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千年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4日06:49 三秦都市报

  “嫦娥”今日18时05分发射

  18点05分到40分,零窗口发射预留35分钟,如果错过这个时段,发射将推迟到明年

  昨天上午8时30分,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召开新闻发布会。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负责人陶钟山介绍,“嫦娥一号”将于今天下午18时05分到40分之间发射,目前一切准备和测试工作均已完成。届时“嫦娥一号”将飞行38万公里,于一周后到达距离月球200公里的轨道。如果在这个时段卫星不能正常发射,整个发射只能推迟到明年举行。

  零窗口发射预留35分钟

  零窗口一直是“嫦娥一号”发射的关键词,所谓零窗口,即指在预先计算好的发射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点05分),分秒不差地将火箭点火升空,不允许有任何延误与变更。 零窗口是指发射火箭的“第一时间”也是最佳时间,在这个时间发射火箭,会使卫星在星箭分离后飞向月球时沿着最小的能量轨迹,这直接关系到最后她是否有多余的燃料去完成撞击月球的任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宇航部赵小津部长对“嫦娥一号”零窗口发射很有信心。他说,火箭发射毕竟是一项极其庞杂的系统工程,对于零窗口的要求,谁也不能事先打保票,此次“嫦娥一号”发射的窗口预留了35分钟,就是说从24日18点05分到40分的区段内,都可以发射“嫦娥一号”。

  如果错过这个时段 发射将推迟到明年

  如果在18点40分发射,卫星燃料将要损失120公斤,这对总共只有1200公斤燃料的“嫦娥一号”是一个很多的损失,将直接影响其工作时间和工作寿命。如果由于特殊原因在这35分钟内火箭不能正常发射,只有取消发射计划,推迟到明年发射。他解释说,火箭不能正常发射就必须卸载火箭燃料,这些燃料的卸载至少需要一周,一周之后将会错过最佳发射时间,今年也就不会发射了。

  升空后要经历3次变轨

  “嫦娥一号”发射后将在地球轨道上经历3次调相轨道变轨,预计31日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开始奔向月球。11月5日进入月球轨道,经历3次近月制动后,进入127分钟工作轨道。卫星主要包括平台和有效载荷两个部分。

  据介绍,嫦娥一号卫星选择成功运行了9颗卫星的东方红3号平台,同时吸纳了资源1号、资源2号等平台技术,有6类有效载荷,25个器材。其选用的包括CCD立体相机、激光高度计在内的6套科学探测仪器在中国都属首次使用,有的是世界首创。“嫦娥一号”探月卫星重量为235公斤,将在距离月球200公里的轨道上运行一年。如果一年以后燃料还没有用完的话,将改变轨道,进入距离月球100公里的轨道上,更近距离观测月球,直到燃料耗尽。

  据《郑州晚报》

  国内外三网一体联合测控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3日电(记者 徐壮志 黄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朱民才23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嫦娥一号卫星将由我国统一S波段航天测控网、天文测量网和国外航天测控网三网一体联合测控。

  参加嫦娥一号卫星测控任务的统一S波段航天测控网包括: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及其所属厦门站、青岛站、喀什站,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及其所属远望二号、三号测量船,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所属各测站。

  朱民才介绍,我国现有航天测控网只能用于36000公里以下的各类地球卫星和载人航天测控,月球距离地球的平均距离为38万公里,因而嫦娥一号卫星的测控出现3大难点:一是信号衰减大,月球卫星比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信号弱127倍;二是卫星对地面指令难以实时响应,电磁波的传输速度为30万公里/秒,地球至月球单程延时1.3秒;三是地球自转使我国国土测控站一天最多只能跟踪卫星10小时左右。

  我国将借助4个国外测控站测控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3日电(记者 孙彦新 李宣良 白瑞雪)绕月探测工程测控系统相关负责人23日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为保证关键时刻对嫦娥一号卫星进行24小时不间断跟踪,我国与欧洲空间局和智利有关部门开展合作,将首次直接使用4个国外测控站对嫦娥一号卫星进行测控。

