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振兴:有一种大爱叫忠诚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7日11:33 燕赵都市报

  本报记者栗占勇

  河北是忠义之乡,一代代“荆轲”们构建起燕赵风骨,影响着燕赵大地的风尚,使舍生取义成为了河北人的精神底色 。面对生与死、得与失、小家与大家,安振兴都选择了大义,将人生的砝码投向工作,这种忠诚,无疑是燕赵风骨的一个内涵 。

  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河北是忠义之乡,舍生取义是河北人的精神底色。安振兴用53岁的短暂生命,写完自己 人生的传奇,写就一种人世间的大爱。这种大爱的名字就是忠诚,一种不同寻常的大义。

  -你太累了、太累了,安息吧

  安振兴,生前是石家庄市公安局高新技术开发区分局局长,2007年9月25日因病去世,年仅53岁。

  因病去世,是安振兴生命的句号,却不是他人生的总结与概括。安振兴的传奇生前就已流传。他清理民警饭店欠账, 加强单位的小食堂建设;他对民警实行每天两点名制度,自己身先士卒昼夜盯在工作岗位上;他与身绑炸药的歹徒近距离斗智 斗勇,下到70米深的井底营救遇难矿工;他自己的父亲住院不能守候,民警的亲人去世却带病驱车20多公里探望……“安 局长,你太累了、太累了,安息吧!”安振兴去世后,民警举起这样一幅挽幛。许多人说,安振兴是累死的。生病前他不知什 么叫累,不知什么叫危险。“胃部”疼了一年多,他一直没到大医院查一下。查出癌症后,他做完手术就回去上班,还亲自处 理群体性事件。几次做手术,他都不让单位民警陪床照顾。去世前,他没讲一句关于家庭的话,没有对后事做一点安排,说的 全是工作,甚至他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都是:“快,给我拿衣服,市里还要开会!”

  2007年9月25日,年仅53岁的安振兴因病去世。许多人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那个身高一米八、体格健壮 的安振兴竟然就这么离去了。

  听说安振兴病逝了,老上访户郝国祥泣不成声:“安局长帮我解决了问题,没要过我任何东西,哪怕是火柴棍那么小 的东西。可他帮我搬过砖,割过麦子,给过我衣服。他把我的心给掏走了呀!”北庄村的14岁女孩任晓瑶哭得也很伤心,从 2003年就开始,“安伯伯”就资助她上学,逢年过节还带着家人看望她,以后她再也吃不到“安伯伯”送的月饼了……

  安振兴病逝,为什么那么多群众、民警泪流满面?有人说,这显示出安振兴的人格魅力;有人说,这反映出安振兴的 工作方法。而在这些的背后,是安振兴的超常付出,是他对公安工作的极度负责,是对公安事业的无限忠诚。

  -用善和温暖感染每个人

  翻阅安振兴的从警历史,他25年换了5个岗位,在他的领导下,矿区公安分局从落后变先进,4次被评为优秀公安 局;开发区公安分局连续3年评为优秀公安局,民主评议从全区落后跃升至2006年度第一,命案侦破工作保持100%, 没有了越级信访问题,没有一名民警违法违纪……安振兴有许多故事,他和他的单位有许多荣誉,而这些故事和荣誉有一个共 同的力量之源:忠诚。

  省妇联副主席常丽虹说,“安振兴是一个好领导干部,做到了党要求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所做的一切,真正是鞠躬尽 瘁,死而后已。他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好朋友,用善和温暖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每一个熟悉、了解他的人永远难忘 、终生感动。”

  河北是忠义之乡,一代代“荆轲”们构建起燕赵风骨,影响着燕赵大地的风尚,使舍生取义成为了河北人的精神底色 。面对生与死、得与失、小家与大家,安振兴都选择了大义,将人生的砝码投向工作,这种忠诚,无疑是燕赵风骨的一个内涵 。

  -安振兴该不该这样工作?

  许多人说,安振兴用忠诚感动了河北,否则他的许多故事难以解释———他在矿区公安分局工作时,几乎没休过一个 节假日,最长的一次43天没有回家。他办起案子来昼夜不睡,甚至超越生命的极限。有一次,他的孩子发烧40℃以上,邻 居帮忙送到医院,安振兴到医院看孩子没危险了,没多长时间又回去上班。他患癌症手术后,每天输完液后还坚持到单位上班 。

  有人说,安振兴作为一名警察、公安局长,非要这么累不可吗?他患癌症后为何还坚持上班呢?这不应是现代社会提 倡的工作方法。孩子病了不好好照顾,平时工作不顾及身体,这也不是现代社会所提倡的。

