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白芳礼:点燃最后一截残烛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7日11:33 燕赵都市报
本报记者李敬东 白芳礼已成为一种符号,这个符号代表善良,无私,克己,利他,白芳礼老人就像一面镜子可以照见人世间最美好 最高尚的心灵与景象也可以照见我们许多人的鄙俗 “一个馒头,一碗白水,他曾如此简单生活;三百学子,35万捐款,他就这样感动中国。” 两年前,93岁的老人静静地走了,遗产清单里只有三轮车、收音机和一只小黄莺,无数活着的人在口口相传中记住 了他。至今人们依然无法忘记那蹬三轮的身影。 2005年,白芳礼当选该年度感动河北人物。 -点燃自己的“当代武训” 白芳礼,海河边上一位普通老人,人们习惯地称他“白老爷子”。他生前靠蹬三轮车赚钱支教,共捐出35万元,资 助了300名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 35万元,对于一个蹬三轮的老人来说,应该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而白芳礼的长子白国富告诉记者,老人生前极其节 俭:自己睡在一个没有床架的木板上;一年四季从头到脚穿的总是不配套的衣衫鞋帽,那是他从街头路边或垃圾堆里捡来的; 每天的午饭总是两个馒头一碗白开水,往开水里倒一点酱油;馋得厉害了,就在晚上睡觉时往嘴里放一星儿肉,含着,品品滋 味…… 他为学生们送去的每一分钱,都是用自己的双腿一脚高一脚低那么踩出来的,是他每日不分早晚,栉风沐雨,用淌下 的一滴滴汗水积攒出来的。为了让贫困的孩子们能安心上学,白芳礼老人几乎是在用超过极限的生命努力支撑着。曾经有人计 算过:35万元,如果按每蹬1公里三轮车收5角钱计算,老人奉献的是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8周的奔波劳累。 2001年,白芳礼捐出了最后一笔钱。年近90岁的他已无力再蹬三轮车,就在车站给人看车,还把一角两角的零 钱装在一个饭盒里,存够500元后又捐了出去。捐出这笔钱以后,老人说:“我干不动了,以后可能不能再捐了!”这是女 儿白金凤有生以来第一次听到父亲说打退堂鼓的话。 照常理,像他这样的古稀老人不仅无须再为别人做什么,倒是早就该接受别人的关心和照顾。可他没有,而是把自己 仅有的能为别人闪耀的一截残烛全部点燃,并且燃烧得如此明亮。 -白芳礼已成为一种符号 白芳礼出生于河北沧县白贾村一个家境贫寒的家庭。像如今进城谋生的农民一样,31岁的白芳礼来到天津,成为三 轮车夫;时值“文革”中的1974年,有着30年工龄的白芳礼光荣退休;1982年春潮初起,69岁的白芳礼成为中国 第一批个体户,重操三轮车客运旧业。然而,1987年,本想重归故里安享天年的白芳礼,以74岁的高龄开始了人生一段 悲壮的旅程。 白芳礼在家乡吃惊地发现,村里大白天依然还可以看到正在干农活儿的孩子。家长们说:种田人哪有那么多钱供娃儿 上学?这一晚,他一夜没合眼,没想到,50年过去了,农村的孩子还有和他当年一样上不起学的。他拿出了当时自己全部的 积蓄5000元,在本村设立了教育奖励基金会。20年多前,能拥有这样一笔钱并能捐出这样一笔钱的人也不多,能想到用 这样一笔钱建立基金的人,更为少见。 遗憾的是,在农村当时还不具备创建真正意义基金会的条件,其5000元启动的基金没有其他增长途径。于是,他 只能以自己老迈的双腿,继续艰难的行善之路。 白芳礼辞世五天后,《人民网》“强国论坛”出现一标题为《‘白芳礼神话’折射的是中国教育的悲哀》的文章,其 结语写道:“如果我们再也不想仍然让很多人因贫困因教育高收费而上不起学,不愿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古稀老人因为实在看不 下去而不得不做新世纪的‘武训’,是该在国家的教育预算上动点功夫了。”文章得到了网友广泛的讨论。 白芳礼或许知道自己被誉为“当代武训”,但他肯定是把过去20年之助学义举当作正剧来演的;他或许从未想过以 自己的“苦力助学”,引发关于中国教育体制的讨论。然而,中国教育特殊的历史情境,使他的一切努力更像是一场悲剧。因 为人们不愿意看到,一个孱弱老人成为英雄主角。 争论于长眠的白芳礼没有意义。两次到天津采访,提及“白芳礼”三个字,所见之人无不竖起大拇指。 由白芳礼,人们知道了什么叫“拳拳之心”,什么叫“积小善成大善”。