  据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嫦娥一号卫星的测控完全使用国际标准的测控方式,各测站之间的联系也是国际通用传输协议。为此,这个中心利用一年时间重新开发软件,并与国外测控站进行了联调联试。

  发射前数千群众将疏散

  据新华社西昌10月23日电(记者 李宣良 孙彦新)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当天,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周围和火箭弹道下方的群众将按计划进行疏散。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涉及群众数千人,卫星发射中心将与地方有关部门一起做好疏散工作,力求做到不漏一人。

  这位负责人介绍说,火箭发射时进行附近群众疏散,是各国发射卫星时的惯常做法。发射嫦娥一号卫星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装有大量液体燃料,发射时一旦出现意外可能危及周围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此外,火箭如果在上升段出现意外,也可能对火箭弹道下方的群众造成影响。

  “每次发射我们都进行当地居民疏散,现在已经形成一套有效的工作程序。”这位负责人说。

  发射卫星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

  据新华社西昌10月23日电(记者 孙彦新 李宣良)有关专家23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发射卫星不会污染环境,更不会对周边居民造成健康危害。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组建37年来先后进行45次航天发射,附近百姓尚未有一起健康受影响的情况发生。”

  航天专家介绍,至少有3点保证发射周边环境不受污染:第一,火箭发射时所使用的燃料“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虽然对动物有中等毒性,但在点火起飞时燃烧得非常充分,燃烧产生的主要成分如水、氮气、二氧化碳、氢等物质均没有任何毒性;第二,点火时火箭底部喷出的尾气绝大部分被导流槽里数百吨的水吸收,导流槽里的水经过场区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再经过三道严格化验检验,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才排放;第三,每次发射完15分钟后,中心环境监测组到发射台进行大气监测时,监测不到任何大气污染的数据。

  记者在距离发射场仅两三公里的八一村、那基村等地采访时发现,当地村民对卫星发射已经习以为常,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村民健康状态和平均寿命逐年提高。

  “嫦娥”奔月指挥部设在北京航天控制中心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3日电(记者 曹智 徐壮志)曾作为载人航天指挥控制中枢的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在嫦娥一号卫星奔向月球过程中,成为飞行控制指挥部。

  绕月探测工程在研制阶段划分为卫星、火箭、发射场、测控、地面应用五大系统,转为飞行实施阶段后,将由北京飞控中心主导。

  卫星实施发射时,由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统一指挥,火箭将卫星送入太空后,北京飞控中心成了指挥部。飞控中心主任朱民才被任命为测控系统指挥部指挥长。

  当卫星按照既定方案飞行时,北京飞控中心享有飞行控制的全部决策权;而当飞控方案不得不进行重大改变时,经专家讨论上级决策后,由北京飞控中心组织指挥实施。

  天文爱好者观测到“嫦娥”的可能性极小

  新华社北京10月23日电(记者 徐壮志 黄明)天文爱好者能否借助天文设备观测到嫦娥一号卫星?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总体室主任助理陈显峰23日告诉记者,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

  嫦娥一号卫星太阳帆板在全部展开的情况下,最大跨度只有18.1米,这在茫茫太空中,显得过于渺小。卫星系统副总设计师孙泽洲说,卫星本身不发光,表面也没有采用特别的反光材料,在浩瀚太空背景下,只是一个无法分辨的小黑点。

  “卫星绕地飞行时,相对于地面的速度高达每秒钟七八公里,非专业人员根本无法捕捉,更谈不上观测。”陈显峰说。

  他说,即使是专业的观测设备,也难以直接观测到卫星。实际上,卫星上装有信标机,不断发出信号,地面测控网的跟踪测量设备“看”到的是信标机发出的信号,而非卫星本身。当卫星飞到月球时,距离地球远达38万公里,就连世界上最大的光学天文望远镜也难以观测,更不用说天文爱好者的普通设备了。

  据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嫦娥一号卫星的最新飞行动态会及时向公众公布,广大天文爱好者也可以通过新华网、中国探月网等网站了解卫星的一举一动。

