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阳父的和同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30日14:15 新世纪周刊

  -余世存

  伯阳父是西周宣王、幽王时的太史,生卒年月不详。他身处的时代正好在宣王中兴之后;西周的种种制度弊端和人性 的贪婪都呈现出来,他冷眼旁观,最后成为未卜先知的历史洞见者。

  宣王改革中兴,四次征伐。三十二年伐鲁取得成功,但对外却多次失利,三十一年,讨伐太原戎部落,不能胜,三十 九年,攻姜戎,败于千亩。三十九年的失败甚至让宣王失去了信心,他为了摸清家底,亲自料民于太原。所谓料民,相当于现 在的人口和经济普查,将本地户口按籍查阅,清查人数和车马粮草。这种鱼肉民众的作法当然引起了大臣们的反对,但宣王一 意孤行,最后“料民”搞得民心浮动,中兴改革的成果就此失败。以至于镐京城内有一红衣小儿教满城的儿童唱着:“月将升 ,日将没,弧箕菔,几亡周国。”宣王听到这首歌后更为心惊。据说他为此召开国务会议,请大臣们来解释。召公按字面解释 说,国家日后将有弓矢之祸。伯阳父则说,月将升,日将没,意思是阴气转盛,阳气转衰,后世必有妖女祸乱朝廷。他对民谣 如此解释说,“凡街市无根之语,谓之谣言。上天做戒人君,命荧惑星化为小儿,造作谣言,使群儿习之,谓之童谣。小则寓 一人之吉凶,大则系国家之兴败。荧变火星,是以色红”。面对杀机心起的宣王,伯阳父劝其勿杀无辜,他认为,王修德以攘 之,自然化凶为吉。

  宣王自然去修德以攘灾祸。跟宣王同心同欲的人活下来了,跟他有不同意见的人或死或沉默了。西周衰败,其根源是 因为周王“去和而取同”,“去”直言进谏的正人君子,而“取”与自己苟同的媚官小人。多年以后,伯阳父在跟郑桓公谈起 西周政治问题时,提出了“和实生物”的论断。他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伯阳父第一次形象地区别了“和”与“同”的概念。“以他平他”,就是相异的事物协调并进,达到“和”的境地, 则年丰物富;反之,“以同同”,相同的事物类同叠加,无差别,无竞争,其后果就是生机荡然。伯阳父还陈述了“声一无听 ,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的道理,并进言郑桓公,要从政务到事务,都应贯彻“和而不同”。

  宣王死后,他的儿子幽王在能力和志向上更趋下流。幽王为人性情暴躁,待人刻薄寡恩,什么国家大事都不管乐。幽 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又预言:“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三川

地震的消息报到 朝廷,幽王不以为然地说:“山川地震是常事,何必动表告诉寡人?”伯阳父听了后就断言“周室天下不出十年当亡”,并在 幽王暴死两年前告老引退。

  哲学史家把伯阳父视作伟大的思想家,因为在中国哲学史上,伯阳父最早提出“阴阳”的范畴,是最早解释地震现象 的人。但这个先知很少为人承认。倒是他的同时代人,贤明的郑桓公懂得他的价值。郑桓公担任幽王的司徒,掌管教化,因见 周幽王昏庸无道,王室日益衰微,内忧外患交迫,就向太史伯阳父请教自保的办法。伯阳父认为洛水以东、黄河以南的一片地 方地处险要、沃野千里,进可以经略中原,退可以据关扼守,足可保家兴业。于是,郑桓公采纳了太史伯阳父的建议,把家属 和重要财产安置在虢、郐之间的京城,后来成就了郑国的霸业。

  当然伯阳父的先知多少有点神秘,但他的预言却无意中暗合了现代环保思想。所谓水土通气,人才可以利用它来种植 谷物。水土不通气,缺乏财用,国家也就灭亡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