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龙乐豪谈嫦娥一号发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1日06:51 长江商报

  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龙乐豪谈嫦娥一号发射时间—— 

  本报特派记者  姚海鹰  刘渐飞 发自西昌  

  龙乐豪简介

  龙乐豪,  1938年7月出生于武汉市蔡甸区,196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战略导弹与运载火箭技术专家。曾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科技委主任、火箭总设计师兼总指挥;现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国家月球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 

  岑拯小传

  岑拯 1964年12月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丁司垱镇,1982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航天航空学院空气动力系。硕士毕业后进入中国运载

火箭技术研究院工作。起初,从事长征三号甲火箭的空气动力和热设计工作。2004年,岑拯出任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总指挥。在此次“奔月”工程中担任运载火箭系统总指挥。

  10月的西昌小雨淅沥。在这个西部航天之城,再过几天,“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即将发射。中国人数千年来的奔月梦想从此将变为现实。

  昨日,本报特派西昌记者采访到了这次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武汉市蔡甸区人龙乐豪先生,在谈到本次嫦娥奔月工程时,龙工不无自豪地说,:“这次探月的范围增大了,这是美国当初没有做到的。还有,只有中国首次把微波技术,运用到了月球探测上面。”

  本次嫦娥探月有什么目标?地面如何与40万公里远的“嫦娥”保持联系?为什么要选在10月24日这个时间点发射?面对记者的追问,龙工向《长江商报》读者透露了这次探月工程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时间

  “10月24日18时这个机会非常难得” 

  龙工首先向记者表示,“发射时间主要是由于发射窗口的有限性决定的。”

  他说,当卫星发射到天上,它在运转的时候,同时月亮、太阳等也在和它一起运转。如果不考虑时机和选择合适的角度,当太阳呈直射状态照在卫星上时,就有烧毁卫星的危险。但是,如果选择的发射窗口适当,是平行或者倾角度运行的话,就会避免发生这种情况。因此,在嫦娥一号发射时,就要选一个恰当的角度,即:即使和月亮太阳一起运转,选择的这个恰当角度,也会避免危险发生。

  而最为关键的是,据科学技术探测,由于很多复杂因素的影响,有的卫星一年有几次窗口,有的一个月有几次窗口。但一年之中,所有卫星一般只有2个月内有发射窗口,在四月份和10月份。而且,一月之内的合适发射窗口时间,就那么3天,每天也只有35分钟。

  “因此,嫦娥一号就只能在10月底的24日下午6点零5分左右发射。”龙工说:“如果错过了这个窗口,就又要等到明年四月的合适发射窗口了。”

  释疑:什么是发射窗口?

  用运载火箭发射航天器,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有年份、月份、日期和时刻的选择。比如,哈雷彗星以76年为周期回归,哈雷彗星探测器应选在其回自太阳的几个连续年份中发射;火星与地球的会合周期为780天,火星探测器应在火星与地球会合前后连续的几个月份中发射;有些航天器必须在某个月内连续的几天中发射;由于工作条件和轨道要求,以及气象的限制,有些航天器必须在某日内某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内发射。这种允许航天器发射的时间范围,叫作发射窗口。

  ◆解密

  “嫦娥一号”原定4月份发射

  “‘嫦娥一号’原定于今年4月份发射的,后来因故延至10月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一名专家昨日透露。

  据他介绍,推迟发射的原因是:以前的卫星发射出现了一些问题,举一反三的总结工作没做完。

  该专家称,长征系列的火箭自1970年开始发射,有成功有失败。但自1996年10月来,长征系列的火箭包括“长三甲”连续60次发射成功。

  此次是第61次发射,以前每次发射,火箭飞行都挺好的。此次“嫦娥一号”升空是长征系列火箭自1970年以来的103次发射。

  ◆数据

  多点接力“追” 嫦娥

  嫦娥有机会短暂自由飞翔

  据专家介绍,我国迄今发射的所有卫星均绕地球运转,其中轨道最远的一颗,距离我们约8万公里,这只是“嫦娥一号”卫星的一个零头。

  以往,位于地面的我国航天测控设备,以及状如雷达碟形天线的射电望远镜,只要通过发射和接收卫星电磁波,就能较精确地测定其轨道。而如今,“追月”的“嫦娥一号”每秒将达到1000多米,怎么对她进行跟踪、监测,及时对其发出指令,接受嫦娥传回的数据也是此次卫星发射的一大挑战。

