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向上走,向下走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9日14:39 新世纪周刊
-本刊记者 / 冒安林 一个叫“中产”的群体正在产生分化,有的向上即将站在富人阶层的门里或者门边,有的则向下将要被“中产”所淘汰抛弃 “等到同事经常向我借钱,我才意识到自己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富人了。”胡凯,28岁,神龙汽车东风标致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的确,如果将胡凯在北京拥有的两套房产折现,他拥有的不动产价值已经超过200万元。 而与胡凯同岁的朋友吴欣,现在的感觉却大不相同:“我现在才意识到,我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穷人。胡凯可以购买5000块钱的专业耳机,而我只能买个飞利浦的耳塞。他买3000多块的XBOX游戏机时,我连MP3都转卖给了别人。” 2001年,胡凯和吴欣同年从大学毕业,2002年两人相识。2003年时,他们两个的收入相当,按照国家统计局把中产家庭定义为年收入为6~50万元的标准,他俩都属中产。 而四年后,一个跨进“富人”行列,而另一个则距离中产生活越来越远。 “时势造英雄”,这句话放在他们身上一样适合。正是中国经济这几年发展中的复杂与变化,导致了这对朋友的人生轨迹发生向上或者向下的逆转。 几乎平等的起步 吴欣的投资之路,比胡凯要早。 2003年,北京房地产业刚刚从“非典”时期的冷淡中复苏。2003年12月28日这一天,吴欣在通州区果园环岛附近按揭购买了一套80平米的两居室。当时通州的房价还属于起步阶段,吴欣购买的这套高层住宅,每平方米2800元。 2004年,北京市商品住宅期房预售平均价格上涨了389元,达到了每平米5642元,涨幅达到了7.4%,但还属于可以承受的合理范围。 吴欣的房子升值了,而这时,胡凯的收入还躺在银行里。2004底,胡凯意识到与其等待银行的那点利息,不如做些投资。 但此时,房地产市场已经是风声鹤唳,政府开始对日益高涨的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2004 年3月的“831大限”和2004年10月29日、2005年3月17日央行对商业贷款的两次加息措施,都加重了房地产市场的紧张气息。当2005年3月30日国务院出台“国八条”之后,市场悲观态度一时间占据主流。 不过胡凯还是很坚决:“虽然很多人都觉得那时候房价的走势可能要变,但我却坚持认为,‘趋势一旦形成,短期不可逆转’的经济规律是成立的。我断定房价的上涨趋势是刚刚起步,不会那么快就终止。” 他经过细心筛选,选择了位于东四环外的一个小楼盘——“中水金海”。 买或者卖,命运的转折 就在胡凯下大定(金)的时候,吴欣却想到了卖房。 以2800的价格买入的房子,2004年底上涨到了3800元,到2005年上半年的时候,价格更是突破4000元。吴欣有些心慌了。他觉得,房价的最高顶点已经出现,由于宏观经济动向和舆论的影响,房价是不可能再向上攀升了。他选择了将房子“火线出手”。 现在来看,那当然是一个错误的投资决定。但由于国家宏观调控的逐步加强,无论是买房者还是卖房者,当时都陷入了犹豫不决的观望期,连二手房买卖也陷入低潮。经过两个月的看房和讨价还价,吴欣的房子才售出。 就在办理房屋产权手续的过程中,2005年5月11日,建设部、国家税务总局等七部门又出台了《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对“购房不足2年转卖者”征收5%的全额营业税,结果,吴欣为此又额外付出了1万多元的营业税。虽然房价上涨了40%,但由于各项税费的支出,吴欣投资房产最后获得的收益不到10万元。 拿到房款后,吴欣发现用这些钱,已经无法买到原先卖出的那样的房子了,房价依然在涨。 2005年和2006年,是北京市房价持续上涨的快速通道期。2005年北京商品住宅期房预售平均价格比2004年上涨了19.2%,2006年又比2005年上涨了接近20%。 到2007初,胡凯那套以每平米4000多元价格购买的房产,价格已经上涨到了每平米9000元。按这个价格计算,胡凯拥有的这套102平米的房子已经价值百万元。 “其实我对这么高的涨幅也感到吃惊,我原来的预期是能在2008年上涨到7000元每平米就已经很不错了。”胡凯说,“经济很多时候并没有办法去准确预测走势,但尽力做好一切准备,总是对的。” 在房价高涨的几年时间内,拥有多少房子成为中产分化的重要标签。拥有房产越多便拥有更多向上的力量。而满足于居住功能,拥有一处房子或者租房生活的中等收入者,迅速被中产队伍抛弃了。 理财,真正的分水岭 2004年底,吴欣的母亲打来电话,说吴欣的哥哥马上要结婚,因为要筹备婚房、装修和购买家电、举办酒席,希望吴欣能资助一点。恰好这时,信用卡销售人员找到了吴欣:“因为您工作的写字楼,属于银行认定的A级写字楼,所以您只要提供名片就能成功申办信用卡,不需要担保,也没有抵押。” 在提供了自己的住宅产权证和工资收入证明之后,吴欣成功申办了一张额度为2万的信用卡金卡。他用这张卡购买了钻戒、项链和耳环等奢侈品,作为结婚礼物送给了哥哥。随后又申办了几张别的银行的信用卡。很快,他加入了“卡奴”行列,总在为还信用卡单付利息。 “当我发觉不对劲的时候,手上居然有四家银行的信用卡,额度超过了5万元,欠款也超过2万元,2万多的欠款,我根本无法一次性还清,只能慢慢偿还,这样一个月光利息支出就四五百元。还了旧钱又借新款,忽然发现信用卡很难还清了。” 最近几年,各家银行为了能迅速占领信用卡市场,采取了“扫楼”式的推销方式,以写字楼、企业单位为整体,往往一下子就能办几百张上千张信用卡。“截至2006年底,商业银行累计发行信用卡总量已达4958万张,较2005年增长22.75%。”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谢众说。 很多中等收入者为了消费办理信用卡,又为了透支不断支付利息,陷入恶性循环。 “我那时候从来不用信用卡。一是我的经济状况比吴欣好,我是独生子女没有家庭负担;二是我尽可能量入为出,在资金原始积累期,减少不必要的支出是非常重要的。”胡凯的理财观念与吴欣大相径庭。 为了尽快偿还房屋贷款,胡凯将投资理念运用到了极致。每个月的工资刚发下来,他都去购买可随时赎回的货币基金,并且在还房贷的前一天才赎回。 “我理财的出发点是保证我能按时偿还房贷,所以风险较低而购买灵活的货币式基金,远比证券类基金更适合我。”胡凯说,“这种投资方式虽然收益不大,但长期下来,还是可以抵去一部分生活费用支出的。”这样坚持到2006年年底,他已还清了全部房屋贷款。 长期的存款负利率、高涨的物价指数和轮番上扬的资本价格,是造成最近两年来资产急剧分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否拥有良好的投资理财意识,也成为人们能否在资产狂潮中站稳脚跟的根本。尤其是2006、2007两年中,中国经历了一次地产、股市的大幅上涨期,房地产价格以百分之十几的高速度一路奋进,股市也从1000多点一路上扬到6000点。买房之外,理财变得很迫切,2006年的股市培养出了一批千万富翁,别的理财产品也是如此。 逆势行舟,不进则退。理财与否、如何,成为中产的分水岭。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