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锡宁求索后3000亿时代:用公共服务增生内需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1日00:54 浙江在线

  苏锡宁求索“后3000亿时代”:用公共服务增生内需

  任绍敏

  张颢瀚分析说,人均GDP达到7000美元的城市,如苏州、无锡等,完全有能力吸引服务产业、高科技产业,这些产业效益高,污染少,耗费能源少,比较优势很明显

  苏州、无锡之后,GDP 3000亿俱乐部中,江苏又将增加一位新成员——南京。而人均GDP普遍超过7000美元的苏南地区,产业转型成加速之势。

  “苏南地区实际上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产业转型、优化、提升是必然的,再加上政府的重视,产业转型指日可待。”江苏省社科院副院长张颢瀚对《第一财经日报》说。

  南京入围

  南京2006年的GDP是2700多亿元,根据目前10%以上的增长速度,预计2007年突破3000亿GDP关口成为定局。

  张颢瀚说,南京GDP总体规模大了,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会提升。100个1亿元的企业不如一个100亿的跨国公司竞争力强,道理是一样的。而GDP规模上去了,投资环境会优化,政府可以拿出财力投资在科技上,改善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城市的综合环境会提升”。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志彪教授则认为,南京跨入3000亿门槛的意义,与苏州和无锡有本质的不同,后者是以制造业为中心的城市,达到3000亿,意味着它们已成为规模中等的国际制造基地。

  而这些年南京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比较快,占GDP的比重也不断上升。南京跨入3000亿门槛,现代服务业的贡献会越来越大。由于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中枢神经地位,预示着南京将成为长三角北端极其重要的中心城市。

  环境压力

  包括苏州、无锡、南京在内的众多城市经济总量在持续扩张,但是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发展的矛盾就必然更加突出。

  温家宝总理曾在江苏召开了“三湖”治理大会,江苏对“苏南模式”进行了彻底反思,并随之出台了一系列带有创新意义的重大政策和制度。如水质交接制、上下游和行政区之间生态补偿、有偿排污、不惜代价关闭“三高”企业等。

  张颢瀚说,江苏省今年关闭的中小污染企业将超过1000家。

  江苏省委党校教授刘长江更是大声疾呼:苏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应该让位于环境保护——跨越“环保优先”,做“环保第一”。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是摆在苏锡宁面前共同的课题。

  在项目审核上,苏南各市环保部门过去经常面对的“批条风”、“说情风”大大减少,环保“一票否决”制显现威力。苏州市副市长谭颖说,环保门槛逼出了产业结构升级。目前苏州地区高技术、高效益、低污染、低能耗的“两高两低”工业呈快速增多趋势。绿色招商、链式发展,已经成为苏南招商引资的新标准。

  张颢瀚和刘志彪都对地方官员环境问责制寄予厚望,张颢瀚认为环保问责制是比较刚性的制度,江苏明确采用这一制度,可以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政绩考核导向变了,引导地方官员去采取正确行动。”

  加快转型

  进入3000亿门槛之后的城市,如何保持增长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刘志彪对本报记者表示,主要是在发展中注重结构调整,要向结构调整要效益和速度,而不能仅仅依靠新的大量的增量投资。

  事实上,江苏已经加快了转型的步伐。张颢瀚在最近召开的江苏省形势分析会上注意到,江苏今年高污染、高能耗项目投资率明显降低,前两年冶金、化工增速在30%以上,今年只有百分之十几,而且高科技、服务业项目增长迅速。

  “没想到会这么快。科学发展观、转变结构,提高产业质量,看来在长三角贯彻得不错。前年大家还在议论,觉得很难扭转。2007年已经开始转向,苏浙沪都在下决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江苏也将产业结构转型作为重中之重。”张颢瀚说。

  张颢瀚预计,高污染、高能耗项目今后将无立足之地,尤其是苏南地区,更要鼓励大项目、高科技项目,集约程度高,占用土地空间比较小。

  “在地方可利用的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投资规模挂钩的体制安排中,如果我们断言高污染、高能耗项目在长三角已经没有了立足之地,还为时过早,”刘志彪认为,“如果我们可以成功地把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为区域内的公共服务,那么就能内生地而不是外生地解决这个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都市圈发展与管理研究中心博士后吴晓隽认为,长三角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迫在眉睫,水环境的治理和保护要求长三角限制高耗水、高污染型项目的上马,调整产业结构应该是长三角未来必须要作出的“量水而行”的选择。

  张颢瀚分析说,人均GDP达到7000美元的城市,如苏州、无锡等,完全有能力吸引服务产业、高科技产业,这些产业效益高,污染少,耗费能源少,比较优势很明显。

  而吸引高科技、高端服务业项目,苏浙沪都在加大引资力度,竞争亦相当激烈。张颢瀚认为,没有竞争,就没有长三角的发展,总体上利大于弊。长三角招商引资竞争是最激烈的,但也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区域。长三角对于服务业、高科技项目的竞争同样会优化环境。