  西安市民寄语“嫦娥”

  在嫦娥一号卫星整装待发之际,记者在西安市街头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大家都对“嫦娥一号”的发射表示了高度关注,并向记者表述了自己对“嫦娥一号”的祝福和对国家综合国力逐渐增强的自豪感。

  在教育局工作的何先生认为“嫦娥一号”的发射能够增强国民的民族自豪感,他说:“‘嫦娥一号’能够发射升空的确是个好消息!这次探月行动向世界人民展示了我国不断强大的综合国力,也展示了我国已拥有十分先进的航天科学技术。我现在每天都关注着‘嫦娥一号’的最新动态,经常和周围的同事以及我的家人讨论这件事,大家都对‘嫦娥一号’的发射充满期待和信心。我就一个愿望,衷心祝愿‘嫦娥一号’能够顺利升空,一切顺利!”

  从事传媒工作的吴先生说:“‘嫦娥一号’是我国‘嫦娥工程’的第一颗探月卫星,它承载了我们几千年的奔月梦想,‘嫦娥一号’的顺利升空预示了我国航天事业的美好未来,这次升空告诉世界人民,我们的航天事业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我在这儿预祝‘嫦娥奔月’成功。我相信这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和祝福!”

  今年才八岁的小朋友囡囡也从爸爸的口中知道了“嫦娥奔月”的大事,她天真地对记者说:“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听奶奶讲过嫦娥奔月的故事,月亮上有美丽的嫦娥姐姐,还有大大的桂花树和可爱的小白兔,虽然有小白兔在身边,嫦娥姐姐一个人在月宫里还是孤单,都没有人陪她玩。现在听爸爸说我们有个大大的卫星要飞到月亮上去了,我特别高兴,嫦娥姐姐现在终于不再孤单。”

  本报记者 毛蜜娜 实习记者 苗嘉诚实习生 苏云丽

  通向月宫之路———人类探月历程纪实

  明朝万历年间,一个名叫万户的官员,将自己绑在椅子上,点燃了椅背上的47支火箭———在这位人类历史上第一位有记录的航天事业实践者粉身碎骨几百年之后,月球上一座环形山以他的名字命名。

  仅仅是幻想

  在古老传说和科幻小说中,金色的月球,是诱惑人类的迷宫,是赐予人类力量的天堂。

  在1865年法国出版的科幻小说《从地球到月球》中,想象力丰富的作者正确地预言了火箭发射、失重、变轨飞行、海上回收等航天活动中的基本情况,同后来航天科学发展的实际情况有着惊人的相似。

  “许多早期的火箭和航天专家,都是带着丰富的想象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开始最初的月球探索的。”中国卫星专家、中科院院士叶培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这样评价。

  人类第一个系统观测月球的是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1609年,伽利略用一架直径不到3厘米的自制望远镜,瞄准了月球。尽管非常不清晰,伽利略仍然发现,月球并不像当时的天文家宣称的那样光滑,“完全不是完美球面上那样的圆滑”,而是一个凹凸不平的球体。

  伽利略的研究不仅颠覆了很多人类已知的“成果”,也颠覆了一些宗教的教义———他的研究不但没有得到承认,反而遭到了当时主流学者的反对。

  在漫长的岁月中,人类零距离触摸月球的脚步,缓慢而艰难。

  不仅仅是诱惑

  月球对于人类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从1958年美国和前苏联启动探月计划开始,世界发达国家和航天大国都先后开展了多种类型的深空探测活动。

  在近50年的月球探测史上,人类为了这个执著的梦想付出了不菲的代价。“成功率不到50%。”“嫦娥工程”总指挥栾恩杰介绍说。

  在早期探月活动中,高发的火箭故障率是导致探测行动失败的主要原因,随着火箭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近年来探月活动的大部分故障主要集中在探测器上。

