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默涵:爱心和爱心的传递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7日11:34 燕赵都市报

  一个人举一己微薄之力怀无限感恩之情创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助学金和希望工程比起来她的助学金帮困 的现实覆盖面并不大恐怕连杯水车薪也算不上但这不妨碍她的精神的标本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她将激励更多人的灵魂 『站立』起来战胜贫困自强自立

  本报记者刘彬

  一个人,举一己微薄之力,怀无限感恩之情,创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助学金。和希望工程比起来,她的助学金帮困 的现实覆盖面并不大,恐怕连杯水车薪也算不上,但这不妨碍她的精神的标本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她将激励更多人的灵魂 “站立”起来,战胜贫困,自强自立。她,就是本报2006年“感动河北”年度人物刘默涵。

  -10年和3000万元助学金

  2007年12月17日,刘默涵的心里感觉特别爽。

  即使曾经是媒体的宠儿,即使曾经见过大世面,即使曾经当选过“感动河北”年度人物,刘默涵说,她依然觉得像个 没见过世面的小孩子。“有一点陈佩斯小品的王老五拿到钱时的感慨,‘我王老五可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钱’。”

  这一天,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在石家庄联合举行了华润助学基金首发仪式。基金专门用于资助贫 困家庭学生解决生活费及学费不足问题。首批资助对象为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等我省10所高校的1 000名贫困学子,每校100人,每生3000元,预计10年资助10000人。

  目前,刘默涵已经是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员工,“能够有这么多人得到资助,这是以前的‘默涵助学金’想都不敢 想的事情,当然,关键是公司有这方面的社会责任心,在这个过程中,我只是在做一些具体的工作。”

  听着默涵的话语,看着默涵的辛苦,不由使人感慨,默涵长大了,但爱心如故。

  -爱心和爱心的传递

  刘默涵说,做了很多事情,其实她一直在寻找理想与责任的平衡,只不过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平衡点。

  刘默涵小学时父亲就去世了,她和妈妈、妹妹三个人靠最低生活保障金、亲朋好友的接济以及生病的妈妈的一点小本 生意勉强维持生活。

  爸爸走了,妈妈疾病缠身,和许多穷人家的孩子一样,作为家里最大的孩子,刘默涵早早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那 时,我的责任就是让这个家不倒,我的理想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

  一个人的一生中,总会有几件事情改变人一生的命运。刘默涵永远忘不了2003年,为了筹措学费,她坐车来到石 家庄,走了好几个小时,脚上都起了泡,最后来到省福彩中心,“那里阿姨的笑容让我永生铭记,看到我怯怯地走进门,对我 热情的招呼,让我坐下,给我倒水,一时间,我觉得世界充满阳光。”

  也许是源于那时的感动,也许是源于生来的性情,感受到温暖的刘默涵心里种下了感恩的种子,而且没多久就开花结 果了。

  进入大学以后,刘默涵一边刻苦学习,一边努力打工,最多的时候,她同时有三份工作。国家奖学金的获得,不仅解 决了她自己的生活问题,还对家里进行一些接济。

  她的责任与理想有了新的起点,她的目光不再仅限于家庭,开始关注和自己曾经有过一样经历的孩子。

  2005年,刘默涵利用寒假时间办讲座筹资,设立了“默涵助学金”。

  2006年暑假,刘默涵组织在北大就读的全国各地“高考状元”,以讲课的方式,为河北的贫困学生筹措更多的助 学金。他们先后在无极、邯郸、唐山、石家庄举办了4场“北大状元”报告会,在各地引起强烈的反响。

  2007年,她的视线更投向了省外的贫困孩子,专门和同学们一起去甘肃等地,访贫问苦,资助当地的贫困孩子。

  几年来,共有几百名贫困孩子得到“默涵助学金”的一时或长期的资助。

  -责任和理想的平衡

  今年,刘默涵要毕业了。

  她对记者说,“很多朋友询问我毕业后的打算,怎么说呢,我还是在寻找责任和理想的平衡点,责任,是对家庭的。 母亲到现在还没有工作,她电话里说:再休息两年也不怕了,有女儿壮胆儿。理想,不用多说,朋友们都明白的,我多么希望 不再犹豫。”

  刘默涵说,“默涵助学金”无论如何都会坚持下去,她和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已经在学校申请注册了社团。“那些学 弟学妹说社团名字还要用‘默涵’二字,不过团委规定社团名字不能用人名,所以‘北京大学新青年助学协会’是我们的新名 字。‘新青年’对于北大人,对于我们这些‘80后’来说,具有丰富的意义,理性、理想、责任、激情、爱心、学识……是 我们执著的品质。”

  “相关的网站也办起来了,学校规定毕业生不能加入学生社团,所以我只能以理事的身份继续努力。一项事业不能一 个人来做,传承和职责分工才是最重要的。”刘默涵说。

  寻找一份能够满足理想与责任的工作可遇而不可求。这一点,香港华润集团满足了她的要求———在不耽误工作的情 况下,刘默涵可以继续助学。工作单位在深圳,现在的刘默涵也是每天穿着高跟鞋走来走去。“最近一直在河北,这是一段快 乐的时光,因为我是在联系华润助学金的事情,又是助学的事情,又能回到家乡,而且10年3000万元,好爽啊。”

  对于未来,刘默涵说:“助学是我一生的事业。社会给了我太多太多,从2005年到现在,我获得了很多荣誉,几 百人为‘默涵助学金’提供了捐助,在获得嘉奖、接受捐助的同时,我也接受了他们的期望。无论以后的路有多么辛苦和艰难 ,我都会勇敢、坚定地走下去,一定不负所托、不辱使命!”