  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发改委长三角地区区域规划综合组专家陈建军告诉《第一财经日报》,长三角最大的问题是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调整,长三角如何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过渡到高新技术、第三产业,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008年一个关键问题是怎样将资本、储蓄转化为投资,怎样用投资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这是一个新的课题。”陈建军说。

  陈建军建议,加快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可以促进中低收入的消费,这可能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一大亮点。另一方面,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地铁、城际轨道等,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加速要素、产品的流动,也会拉动经济增长。

  2008,宏观调控下长三角理性投资

  任绍敏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封顶,杭州湾跨海大桥主航道桥合龙,申苏浙皖高速公路即将开通……2007年,在一系列巨额投资项目支撑下,长三角整体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国家统计局12月26日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了各地区城镇投资情况,今年1~11月,上海3627.98亿元,江苏8058.50亿元,浙江5023.37亿元。沪、苏、浙前11月投资占全国比重分别是3.6%、8.0%、5.0%,而去年同期这一比重分别为4.1%、8.2%、5.7%,比重有所下降。

  增长主推手

  长三角高速增长原先主要靠政府投资拉动,而现在正发生微妙变化。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志彪教授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近年长三角高速增长主要是靠FDI大量涌入拉动,与以前主要靠地方政府投资拉动的增长方式有重要区别。

  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建军说,整个中国还处于投资拉动阶段,长三角也不例外,投资上不去,增长上不去。

  陈建军举例说,浙江近些年增长排名靠后,原因就是投资力度在下降。绝对额在上升,但相对额在下降。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几大因素——消费、投资、政府开支、出口中,投资占较大比重。“短期内主要靠投资拉动增长趋势不会有太大变化。”陈建军说。

  除了投资,长三角经济增长还有市场、高科技等多种因素起作用。江苏省社科院副院长张颢瀚认为:“从财政收入、银行利税、海关税收等来看,长三角对国家贡献最大,光靠投资不可能取得这么多综合效应。”

  长三角对投资的吸引力来自其综合优势,一是区位优势,二是都市圈优势,三是产业基础优势,国外企业来了需要产业配套,形成综合生产能力。此外,还有科技优势、人文优势、长三角劳动力的素质相对较高。

  在张颢瀚看来,长三角市场发育程度与珠三角差不多,而与环渤海相比,市场机制、市场体制、市场规则、市场活力都更有优势。而人文优势、管理优势、劳动力素质在三大经济圈中是中国最好的。

  2008热点仍在服务业

  2008年以及今后长三角增长动力何在?

  刘志彪的看法是需要依靠多种动力,除了FDI之外,还需要现代服务业拉动,因为现代服务业是知识资本、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密集的行业,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依靠技术进步来拉动经济增长。

  对于明年政府换届将会形成投资高潮的说法,刘志彪认为是经验之谈。在长三角地区日益市场化和全球化的今天,地方政府的投资已经主要收缩到对公共基础设施。

  竞争性领域的投资,其主体是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在银根和地根紧缩的2008年,形成又一轮投资高潮的可能性不大。即使有投资的热潮,也是企业对市场的正常反应。”

  刘志彪预计,明年投资主要会流向四大领域,一是现代服务业;二是与国内消费升级有关的行业;三是先进制造业,特别是重装备工业;四是与人民币升值有关的行业,如金融地产。张颢瀚也认为明年投资会重点流向高科技、服务业项目。

  作为无锡市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的红豆国际广场预计明年整体结构封顶,由红豆集团投资10多亿元打造,高248米,成为无锡第一高楼。投资这一项目的红豆集团总裁周海江表示,看好服务业在无锡的发展,他期待“一流的升值空间”。

  民间投资尚在十字路口

  包括红豆国际广场在内的服务类项目,投资均来自民间。

  浙江民间资本的存量在不断加大,陈建军认为,2008年怎样将资本、储蓄转化为投资,怎样用投资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对于民间资本来说是新的课题。国家从宏观上控制投资,而民间对未来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也会做出反应,可能持保守态度。

  陈建军分析说,一方面民间投资空间比较小,人们会选择投资于股票、楼市;另一方面,城市发展、城市基础设施,仍然需要很大投资,地铁、轨道交通、城际轨道交通,还很难将民间资本化为公共资本。

  面临产业加速转型的长三角有系列难题需要解决,按照一般的产业发展规律,劳动密集型产业下一步就是重化工业、高新技术,但发展重化工业会遇到环境瓶颈,发展高新技术会遇到技术瓶颈。

  “民间资本往这两个领域投资遇到环境、技术壁垒,当民间资本投资无门之时,可能又会转向房地产、楼市。”陈建军不无担心,因为楼市的风险已经很大了。

  浙江“3000亿俱乐部”添丁民营经济发展“又好又快”

