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民间环保组织应是政府治理环境的同盟军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6日07:09 中国经济周刊
环保民间组织也需要经营 对于陆续取得的成功以及日益壮大的影响,环保民间组织们在激动的同时,也理性地剖析了成因。 “我觉得节能减排是26度行动得以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北京地球村项目官员张凯说。在他看来,这个在2003年电荒背景下产生的节能倡导项目,契合了当前的社会形势,即近几年来国家的能源及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不然也不可能在3年时间内顺利实现。 除“天时”外,在具体行动过程中,环保民间组织们也在积极探索利用媒体宣传的合力。“站在媒体的角度来考虑,这个活动是不是有利于媒体的推广,这样的话我们会得到一些媒体的关注和报告。” 尽管2005年之后,环保民间组织在数量上并没有大的变化,但是在行动过程中,却加强了合作。以“26度行动”为代表,环保民间组织从独自行动走向了联合行动,从个别地区行动扩大为多城市联动。 2005年,自然之友等15家环保民间组织联合汽车俱乐部在京发起了“每月少开一天车”活动;2007年,“每月少开一天车”活动扩展到深圳、武汉等20多个城市;深圳市还将此内容写进了《市民生态公约》。 2007年7月28日,由北京地球村、中华环保联合会等50家环保民间组织发起的以倡导低能耗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为核心的“节能20%公民行动”启动,并先后在北京、天津等16个省市和香港地区进行了不同主题的活动。 即便是韦东英这样独立从事当地河流保护工作的个人,也开始向其他环保民间组织发出“求救”信号。据韦东英介绍,就钱塘江边的水污染问题,她已经和北京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有过沟通,而马军也答应今年会去考察钱塘江畔的企业污染状况。韦东英希望借助比较有影响力的马军的“水污染地图”对当地的污染企业起到震慑作用。 而扎根社区争取“中产”支持也成为了环保民间组织下一步探索的方向。 在“自然之友”原总干事薛野看来,新富裕起来的“中产”们更有能力去争取自己的环境权益,也更有机会引起媒体和社会的关注。今年厦门PX项目叫停、太湖蓝藻爆发、北京六里屯垃圾焚烧厂叫停等几起大的环境事件都表明,中国的“中产”已经从沉默的大多数中站了起来。然而在这几起事件中,环保民间组织的声音却并不大。 “从这点来看,环保民间组织应该更扎根于社区,扎根于民众,成为他们的维权支持者。”清华大学NGO研究所副所长贾西津说。而回顾这几起环保事件,特别是厦门PX事件,中科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赵玉芬带头向全国政协递交了叫停PX项目的提案,提案得到包括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沈士团等人的支持,专家的力量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贾西津认为,加强与专家的合作,尤其是有社会影响力的专家合作,也应成为环保民间组织今后发展的主要工作之一。 此外,对于环保民间组织来说,身份和钱都是个大问题。 “因为政策的限制,现在想要注册NGO几乎不可能”,清华大学当代国情研究中心李(木盾)教授说,据他了解,很多环保民间组织是以企业的形式来注册的,但由于从事的又是公益活动,无法盈利,因而很多环保民间组织生存得非常窘困。中华环保联合会2006年初的统计显示,我国环保民间组织现有从业人员总数达22.4万人,其中全职人员6.9万,兼职人员15.5万;6成的环保民间组织没有专用办公室,7成以上的环保民间组织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很多从业人员不领工资,领工资的整体收入也处于当地平均工资线下。 在此次环保民间组织年会上,一些组织的负责人表示,自己有很好的项目,可是因为没钱启动不起来,或继续不下去。某大学生社团的负责人说:“学生拉赞助好难,请给我支支招吧。”除了申请资金、接受捐助外,绝大多数的环保民间组织目前都还在依靠个人及会员的力量在维系,很多人甚至为此贴上了全部家当。 但阿拉善SEE协会秘书长杨鹏等大型环保民间组织代表却感慨说,因为找不到合适的项目,协会有钱花不出去。据杨鹏介绍,由企业家们发起成立的阿拉善SEE协会有几千万的资金,他们也很希望将这些资金用于支持小的环保民间组织的发展,但是这些组织首先应该“把事做好”,并且是“非对抗性”的。 环保民间组织是否应该拉赞助?能否造血?如何与企业进行合作?在为期两天的环保民间组织年会中,如何加强民间组织的筹资能力成为与会者探讨的热门话题之一。 长期关注并支持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的环保总局宣教中心副主任贾峰表示:环保民间组织也需要经营,当然,经营管理并不意味着要变成营利单位,而是要保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如果自己的日子都不能维持,你又该如何告诉他人怎么走绿色发展道路? “环保民间组织应是政府的同盟军” 尽管还面临着许多困难,但对于自己的倡导和未来,环保民间组织们显得很有底气。 与会者认为,环保民间组织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尤其是在政府决策时可以很好地将群众意见进行反馈。对此,环保总局副局长周建表示,“环保民间组织代表群众日益增长的环境权益需求”。 在此次环保民间组织年会上,周建代表环保总局做了最新的环境形势报告,并表示“作为国家环境保护的主管部门,我们将积极支持和引导环保民间组织健康发展”。 据周建介绍,在鼓励群众参与环境保护基本原则不变的情况下,下一步环保总局还将加强环境信息公开,推进环境决策民主化,进一步明确规范公众参与的具体条件、具体方式、具体程序,为公众参与环保创造更好的条件。 此外,周健还表示,环保总局还将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逐步扩大诉讼主体范围,将公众日益增长的权益需求纳入规范有序的管理,以通过社会力量对环境污染行为实施治理,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 在支持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的同时,周建也强调了民间组织维权一定要合法,“环保民间组织应是政府的同盟军”。《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叶静北京报道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