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修复 后继有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2日16:00 BTV《特别关注》

  【导语】

  古籍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而古籍修复则被称为是“拯救的艺术”。修复人员的水平对于古籍保护至关重要, 他们不仅要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同时还得心细如发,耐得住性子。目前,我国从事这个行业的人还很少,为了培训后备 力量,今天,第一期全国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在国图开班,目标就是培养出我国修复古籍善本的中坚力量。

  【正文】35位学员,来自与全国各系统32个藏书单位,在接下来三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将进行420个课时, 包括理论、技能等各方面的专业培训。古籍是记载一个国家文明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传承文明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不可再生 的文化资源。但是由于诸多的原因,这个特殊行业的投入力度明显不足,造成古籍保护、整理和修复人才处于长期匮乏的状态 。据统计,我国目前现存3000万册件古籍善本,其中有1000万册有着不同程度的残损,而修复古籍的人才却是少之又 少。

  【采访】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李致中:以现在全国所有修复力量,大约是100人,这100人修这1 000万册,全速、全部都投入去修,大约需要一百年。

  【正文】这稀少的不足100个人,绝大多数还都在国图、上海

图书馆等这样的国家和省市级别的大图书馆里,来自 厦门图书馆的柯菁告诉记者,地方上能拥有个把古籍修复的师傅,那还算条件不错呢。

  【采访】记者:有几个师傅在从事这个修复工作,

  厦门图书馆古籍善本保护中心 柯菁:目前只有一个老师傅在修,就是人员非常单薄。

  【正文】人才资源的缺乏还仅仅是一个方面,由于古籍修复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度不够,破坏性修复的情况还时 有发生。

  【采访】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研究员陈先行:所谓的破坏实际上是无意识的,没有对这个书有足够的认识,有的 是出于善意,但是做了错事。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陈红彦:除了他手上的手艺以外,还应该了解很多历史啊、文化啊,这样的知识,有一 定的文化底蕴以后,做起来才能顺手。包括化学啊、生物方面的一些知识,都应该具备一些。

  【正文】专家称,这的确是一门既费心又耗时的“拯救艺术”,工作人员需要十分耐得住寂寞,厦门图书馆的柯菁说 ,参加培训之前,她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

  【采访】厦门图书馆古籍善本保护中心 柯菁:可能会工作比较枯燥一点,就是属于冷板凳类型的,之前领导找我 们做了很多思想工作。

  【正文】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背景下,尤其是这个特殊行业的投入明显不足的情况下,古籍修复人才慢慢流失。为此, 在今年早些时候,国家专门启动了古籍拯救的计划,同时加大后备人才的培训力度,更好的保护拯救古籍,让世人更多享受历 代先贤创造的文明成果。记者邓耀明,齐成报道。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