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的琴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7日14:48 青年参考

  作者RobertTurnbull

  编译徐柳

  

  中国城市深圳不仅在去年举办了首届钢琴大赛,还曾在一个山脚下聚集起200位钢琴演奏者,纪念这座城市的创建 者邓小平。在一个估计有1500万人弹奏钢琴(其中很多人还在上幼儿园)的国家里,以钢琴演奏的方式展示公民自豪感已 经司空见惯。

  这类壮观场景并不能纠正西方人的偏见,他们认为,中国音乐家本质上千篇一律。不过,有迹象表明,这样的一些人 如今已经“成熟”。一个标志性事件是当年18岁的李云迪,在2000年“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中胜出;位居第四的是同为 中国选手的陈萨。这就是中国音乐家在西方传统大赛中胜出的例子。

  作为旨在表彰英国华人成就的“伯乐奖”(PearlFoundation)年度颁奖典礼的一部分,中国最新出 现的“国产神童”张胜莨在英国伦敦皇家节日音乐厅,演奏了肖斯塔科维奇激昂的《C小调协奏曲》。张胜莨小名牛牛,年方 10岁。来自厦门,后来迁到上海,师从澳籍华裔艺术家威廉·陈,牛牛已在与中国领先的管弦乐队合作表演协奏曲剧目。

  牛牛房间里最主要的陈设就是钢琴。在钢琴上一只泰迪熊的俯瞰下,牛牛每天早晨都要先弹一两支肖邦练习曲热身, 然后展开小手,弹奏李斯特的《鬼火》或巴拉基列夫的《伊斯拉美》,这是连老练的名家也望而生畏的超难曲目。在弹奏李斯 特改编自瓦格纳的作品《爱之死》时,他用热烈的抒情和一种离奇的洞察力,演绎着这些狂想曲乐句。

  对于中国新出现的中产阶级而言,钢琴代表着名望。由于独生子女政策还在实行,很多人仍然热衷于制造神童。一般 情况下,中国孩子3岁开始学习钢琴,8岁掌握肖邦练习曲,15岁掌握勃拉姆斯和拉赫曼尼诺夫的曲目。那些考不上中国13 所音乐学院的孩子,就会进入数目不断壮大的私立学校。

  鉴于40年前中国还禁止学习西方古典音乐,今天中国人对钢琴如此感兴趣可谓一个不小的成就。在“文革”期间, 钢琴演奏家通常只准弹奏钢琴协奏曲《黄河》。那些20世纪30年代在苏联影响下接受训练的钢琴家,则被送到农村接受再 教育。

  1978年,周广仁在北京举行的一场划时代独奏会,开启了闸门。由于苏联不再是盟友,乐器演奏家涌向了欧美音 乐学院,其中很多人还留在了那里。随着钢琴演奏在全国范围内的复兴,又有很多人回国,加入但昭义等“国产教授”的行列 。但昭义是李云迪在深圳的老师。

  不过,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陈宏宽指出,事实证明,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很难解决,比如学生对音乐理论 的掌握比较薄弱。而且,他也认为,个性常常很不明显。陈宏宽说:“我们可以把这个看成是中国的问题,我指的是那种宁愿 随大流、不愿意表达个人观点的天性。”很多中国人把学音乐当成是一个纯技术问题。

  (::英国《金融时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