成为一代游人的记忆。却在2005年黯然谢幕。

  业内人士介绍,刚开通公交旅游专线时,大受北京市民和外地游客欢迎,最高峰时载客量达到120万人次。这些旅游公交把八达岭、十三陵和市区内主要景点串通起来,定点定时发车。全市设立了数十个发车站点、来回门票只要50元左右,一时极大地方便了游客出行。

  “生意很好,就开始自我膨胀”,上述人士介绍,一些社会车辆开始交钱挂靠,也跑起了公交旅游。由于旅游专线来回50元的票价利润空间较小,一些司机把车以每人次60元到80元租给非法“一日游”经营者。后者开始在票价中加入景区门票,食宿费用。票价可以达到一两百元,从而扩大利润空间。

  “承包给私人后,这些旅游专线也不跑原来的线路了,全部挤到八达岭十三陵的热线上。而且坑骗游客越来越多,终于把自己的牌子搞倒了。”

  2005年旅游专线载客量下滑至17万人次。这年9月,游1至游18路公交旅游专线被取消。

  联合执法的尴尬

  旅游局仅负责查处正规导游和正规旅行社雇用黑车;黑导游由城管查处,黑车则由城管和交通执法大队一起查处。  

  此后,非法“一日游”日益猖獗,媒体报道多起游客被殴打、遭遇强制消费的事例,引起北京市政府高度重视。

  2004年8月16日,北京成立“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领导小组”,北京市公安局、交通委、工商局、旅游局、城管局等9部门针对非法“一日游”进行整顿。

  但多部门执法,从一开始便遇到了尴尬。

  北京市旅游局执法大队队长助理刘洋介绍,旅游局虽然被确定为牵头部门,但是没有什么执法权。仅负责查处为非法“一日游”提供带队服务的正规导游,查处正规旅行社雇用黑车的行为;黑导游由城管部门负责查处,黑车则由城管和交通执法大队一起查处。

  非法“一日游“中,黑导游是重要环节,却屡打不绝。刘洋介绍,黑导的查处职责分给了城管。北京市西城区城管大队相关负责人坦承,“没有主动查过黑导,我们没有专业设备,根本无法辨别真假”。

  这种职能分散和重叠使旅游局不得不组织联合执法。刘洋介绍,每次联合执法,该局需要邀请公安,交警,城管,交通执法大队等部门一起行动。

  朱天军就是那时加入到联合整顿当中的。他介绍,每天4部门组成浩浩荡荡的近20人,到八达岭高速附近设点驻查。交警负责拦车,城管上车查黑导游,交通执法大队查车辆。如果是使用假导游证,由公安负责带走。如果是黑车,交通执法大队要扣留车辆,旅游局负责联系正规旅游车转移乘客。

  “但这样查下来,效率很低。”刘洋说,黑车之间互相通风报信,查一辆,其他都绕路跑了。

  记者从上海市文化行政执法大队获悉,该市“一日游”市场由大队下属稽查六处统一负责。避免了多头管理和职责推诿。

  难以认定的“非法游”

  凡不是正规旅行社组织的一日游都叫非法一日游。但如何认定是否正规旅行社,只能通过《旅游行程单》。  

  除了部门联合执法遇到的尴尬,另一个难题是:如何认定“非法一日游”。

  对于什么是“非法”一日游,北京市旅游局旅游执法大队队长助理刘洋的解释是:凡不是正规旅行社组织的一日游都叫非法一日游。

  而怎样判断一个一日游旅行团是不是正规旅行社组织的?刘洋的回答是,看他是否持有正规旅行社出具的《旅游行程单》。

  《行程》是旅行社出具给导游的一份表格,上面注明了导游所带旅游团将要到达的景点、购物场所和就餐地点,并加盖旅行社公章。执法部门将依据《行程》来判定导游所带的旅行团归哪个旅行社。

  但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是,已经出现正规旅行社给非法一日游的组织者提供《行程》的现象。

  朱天军告诉记者,他本人根本无从判断导游所持《行程》的真假,所以,只要非法一日游的组织者没有用黑车实施非法一日游,他的检查队,无法对这样的违法行为实施处罚。

  北京市旅游局旅行社管理处处长刘莉莉介绍,尽管目前要求旅行社开设新的门市部,必须先到工商局注册,然后再到旅游局登记备案,但是因为没有罚条,即便新设的门市部没有到旅游局登记,旅游局旅行社管理处也无法对其进行处罚,所以无力对挂靠现象实施有效监管。

  记者在网上的调查证明,挂靠现象在旅游行业非常普遍:北京程锦旅行社是北京市旅游局推荐的正规“一日游”旅行社之一,其有西客站、五道口、翔飞碧海等多个门市部。但在工商局网站上,没有这些门市部的注册信息。

