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滑落的百年隐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1日18:19 新世纪周刊

  -傅国涌

  作为民国初年政党政治最主要的倡导者和先行者之一,宋教仁的早逝让中国夭折了一位政治家

  宋教仁是20世纪初中国政治史上一颗耀眼流星,他真正显露出过人的政治才干,还是在中华民国诞生前夕南京的几 次斡旋活动。江浙联军攻克南京前夕,内部就矛盾重重。南京攻下后,在林述庆、徐绍桢、程德全等人之间,谁当江苏都督的 问题一时难以解决,他赶到南京调停,成功说服手握兵权的林、徐二人,史称“金陵夺印”。不久,江浙联军军官聚众闹事, 迫使各省代表会将原来选举的结果(黄兴为大元帅,黎元洪为副元帅)倒置,重选黎元洪为元帅。拥护黄兴的人,要逮捕闹事 军官,惩办改选代表。南京,又一次笼罩在一片火并的阴影中,也亏得他从中斡旋,一天乌云才得以散开。宋教仁居住的一个 湖南同乡的龙公馆,一时成为南京的枢纽机关,内部有意见,到这里交换。外来的消息,也从这里探听。

  当时,大名鼎鼎的革命文豪章太炎发表宣言称,“总理莫宜于宋教仁”,认为孙中山长于议论,是元老之才。建置内 阁,宋教仁最适合当宰辅。正好宋倡导责任内阁制,所以舆论纷纷指责他自己要当总理,才会有这样的主张。这完全是误解, 武昌起义爆发前,居正从湖北赶到上海,敦请宋教仁等前往主持,种种原因没有成行,导致革命后从床底下拉出黎元洪当了大 都督。对此,他后悔莫及。他之所以极力主张责任内阁制,就是为了保障民国大权不落在旧官僚、旧军阀手里。有了内阁制, 即使不是革命派做总统,也不至于局面失控。

  民国之初,他风头十足,见解超于常人,也因此招来各种误解,其中有两次被女革命者或围堵或骂殴,连南京临时政 府的成立大典都未能参加,那天,他和居正刚要出门,被女子北伐队长林宗雪带领一群女兵挡住,林按剑说:“我们来此不要 怕,只是要求女子参政权,必须宋先生答应。”宋说:“大总统今天就职,你们不去排班护卫,已经失礼,向我要求,更是无 理取闹。”好不容易说得她们一哄而散,就职典礼却已结束。

  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他是中心人物。1912年8月25日,在北京湖广会馆召开成立大会,曾经目睹此事的梁漱 溟回忆,当宣读党章将要通过时,因为规定不收女党员,同盟会的女同志唐群英、沈佩真等起来质问、辱骂,甚至直奔台上向 宋教仁寻殴。台下也有多人鼓噪。虽然有不少维持大局的人尽力劝阻,形势还是岌岌可危。幸得刚刚抵达北京的孙中山临场讲 话,才使秩序得到控制,孙讲话将完,张继等人就请他继续讲下去,不要停下,拖了几个小时。等到把选票收齐,天已擦黑。

  国民党是由同盟会与统一共和党、国民公党、国民共进会、共和实进会联合组成的。当时政党林立,清朝垮台之后, 几乎一夜之间出现了300个以上的政治团体,五花八门,令人目不暇接。但真正在政治上有影响的无非是国民党与共和党、 统一党、民主党(联合组成进步党)这几个,其他的不过昙花一现。宋教仁是此次组党的原动力,没有他敏捷的政治手腕就不 可能有这种政党的大化合。这是革命党向普通政党的一次转型,也是为了造成宪政国家第一大党所做的改组。他的目的就是想 造成两大政党分庭抗礼、轮流执政的格局。在第一次国会选举中国民党大获全胜,他的政治天赋、才干、谋略都显露无遗,他 也因此遭来杀身之祸,1913年倒在暗杀的枪口下。

  在他殉难之后,政敌梁启超的悼念文章中称他“最有政治家风度”。张謇的挽联中说,在他死后,再求一个能调停南 北的鲁仲连已不可得。有史家评价他的一生,也并非没有弱点,一是年事太浅(虚龄只活了32岁),入世不深,对旧人物的 估价太低;二是锋芒太露,易招人忌;三是以为一部《临时约法》、一个国会的多数党,即可制袁世凯的死命,不免书生之见 ;四、政治欲望太强,望治的心理太切,不惜以身相殉,还不知子弹从何而来。在我看来,这四条弱点,不尽全是弱点。如果 有错,错的也决不是他。流星滑落,山河失色,百年隐痛,今犹追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