  记者昨从西昌卫星指挥控制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处获悉,围绕嫦娥的跟踪和监测问题,科学家们已经编织了一个巨大的测控网络,并且进行测控点、天文台包括租用国外的测控设施接力监控,“不管‘嫦娥’飞到哪里、走得多远,始终有一根无形的线在掌控着它。”这位负责人表示。

  据他介绍,“嫦娥一号”升空后,从西昌开始在我国境内北京、长春、青岛、西安、西昌、太原、酒泉、南宁、喀什等有多个测控点将进行跟踪,对其发出指令,出国后在我们测控辐射点之外的某一些重要的点位,我们有可能会租借国外的测控设施进行指挥。“不过,‘嫦娥一号’也有自由飞翔的短暂时间,在沿海地区有10几分钟,嫦娥将会短暂地失去控制,在没有指令的情况下沿着轨道绕行。”

  另外,上海佘山、北京密云、乌鲁木齐南山及昆明等天文站点也将参与到实时测量,与国家航天测控系统一起,为“嫦娥”测轨定轨。

  ◆风险

  嫦娥奔月一要准,二要稳

  龙乐豪称,有关风险的关口特别多,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个关口,长征三甲火箭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准确起飞,并把嫦娥一号准确送到预定的轨道上。“这个非常重要”。龙乐豪表示,“这个火箭是第15次飞行了,以前是百分之百成功。本来有把握的,但对于高技术行业来说,任何一个小的疏忽,都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所以,我们必须谨慎细致。”

  第二个关口,就是测量跟踪的问题。就是说,要在地球距离月球如此远的距离,让“嫦娥一号”听话。据龙乐豪介绍,中国是第一次把卫星探测器发到40万公里远的太空,在此以前从来没有过。

  对于这次嫦娥奔月的风险问题,身为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龙乐豪说:“不仅有风险,而且风险还相当大。风险问题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前苏联,甚至技术最好的美国,都必须承认。” 

  龙向记者介绍,到现在为止,全世界共发射了114次卫星,成功率只有50%,包括卫星、探测器、飞船在内,“都只有一半成功”

  记者不禁追问:“既然如此,那么您对嫦娥一号这次发射的成功把握到底有多大?” 

  龙乐豪马上站起来严肃地表示:“我对我们中国的火箭技术还是充满信心的,我认为会成功发射。”

  ◆安全

  我国火箭性能十分稳定

  火箭放7年之后照样发射成功

  “我国火箭性能十分稳定,一般放个半年一年发射没问题。”西昌卫星中心技术专家昨日介绍,我国有一枚火箭放在“家”里7年才发射,结果照样成功升空。

  据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权威专家昨日介绍,目前,我国火箭性能较以前大大提高。“长三甲”火箭的最高载重为2.6吨,比以前2.2吨的载重大大增加。

  “火箭飞行时,其测量系统还可以将运行数据通过无线设备传送下来。这些参数是评价火箭性能的重要依据。”该专家昨日自豪地说,根据以前的发射经验,“长三甲”以前每次的表现都很不错。

  ◆技术

  劣:“中国探月技术与美国相差20年

  外界有说法——中国探月技术要在20年后才能赶上美国,龙乐豪对此并不否认。

  他坦言,“美国人在1960年代就登上月球了,在此之前曾经有60多次发射卫星上月行动。现在我们的技术水平,只能说比美国1950或1960年代的(航天)水平要高。”

  龙乐豪表示,“中国人真的要登上月球,还有20年左右的努力,这是事实。”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