  对于这些问题,熟悉安振兴的同事说,作为一名警察,谁不愿意按时下班吃饭、按点睡觉休息?谁不爱惜自己的身体 ,爱护自己的亲人?可如果警力不足,社会又处于转型期,发案较多,以安振兴的性格和脾气,他能抛下工作按时下班按时回 家吗?也许,安振兴应该多拿出一点时间照顾自己和家人,这对于他的身体会有好处,甚至可避免英年早逝的悲剧。但对于这 样问题,我们应该从体制上去解决,应该多一些理解,简单地指责安振兴本人,是不合乎情理的。

  实际上,正是从这些难以理解的故事中,我们才能更清楚地观察安振兴。他是一个对事业忠诚的人,忠诚贯穿他的整 个从警生涯,使他创出不凡的业绩,同时也让他个人付出了太多。

  李飞:英雄身后,妻子悉心照顾公婆

  本报记者栗占勇

  “她真是一个好孩子呀,这是我们两口子最幸福的事情。要不是她守着,我们不知道这日子会怎么过。”提起儿媳, 李飞的父亲禁不住流下泪水。

  2005年的夏天,28岁的高速交警李飞为在疾驰的车轮下救人而牺牲,。转眼间,一个幸福的家庭塌了下来:李 飞是家里的独生子,父母已经年迈。许多邻居都说,李飞的父母以后可咋过呀,膝下连个孙子孙女也没有留下。

  一晃两年过去,近日,记者对李家进行了回访,了解到了英雄家庭的另一个感人故事。

  李飞的母亲已白发苍苍,身体不好,身患高血压、脑血栓、胆结石等好几种病,李飞的父亲也已退休多年,老两口与 儿媳吴琳一起生活在一起。李飞牺牲后,两年多来,年轻的儿媳吴琳就像亲生的女儿一样,天天陪伴在两位老人身边,用爱心 演绎着另一种感人至深的生活。

  李飞生前,他和妻子吴琳的感情非常好,小两口从没有吵过嘴。李飞的工作单位在定州,平时吴琳就在家里与公公、 婆婆一起生活,一家人相处得十分和睦。然而,两年前,晴天一声霹雳,李飞牺牲了,吴琳的痛苦可想而知,可她更担心的是 二老的身体。两年来,吴琳一直与公婆生活在一起。婆婆身体不好,吴琳下班回来就陪在婆婆身边,悉心照顾婆婆,还经常陪 着婆婆散步。婆婆的衣服都是她去买,买回来要是不合身,她就再回去换。“儿子李飞没了,这孩子(儿媳吴琳)心里也挺难 受的,可她天天守着我们老两口。她真是一个好孩子呀,这是我们两口子最幸福的事情。要不是她守着,我们不知道这日子会 怎么过。”提起儿媳,李飞的父亲禁不住流下泪水。而吴琳却说,公公婆婆待她也非常好,她怎能不好好待他们呢。

  李飞牺牲两年来,左邻右舍和李飞的单位都一直很关心李家的生活,省公安厅高速交警总队和支队、大队的民警经常 到李家,看望李飞的父母,问寒问暖,提供帮助。

  禁毒英雄群体:在历史中定格

  本报记者栗占勇

  可以告慰英灵的是,3位英雄的同事们在继续着他们生前未竟的事业,非法种植罂粟的行为大幅减少,我省吸毒人数 也呈下降趋势。

  2004年7月30日,河北省公安厅刑侦局禁毒处科长张云涛、张家口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副支队长王世平和该局刑 警支队缉毒大队队长刘鸿飞在河北丰宁一带执行航测查毒(乘飞机勘查毒品源植物罂粟然后铲除)任务时,不幸飞机失事,同 时遇难。他们中最年轻的37岁,最大的47岁。

  3位英雄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004年7月30日,留下了3个残缺的家庭。妻子失去丈夫、儿女失去父亲、父母 失去儿子……3年过去了,英雄的家人现在生活如何?

  记者在回访时获悉,刘鸿飞的女儿刘丹已继承了父亲的事业,成为张家口市公安局禁毒支队的一名禁毒民警。她知道 禁毒民警不仅辛苦,而且经常遇到危险,甚至随时可能面临生与死的考验,但她对自己的选择不后悔,愿意继续父亲未竟的事 业。刘鸿飞去世3年多来,公安部门的人经常去看望他的父母,照顾他的家人。

  禁毒英雄王世平的儿子目前在张家口市环保部门工作。父亲去世时,他才17岁,3年多来,他承受着失父之痛,陪 伴着母亲生活,已经开始以稚嫩的肩膀承担起家庭的重担。

  张云涛、王世平、刘鸿飞3名禁毒民警牺牲后,被追授“全国公安二级英模”光荣称号,被省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 他们一起被称为“7·30禁毒英雄群体”。

  我省警方在抚恤烈士的亲人的同时,继续加强禁毒工作,严厉打击吸毒贩毒行为。可以告慰英灵的是,3位英雄的同 事们在继续着他们生前未竟的事业,非法种植罂粟的行为大幅减少,我省吸毒人数也呈下降趋势。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