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人摆脱收养孩子的羞耻感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8日11:45 青年参考
作者CalumMacLeod 编译邢涛
王凌(音译)与丈夫上月收养了一名刚出生的婴儿。就算是新生儿,他看起来也是出奇地能睡,所以在给他取一个合 适的名字前,他们暂且叫他“小懒猪”。 32岁的王凌是四川省西部的一名教师,丈夫是一名技术人员。得知王凌不能怀孕后,他们打算收养一个小孩。她说 ,收养的过程令人灰心丧气,因为“每当我在孤儿院找到一个合适的孩子,总是有很多人排在我前面”。 一些网站把想收养孩子的家庭,和声称有可收养的孩子的中间人联系起来。今年5月,王凌夫妇就在这样的网站上发 了消息,王凌还让朋友们帮忙四处打听。 9月,一个朋友把王凌介绍给一个农村家庭,这家几周后将生个男孩。这家人在生了第二个儿子后,为躲避违反计划 生育政策的惩罚,已经从一个村搬到另一个村。他们希望第三个儿子被收养。 想在中国领养孩子的美国人要填写堆积如山的文件,还得等两三年。如果考虑到交通费用和交给孤儿院、中国政府、 收养机构和美国移民机构的各种费用,他们得支出约2万美元。 王凌无需通过强制性的“家庭学习”来决定她和丈夫是否适合当父母,社会工作者也不会对他们进行后续家访。王凌 夫妇需要约两个月的时间填写文件,他们给了“小懒猪”亲生父母约2000元人民币的“营养费”。 中国官员和美国收养机构都对有关中国夫妇收养儿童的规定执行得比较宽松感到担心。中国政府承认,有些中国人几 个星期后又把孩子送回孤儿院。 设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国际中国儿童收养中心的创办者之一乔舒亚·钟说,不规范的标准意味着,一些准父母“就像 在菜市场买菜一样挑选孩子——他健康、她漂亮、她不爱哭。” 中国民政部一名负责领养的官员王宿英(音译)说,监管收养问题的民政部,正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她说:“目前 存在这种不良行为,但这不是普遍现象。”她还说,中国已经开始尝试家庭学习和社会工作者家访的计划。 如果说规定和开支对于中国夫妇来说不是障碍,旧观念却是一大障碍。王宿英说:“10年前,收养孩子的家庭都掩 盖事实。现在情况虽然没被彻底改变,但是社会更开放,觉得必须有个亲生儿子延续姓氏的人少了。”“小懒猪”的养母王凌 说,她的公公反对收养,但是其他亲戚都支持。 一名北京出版商去年收养了一个女儿。她说,最终她克服了中国人传统上对收养孩子的羞耻感,她觉得没什么大不了 。这名出版商回忆,她遇到许多到中国收养孩子的外国人。她说,“看到带着中国婴儿在机场走过的国外收养团,他们的爱心 鼓舞了我。” (::《今日美国》报)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