人们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你从事的职业 多么卑微,只要你竭尽全力去爱,去奉献,你都会变得高贵受人爱戴。 2005年初,中国关工委和中央文明办联合开展了评选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活动,白芳礼榜上有名,当得知白芳 礼病逝的消息,主办单位决定将证书和奖章送到白芳礼的家中。那天,中国关工委工作人员在白芳礼的遗像前鞠躬后,将他没 来得及亲手领取的生前最后一份荣誉证书和奖章,轻轻地放在老人的灵台上。 逝者之所以令人怀念,在于他生前为别人做了什么,给后世留了什么,生命的意义就是如此简单。白芳礼已成为一种 符号,这个符号代表善良,无私,克己,利他。白芳礼老人就像一面镜子,可以照见人世间最美好最高尚的心灵与景象,也可 以照见我们许多人的鄙俗。 让我们记住这位平凡而高贵的老人。 刘海霞:打开一扇光明的窗子 本报记者祁胜勇 “我期望我们的新盲文尽快大范围地推广,从而使更多的盲人都能更快打开一扇光明的窗子。”刘海霞说。 “我期望我们的新盲文尽快大范围地推广,从而使更多的盲人都能更快打开一扇光明的窗子。”刘海霞说。 1995年,16岁的美丽少女刘海霞因病失明,后以惊人的毅力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她学会了按摩技术,也学 会了盲文,后来到天津一家按摩院工作,有了可观的收入。她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爱心让她充满力量。多年来,她一直资助 着贵州的多名贫困学生。 一个盲友带来了一个令她震动很大的信息:在衡水近40000名盲人中,会盲文的不过10个人,而且没有一所盲 校;景县6000多名盲人中,懂盲文的只有刘海霞一个。这个消息让刘海霞做出了一个重大的抉择:回乡,帮助更多在黑暗 中痛苦的盲人朋友。 2005年她回到景县,开办了一所按摩诊所,并免费带了3名贫苦的盲人,教授他们盲文和按摩技术。 目前,全世界的盲人们使用的都是1821年法国盲人布莱尔发明的盲文,尽管它的印刷、书写、传授有许多的不便 ,但没有人能够改变它。因为盲人们自己缺少这个能力,而视力正常的发明家们又很少关注这个领域。 在教授几个盲人学员的过程中,她体会到了传统盲文的种种不便,有的学员因为困难而厌学。于是海霞开始自创教具 ,实验过多种方法,后巧遇热心发明家励印龙,二人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发明了一系列盲文书写、印刷、学习工具和方法, 2007年秋,他们获5项国家专利。 有专家评论说,她的发明将照亮盲人们黑暗的世界。 牛炳宜:见证中国法治进程 我的儿子送了我一个“农民律师”的雅号,他在博客里说“为我的农民律师妈妈自豪”。 作为一名律师,我非常幸运,能够通过办理一些有社会影响的疑难案件,见证新中国的法治进程。河北曲阳县农民杨 志杰被无辜羁押12年半,终获无罪释放,燕赵都市报的编辑和记者对该案给予了极大关注,他们与南方周末的记者展开联合 调查,有关杨志杰案件的最早报道,凝聚了燕赵都市报记者的心血。“超期羁押”是与杨志杰案件密切相关的一个词汇。也是 2003年度用得最多的一个法律术语。全国人大要求制定彻底解决超期羁押的长效机制,公检法在全国范围开展专项清理行 动,战果辉煌,一些久押不决的案件获得解决。关于杨志杰的报道,上了最高检察院负责人的办公桌。最高法院院长肖杨对杨 志杰案作了批复。杨志杰案在新中国法治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清理超期羁押专项行动在2003年评出的十大法制新闻中位 居第五。 我保留着杨志杰刚刚获释回家的照片:家徒四壁,围墙破败。听记者说它们已经永远消失,被宽敞明亮的新瓦房取代 。我们偶尔通个电话,聊上几句家常,杨志杰开始了新生活。 燕赵都市报的记者有时发一些涉及法律问题的稿件,请我发表议论。也不断有陌生人打来电话,说是杨志杰或者是记 者介绍,有问题求助。我从不敢怠慢,我看作这是我参与家乡法制建设为父老乡亲效力的机会。 这几年,我办了几件失地农民的案件,有法院拒不受理的,有开庭后几年不出判决的,还有在中央领导关怀下胜诉的 。我的儿子送了我一个“农民律师”的雅号,他在博客里说“为我的农民律师妈妈自豪”。 找我的当事人还是最底层的老百姓居多,他们的案子也仍然是陷入困境的疑难案件。我不能拒绝,只有拼命努力。望 着镜里的满头白发,我固执地说,这就是我的宿命,谁叫我是燕赵人呢! 北京蓝鹏律师事务所牛炳宜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