  宗新建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2007年,宁波有望成为继杭州之后,浙江省内GDP过3000亿元的地市之一。

  根据浙江省统计局的最新统计数据,2007年前三季度,宁波市GDP为2412.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14.9%,如果按照这一增长速度,2007年全年,宁波市GDP将会达到3200亿元以上,从而一跃成为浙江省第二个GDP过3000亿元的地市。

  2006年,宁波市GDP为2684.49亿元。

  数据同时显示,杭州全年GDP目标将逼近4000亿元——早在2006年,杭州市GDP就达到了3440.99亿元,成为浙江省第一个GDP超过3000亿元的地市。

  “速度并不重要,关键在于经济发展的质量,对于经济发展速度一直领先于全国的民营大省浙江来说,经济的发展既要快也要好。”长期研究浙江民营经济走向的浙江大学EMBA中心主任范晓屏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投资与服务业双引擎

  “浙江各地市之所以能保持10%以上的GDP增速,与近几年投资的不断回暖不无关系。”范晓屏在分析了近几年浙江的经济数据后,作出以上分析。

  以宁波为例,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2007年1~11月,宁波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47.8亿元,同比增长4%,创下今年以来的最高增幅。

  包括杭州、宁波在内,浙江经济列车曾一度“高歌猛进”,其中工业经济贡献居功至伟。但在宏观调控的背景下,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出现工业生产、投资和效益增长“三回落”现象,浙江一度成为全国回落时间早、速度快、程度深的少数省份之一。

  同时,更让浙江无法自安的是,由于该省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其所仰仗的“浙江模式”因高速增长后的不平稳运行被指“面临危机”。

  2005年、2006年,浙江多个部门联手发力,以有形之手推动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随着一系列实质性举措的推出,浙江工业企业面临的困境开始得到解决,2005年下半年出现‘三回升’局面。”浙江省经贸委人士日前表示,2006年以来,该省工业经济增长回升的格局更是进一步明朗,主要工业经济指标尤其是效益指标不断趋好,并最终形成平稳运行的较高增长平台。

  与投资提速拉动经济增长相一致的是,服务业也成为拉动杭州、宁波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数据显示,2006年杭州市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500亿元,达1552.07亿元,比2005年增加254.57亿元,净增量相当于1994年一年的服务业总量,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7.3%。

  “杭州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近年来提升很快,2006年达到45.1%,创历史新高,与工业增加值占GDP 45.3%的比重相比较,仅低0.2个百分点,旗鼓相当。”范晓屏表示,这说明杭州、宁波的经济增长方式正日益呈良性发展。

  “经过三年多特别是去年以来的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浙江省工业经济已由本轮经济增长周期的高速扩张期进入平稳运行期,杭州、宁波表现尤为抢眼,其经济发展又快又稳。”范晓屏说。

  内生的私营经济活力

  杭州、宁波,包括浙江3000亿元GDP候补梯队的温州、绍兴等,毫无疑问,云集在杭州湾的这个城市群堪称中国私营经济的模本。

  今年9月7日,《福布斯》中文版揭晓了其广受关注的年度重磅榜单——“2007中国内地最佳商业城市”。凭借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提升和产业转移获得的块状经济的突破,杭州再次折桂,这已经是杭州第四次位列榜首,宁波则排名第八。

  “基于传统行业应用而滋生的信息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有着同样理想的城市的楷模……更为可贵的是,民营资本和外商投资对这两个城市(另一城市指江苏无锡)支柱产业的渗透超过70%。”《福布斯》这样评论位于榜首的杭州。

  除信息技术产业外,已在杭州连续举办三届的中国国际动漫节,更是带动了杭州动漫行业的异军突起。

  业内人士预计,迄今为止,已经投入或打算投入杭州动漫产业的民营资本和海外资本总和将超过100亿元人民币,由此带动的相关延伸产业的投资将超过300亿元人民币。

  杭州、宁波的私营经济活力有目共睹。浙江省工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浙江全省有私营企业43.12万家,投资者97.72万人,雇工616.17万人,注册资金7827.08亿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1.79%、9.83%、29.67%、27.31%;个体工商户178.07万户、从业人员372.93万人、注册资金647.42亿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0.64%、7.01%、11.46%。

  而几乎在上述所有指标中,杭州、宁波都位居前列,并遥遥领先于该省其他城市。

  浙江省政府经济建设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姚先国曾经评价说,杭州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内生的民营经济活力。如今的杭州、宁波、以至绍兴等,在国人眼里,不再仅仅是一个旅游名城,更多的印象来自于其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

  “杭州、宁波创业环境较好,因此成就了许多著名的企业家和大企业,如鲁冠球、马云,万向集团、阿里巴巴、雅戈尔等等,正是他们的存在,一起构成了杭州、宁波的内生活力,也使得他们成为中国民营经济的范本。”范晓屏说。(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