  “既然是科学试验,失败在所难免,但失败不会阻挡人类进军外太空的脚步,反而成为激励后人的号角。”栾恩杰说。

  1959年,前苏联的无人登月器“月球2号”成为第一个到达月球的人造物体。

  5年以后,美国“徘徊者7号”月球探测器在月球上成功硬着陆。

  1969年7月20日,人类迎来了航天史上的重要一刻。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他的同伴奥尔德林,成功登上了月球,并留下了人类在外太空的第一个脚印。从1969年开始的3年中,共有12名美国宇航员登上了月球。

  在那个年代,美国和前苏联都在这场狂热的登月竞赛中,投入了天文数字的资金和设备。当狂热开始降温以后,随即而来的,是长达20多年的沉寂。

  直到1994年,美国宇航局再次发射了“克莱门汀”号环月探测器,重新启动探月计划。进入21世纪,日本、印度也加快了进军月球的步伐。

  中国人一路走来

  1978年,当一块1克重的月岩样品作为美方礼物送到北京后,一分为二,当时43岁的科学家欧阳自远拿到了0.5克。

  “我的研究,就是从那一块0.5克的月球岩石样品开始的。”如今,72岁的欧阳自远成为了中国月球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

  早在1962年,中国人就开始了对月球的探索。其中的艰难和曲折,却很少有人知晓。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研究机构只能收集研究国外公开的数据资料,“非常苦闷。”欧阳自远说。

  由于中国科学家们不懈的坚持,几十年来,中国形成了一批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基础研究队伍,为今天的探月工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94年,中国科学家的探月构想正式提出。在将近10年的过程中,围绕“探月有没有必要,是否可行”等问题,科学家们进行了反复的论证。

  2000年10月,时任国家航天局局长的栾恩杰在“世界空间周”庆祝大会上宣布:“在空间探测方面,将实现月球探测……”这是中国高层首次向外界表露了探月的决心。

  一个月后,中国政府以航天白皮书的形式表示要“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的预先研究”。

  2003年,“嫦娥工程”正式上马。

  4年以后,世界的目光会聚到了中国西昌。在这个有着月亮城之称的川西小城,“嫦娥奔月”将从传说成为现实。

  “很坦诚地说,探索之路没有尽头,后面的困难会有更多,永远没有停下来喘气的时候。”欧阳自远说。

  据新华社

  世界各国深空探测活动一览

  新华社北京10月23日电 从1958年美国和前苏联启动探月计划开始,世界发达国家和航天技术大国都先后开展了多种类型的深空探测活动。

  据有关部门统计,全世界进行过月球探测的国家和地区有美国、前苏联/俄罗斯、欧洲和日本。已经开展月球探测活动123次,其中美国56次,包括10次载人月球探测,成功37次,失败19次,成功率66%。俄罗斯64次,成功21次,失败43次。欧洲1次。日本2次,其中,于今年9月14日发射了一颗探月卫星,这项探测活动目前仍在进行中。

  在早期探月活动中,火箭故障率较高导致成功率普遍不高。整个人类探月活动目前的成功率约为48%。随着火箭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故障有所减少。近年来,探月活动的大部分故障主要集中在探测器上。

  火星是月球之外又一大探测热点,目前人类已经进行的火星探测37次,正在进行和即将进行的火星探测5项。已经开展的成功和基本成功的有17次,失败20次。

  另外,人类对月球、火星之外的太阳系天体的探测共进行了68次,其中成功和基本成功44次。

  专家指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是人类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发展的永恒动力,对茫茫宇宙的探测则是人类认识宇宙、探索宇宙的起源、拓展生存空间的必由之路。深空探测可以解答地球如何起源,人类是否为宇宙的惟一生命、地球的未来将是怎样的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尽管充满风险,尽管屡屡失败,人类迈向深空的脚步不仅没有停止,反而越来越快。

  无人月球探测的多种方式

  新华社北京10月23日电 人类对月球的探测迄今为止已有数十年的时间,无人月球探测也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的多种方式。