  正规车上的“非法游”

  现在非法“一日游”多租用正规旅游车,因为没有旅游执法部门配合,交通执法部门很难处理这种“灰车”。  

  朱天军介绍,2005年开始,他们加大对从事非法“一日游”的黑车打击力度。一旦发现,处以2万-9万元罚款。经过一年打击,现在景区很少见到黑车。但现在非法“一日游”组织者越来越多租用正规旅游车来取代“黑车”———朱天军和同事们把这种车叫做“灰车”。

  这种情况下,因为没有旅游执法配合,他们很难处理这种“灰车”。

  8月24日,记者跟随交通执法大队执法。在水关长城出口处,交通执法大队随手拦下两辆牌号“京B”的旅游大巴,发现均是“灰车”。朱天军介绍,牌号“京B”的大巴都是正规的旅游车。

  当日拦下的一辆牌号“京B04692”的旅游大巴,朱天军检查发现,车是天马旅游公司的正规旅游车。导游王媛对朱天军称,自己是正规导游,但是导游证和行程单没有带在身上,没有检查权的朱天军无奈放行。

  王媛随后向记者承认是非法“一日游”,她介绍,车是老板从天马旅游公司租用。上车后向每位乘客收取了80元自费景点门票。

  “一日游”合同败走麦城

  “一日游”合同让许多正规旅行社陷入尴尬的同时,给价格低廉的非法“一日游”提供了抢客的可乘之机。  

  2005年,游1至游18路旅游专线取消后。北京市旅游局没有放弃“疏”的办法。

  北京市旅游局副局长顾晓园介绍,2007年4月23日,北京市旅游局和市工商局共同推出《北京市“一日游”合同》示范文本,合同试图规范“一日游”市场,引导更多的旅行社积极加入“一日游”经营。

  合同于今年“五一”正式推行。但是旅游局没有料到,推出“一日游”合同反助非法“一日游”。

  “新版一日游合同中规定无购物,无医疗咨询等项目,但这样一来我们就必须提高一日游价格。”一位正规旅行社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推行一日游合同后,他们八达岭长城、定陵一日游报价从原来的180元提高到现在的280元。“涨价让许多游客无法接受,游客数量应声下降。有时一天只有几个人。”

  “一日游“合同让许多正规旅行社陷入尴尬的同时,给价格低廉的非法“一日游”提供了抢客的可乘之机。

  北京市旅游局旅行社管理处处长刘莉莉介绍:游客参加正规的北京“一日游”,三个景点的费用大约在280元左右,而非法“一日游“虽然表面上只要50元到80元,但经过层层加价,最后算下来一般都要达到三四百元。由于参加北京“一日游”的大多数是外地游客,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许多人还是会把价格当作首选,非法“一日游”趁机大肆抢占市场,明码标价的旅行社只能看着客流不断下降。

  顾晓园介绍,“一日游”合同只能作为示范性文本,不能强求旅行社必须使用,许多小旅行社因此放弃使用“一日游”合同。合同规定下,“一日游”利润更薄,一些大型旅行社干脆退出“一日游”市场。

  “一日游”合同败走麦城让顾晓园无奈,她介绍,推行“一日游”合同另一目的是有利于执法检查,打击非法“一日游”。“如果所有正规旅行社都签订合同,检查时只要没有签合同的都可认定为非法‘一日游’。”

  她介绍,目前关于该条例修订办法已经上报国务院法制办,“可能要求旅行社必须与游客签订一日游合同”。

  “勉强”的执法条例

  为避免繁琐的听证程序,执法部门一般仅处最高1000元的罚款。“获利大,处罚力度小,对黑导没有什么震慑力”。  

  8月24日,朱天军对京B04692所属的天马旅游公司处以3000元罚款,对司机处以1000元罚款,依据是《北京市旅游管理条例》规定,“有资质车辆为未取得旅游经营许可证的经营者提供散客客运服务”。

  “我们缺少执法条例,这也是勉强靠的”,朱天军说。如果当场有旅游执法部门在场,导游王媛将被罚款1000元。

  北京旅游局执法大队队长助理刘洋介绍,按目前的《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对于无证导游,处1000———3万元罚款。但按照《行政处罚法》,罚款超过1000元,不能现场处罚,要走程序。

  为避免繁琐的听证程序,执法部门一般仅处最高1000元的罚款。“获利大,处罚力度小,对黑导没有什么震慑力”。

  顾晓园介绍,目前,北京《散客旅游管理办法》正在制定中,统一的“一日游”管理办法出台后,将从根本上整顿北京旅游市场秩序。A15-A18版采写 本报记者 杨万国 杨继斌

[上一页] [1] [2] [3] [4]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