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在某些技术领域超过美国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1日06:51 长江商报

  优:嫦娥在某些技术领域超过美国

  同时,龙乐豪自豪地告诉记者,这次发射的嫦娥一号,在某些技术领域是超过美国的。

  “譬如,这次探月的范围增大了,这是美国当初没有做到的。还有,只有中国首次把微波技术,运用到了月球探测上面。”

  说到此处,龙工很自信地说,我们中国人肯定会把发射卫星超过美国的时间缩短。

  ◆目标

  对嫦娥奔月工程的组成,龙乐豪总工总结为5部分,分别为火箭、卫星探测器、地面测控跟踪系统、发射塔和指挥司令部、还有地面运营系统等。这次嫦娥上太空后具体做哪些科研工作呢?龙工将其总结为两大目标。

  绘月图、探矿储、识土层、测距离

  首先是科学目标,首先,嫦娥一号上天后能把月图绘画出来,第二要探测矿物质含量,第三要把月亮的土壤有多厚,月球上独有的很多

能源很珍贵。第四,探测从地球到月球这个40万公里的空间距离中,环境如何,大气,辐射强度怎样,磁场等等。“这些都是必须的目标”。

  建立我国升空探测的基础

  第二个目标是“工程目标”。一个是研制发射一个月球探测卫星,让它到达目标轨道,绕着地球转起来。第二,通过此把我们国家升空探测的基础设施建立起来。

  “嫦娥一号”将搭载一台CCD立体相机和一个激光高度计,两者结合绘制完整细致的立体月球地图,完成月面每个探测点(包括南北极的黑暗深坑)的海拔高度测量; 

  探测月球元素分布。将用伽马/X射线谱仪探测月球上14种元素的分布。了解月球上分布着哪些资源,将来建月球基地时就可选择在资源富集的地区,通过开采月球资源,满足人类社会的需求; 

  评估月球上土壤的厚度和氦-3的资源量。将搭载一台微波探测仪,这是世界上首次在探月卫星上装载微波遥感装置。利用该仪器可估算出月球土壤厚度和月球上氦-3的总量及分布。氦-3是地球上极其稀少的可替代石油的能源; 

  监测远至40万公里范围的空间环境,记录原始太阳风数据,研究太阳活动对地月空间环境的影响。这些关键数据对今后深空探测器的环境防护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对本次发射,我很有信心”

  ——对话嫦娥工程运载火箭系统总指挥岑拯

  面对近期复杂多变的天气,中国绕月探测工程火箭系统总指挥岑拯说:火箭发射系统没有任何问题,只要不出现大的雷电暴雨,就一定会按时发射“嫦娥一号”。这位有“航天少帅”之称的航天人来自湖北浠水县。

  昨日下午6时,他用一口带着浓浓黄冈腔的普通话与长江商报记者进行了对话。

  长江商报:您当年为何想到报考航空航天学院?

  岑拯:1982年,我高中毕业。在填报高考志愿书时,在老师的推荐下,就选择了一个和机械有关的学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我来自农村嘛,就是想到读书也好,干什么也好,要学一门“手艺”。那时,航天对我而言是一个空白,我从来没想到过要发射卫星。

  长江商报:就事业而言,您是当之无愧的成功者,觉得有什么好的经验吗?

  岑拯:真的谈不上什么成功经验。我是误打误撞走上航天路的。还是抱着干一行爱一行的心态吧。比如说让我干石油、化工等工作,我还是会同样认真地工作的。

  长江商报:听说您为了工作,已经连续15年没回家去?

  岑拯:是的,主要是工作太忙一直走不开。也就没回老家去。我妈妈已经去世了,老家只有爸爸在家里。前年,我把爸爸接到西昌住过一段时间,但很惭愧当时忙于工作也没好好陪他一下。

  长江商报:“嫦娥一号”发射日渐临近,您现在是否在夜以继日地工作?

  岑拯:其实我们正常工作时间并不如外界所想的那样。平时,我们还是按照8小时工作制上下班。但一旦有发射任务,就无所谓上班、下班的概念了。我现在每天工作10小时、12小时是经常的事情。

  为了“嫦娥一号”发射工作,我已经连续一个月泡在基地里。

  长江商报:目前,大批科学家赶赴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你觉得有压力吗?

  岑拯:对本次“嫦娥一号”的发射我很有信心。目前全体工作人员正热情高涨、信心百倍。目前的确有大批专家前往基地,检查有关设备情况。10月18日,中国探月工程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也赶到西昌,还是我去机场接他到基地的。

  截至目前,这些专家还没有发现“嫦娥一号”发射系统的故障和问题。

  长江商报:这么多新闻记者前来采访,您觉得有压力吗?

  岑拯:压力肯定是有的。但如果没有一定的压力,就做不好事情。

  发射绕月卫星,以前日本落在我们后面,他们提前发射了。印度也在追赶我们,全世界都在看着这次发射。在压力之下,我们要一丝不苟地把工作做好。

  长江商报:发射前,你们还有哪些工作要做?

  岑拯:按照测试流程,全火箭的测试基本已经做完了。目前,我们在做动力系统的置换。

  明天下午,我们还要进行加注燃料前的质量评审会。如通过评审,还要举行发射指挥部会议。这些程序走完之后,才能往火箭加注燃料。

  长江商报:“嫦娥一号”发射全球瞩目,此时此刻您最想对湖北的父老乡亲说的话是什么?

  岑拯:感谢家乡父老乡亲的关心和支持,我们一定会发射成功! 

  ◆考验

  只有“不怕吵”的火箭才能上天

  据了解,火箭在上天之前,各个部件都要在地面上经受严格的考验。

  由于火箭飞行处于高速、高温、低温、高噪音的恶劣环境下。火箭的各个部件是否能适应如此恶劣的环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专家需要在地面上提前对这些部件进行严格考验。

  发射中心一名权威专家昨日介绍,火箭的每台发动机在地面上试车,要工作120秒或者240秒,检查其运行情况。有的发动机还要进行3000秒的测试。批量生产的发动机中,要在每批里抽出二三台发动机出来试车。

  该专家称,所有的部件要在地面上做充分的实验,都能考核通过。

  据了解,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为让火箭部件经过大气层环境,就在地面上模拟大气层的温度等。专家们在高低温箱子里,考验零部件的耐热耐寒性。还将零部件放在震动台上震动,检测其抗震动性。

  “火箭飞行时的噪声很大,比飞机的噪声大,听着心都发颤。”这名专家昨日说,科学家为此还专门设置了噪声环境。

  据专家介绍,火箭在最后的验收过程中,还有其他的一些实验项目。如还要对火箭进行极限实验,考验高电压低电压时火箭的承受程度。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