  一是掠月探测。月球探测器从距离不等的月球近旁飞过,在飞过月球的短时间内,对月球表面进行摄像,或利用仪器测量月球的重力场、磁场或周围辐射环境。这是最早的探月方式。二是硬着陆探测。月球探测器直接撞击在月球表面,在坠落前的瞬间,可对月球表面进行近距离、高分辨率摄像,也可以测试月表的硬度等。三是绕月探测。月球探测器进入环绕月球飞行的轨道,在100千米至数百千米的高度上,在较长的时间里,对大部分月面进行摄像和环境探测。与地球卫星的卫星轨道相似,月球探测器运行的轨道也可分为圆轨道、椭圆轨道、极轨道、赤道轨道等。四是软着陆探测。探测器在月表面软着陆,然后进行原位探测,或采用月球车在月面上巡游,对大范围的月面进行现场考察。五是自动采样并返回。探测器在月球上软着陆,自动采集月球岩石和土壤样品并返回地球,然后在实验室对样品进行精细的分析研究。

  我国的探月工程以高起点起步,“嫦娥一号”卫星直接采用绕月探测方式对月球进行探测。

  近期世界发射的月球探测卫星

  新华社西昌10月23日电(记者 白瑞雪 李宣良)除了中国的“嫦娥一号”卫星外,近期,包括美国、欧空局、日本等都先后发射了月球探测卫星。

  “克莱门汀”号月球探测器,美国于1994年发射,虽然其主要任务是试验“星球大战”计划研制的仪器,但在科学上取得了丰富成果,借探测月球、小行星1620及空间环境,验证了敏感器及航天器技术。

  “月球勘探者”月球探测器,美国于1998年发射,这是美国“阿波罗”计划结束后发射的第一个专用月球探测器,开始了美国新一轮的月球探测计划。

  “月球勘探者”采用了一些低成本飞行器设计,结构较简单,它提供了月面一些重点地区的大量基础性数据,所得数据比“克莱门汀”探测器详细得多。

  “智慧1”月球探测器,欧空局于2003年9月发射,绕地球螺旋式飞行后于2004年11月到达月球,2005年3月步入绕月工作轨道。按最初的计划,“智慧1”绕月球运行6个月,后来任务被延长1年,它是世界上第一个综合利用太阳能电推进系统和月球引力的空间探测器。

  “辉夜姬”(月亮女神)月球探测器,日本于2007年9月14日发射,包括主轨道器和两颗子卫星在内,探测卫星搭载了14种高精度仪器,将承担研究月球起源和演变的全月球高精度观测、研究未来月球利用和载人探测的可能性、开发未来月球探测技术等3个科学目标。

  嫦娥寄托探月梦想

  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神话是古代中国人不断完善、演绎的版本,最早关于嫦娥的记载出现在战国时期,距离现在有2500年左右。嫦娥最早的名字是“姮娥”,而姮这个字在古代和“嫦”同音,到了汉代为了避讳汉文帝刘恒,遂改为“嫦娥”。

  出于生产、劳动、政治的需要,古人高度关注天文。仰望星空,古人对茫茫太空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于是出现了对飞行器的设想。最初的比如“八月槎”,也叫“贯木槎”。到后来又有了把椅子四周绑上火药做成“火箭”的尝试。传说鲁班曾经做了一只会飞的木鸟,也有人尝试把羽毛做成翅膀从山上跳下去。

  对于古代中国人来说,星空和月亮是很神秘的。古代中国的天文学非常发达,《史记》中就记载过“天观书”,是对古代天文知识的最早记载。古人的“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思想也要求人们对天文做出探索。

  据研究,从古人的许多著作中,都能发现制作能飞木鸟的记载。古书中称木鸟为木鸢、鹊、鹄等。另外风筝的起源可能也与木鸟有关,它也起源于中国。唐朝的《事物纪原》记载了汉初的韩信是风筝的发明人。唐朝的记述是:楚霸王被困垓下,韩信制风筝让张良乘坐,飞上天空高唱楚歌,瓦解楚营军心。可见,中国古代,对于飞行器已有许多探索和成功的案例。飞行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也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

  据《北京晚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