  张华:永不凋谢的生命之花

  清华大学民间组织研究所认为,“张华绿色家园”与政府的合作与沟通,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本报记者祁胜勇

  2004年1月12日,本报首届“感动河北”年度感动人物评选刚刚结束,我和摄影记者贾恒受报社委派,冒着严 寒赶往任丘华北油田总医院为张华送去奖杯。

  那是一个特殊的时刻,几百人拥挤在张华的病房前、医院的院子里,安静地守候着张华生命的最后一刻,空气冰冷而 凝重。

  我们分开人群,把本报数百万读者推选的首届“感动河北”年度人物的奖杯郑重地放到她的床头,医院内外一片啜泣 声,大家说,这是对张华最好的赞誉……

  当晚9时,张华安详辞世。第二天凌晨,根据她的遗愿,遗体捐献。从此,永不凋谢的生命之花成为永远的传奇。

  张华走了,许多人担心她所创办的“张华绿色家园”会难以为继,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华的形象也会变得模糊而遥远 ……

  4年过去了,我们发现当初的担心是多余的。

  2007年9月27日,涞源县金家井张华希望小学落成。张华去世后,她的生前好友、“家园”副会长文革、王全 继承了她的遗志。4年过去了,“家园”在任丘、华北油田已经蔓延成一片蓬勃的“绿”……

  4年来,“家园”有过张华走后的迷茫和彷徨,有过黯淡和困难,但令人惊讶和振奋的是,太多的困苦中大家携手走 过。

  他们到监狱和学校里作报告,到社会上做义工;帮助病友和残友发起阳光工程;他们组织残疾人登泰山,办劳动技术 培训班,创办福利企业;组织捐献造血干细胞,遗体志愿捐献。2007年5月17日,又有一位“家园”的志愿者常兴玉的 遗体捐献给医疗教学机构……“张华绿色家园”目前有会员106人,其中28是尿毒症患者,40多人是残疾人,还有40 多人是下岗职工和热心的志愿者。

  他们创办的“爱心超市”被任丘市残联“政府购买服务”,在当地也属于首次。他们定期组织“家园”成员到各个社 区募捐衣物,修补洗熨后,免费在市区的“爱心超市”里发放,任丘市残联给“家园”提供每年1万元的经费。清华大学民间 组织研究所认为,“张华绿色家园”与政府的合作与沟通,是一个成功的范例。2007年9月,“张华绿色家园”成为沧州 市志愿者服务基地。

  2007年12月8日,记者再次来到“张华绿色家园”,正赶上他们创办的福利墩布厂刚刚开张,是当地一名企业 家感动于他们的精神提供了10万元投资,他们组织了10名“家园”成员入厂,王全任厂长,10名工人有8名肢残,两名 智障。令大家振奋的是,华油总医院刚刚与他们签订了300把墩布的订单。虽然这笔生意很小,但他们看到,“张华绿色家 园”毕竟有了一个可以依托的实体,“可以告慰张华姐的是,她的精神没有死,我们的路正越走越宽。”

  顺着你们的手势前行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特别能体会社会大环境对高中生的影响。十七八岁的中学生正是跟潮的年龄,当社会上毒 舌横行、痞气泛滥、谩骂成风的时候,学生们的话语也越来越尖刻,他们认为这就是顺应潮流、紧跟时尚。用刻薄来哗众取宠 表面看缺失了一份敦厚和宽容,其实缺乏的是健康的心态和美好的情操。

  校园网的帖吧上满是骂教育制度、骂学校、骂老师的极端话语,他们仇视正统、嘲笑高尚。面对教学楼里贴着的“感 动中国”人物照片和颁奖词,学生们视若无睹,有的甚至说他们是为了出名。用卑微观照崇高,用低俗解读伟大,这既是卑微 灵魂的自我显露,又是对英雄的亵渎。

  作文指导课上、班会上,我向学生介绍“感动河北”的人物:用歌声唤醒植物人爸爸的崔彤、23年来收养16个弃 婴的爱心妈妈王小芬、以德报怨书写山村传奇的被拐女教师郜艳敏……平凡人的事迹令人动容。当大家内心接受过洗礼又讨论 得比较热烈的时候,我朗读了一篇短文《感动人物赞》,并在黑板上抄录了其中两段:

  你们,是一个手势,指着远方。

  你们,是一个比喻,脚步在岁月里攀援而上。

  你们,是一个故事,让普通人心中凝结朴素的希望。

  你们,是一些我们无法忽视的名字,就算沉默也是一种力量。

  这是一次艰难的行走,你们孤独地出发,只是为了另一种抵达。我们挂着泪珠的睫毛,在关于你们的一个又一个传奇 里停顿,然后倾听或者远望,沉默或者起航。我们总是希望在视线里看到更多的你们,因为中国需要更多的“感动”。

  所有同学,包括那些开始对“感动人物”表示不敬和不屑的同学,都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认真地抄下这两段话,然后一 遍遍地读。我知道他们喜欢这些话语,他们实际上正接受着文章的感染。

  青年强则国强!高中生需要引导,他们的正义和良知渴望被唤醒;校园需要健康的舆论导向,渴望白芳礼、郭春辉这 些平凡而又伟大的名字来润泽……石家庄市四十五中冯佳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