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政策应继续实行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7日11:33 新华网

  2月27日,审计署公告了《收费公路审计调查结果》。针对审计调查结果的有关情况,审计署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司司长潘晓军接受记者的采访,回答了记者的有关问题。

  记 者:这次收费公路审计调查,对“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如何评价?

  潘晓军:长期以来,我国公路基础设施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发展的瓶颈问题。为促进公路建设,1984年,国家出台了“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提出在坚持发展非收费公路为主的前提下,可以适当“贷款修路”,建成后“收费还贷”,以弥补政府投资的不足。这项政策实施以来,效果非常明显,至2005年底,全国高速公路由零公里发展到4.1万公里,一、二级公路由1.9万公里提高到28.47万公里,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发展,又推动和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善了物流条件,方便了人民群众出行。因此,二十年来公路建设的成果表明,在特定时期,国家制定“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是完全正确的。2020年以前,我国还将建设大量高等级公路,“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仍应在未来一定时期继续实行。

  但是,也要看到,一些地方和交通部门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有的指导思想上存在偏差,片面地理解“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非收费公路建设为主的主旨思想不够明确,主要利用银行贷款建设大量收费公路。再加上相应的管理法规滞后,收费公路建设、运营、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政策效果。

  记 者:收费公路的管理法规滞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潘晓军:一是相关政策法规未根据实际情况变化而及时调整。如八十年代初,收费公路的收入主要是车辆通行费。随着公路设施的不断完善,收费公路的服务区、加油站及广告经营等也取得了很多收益,形成新的还贷资金来源,但有关部门一直未明确如何管理。实际执行中,这部分收入有的未纳入公路收益管理,有的还挪作他用,不利于尽快还清公路建设贷款,也形成了国有资产流失隐患。

  二是收费公路政策的配套法规制定不及时。如2004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新建收费站的设置、收费期限等做出了规定,并要求出台相关办法,对《条例》颁布前已建成收费站进行规范。但时隔三年多,相关办法仍未出台,这不仅容易造成《条例》颁布前已建成收费站设置过多过密、收费期限过长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部分公路收费管理混乱,而且也影响了国家有关政策的执行效果,增加了社会负担。

  三是对收费公路管理中的一些新问题、新情况,没有及时制定法规予以规范。如一些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向交通部门购买收费公路经营权时,其出资大部分是银行贷款,但银行贷款不是用这些企业的资产作抵押取得的,而是以被购买的收费公路的经营权作质押取得的。这种做法不仅未达到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公路建设的目的,还让一些人以极低的风险代价控制了巨额公路国有资产,并从中牟取巨额利益。

  记 者:收费公路规模过大对社会有何影响?

  潘晓军:大量建设收费公路会对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债务负担偏重,存在偿债风险。大量举债建设收费公路,不仅增加收费公路的还贷难度,容易导致拖欠工程款等社会问题,还容易增加银行的金融风险。二是不利于土地资源的有效使用。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高等级公路建设占地较多,一些地方在公路密度已很高的情况下,仍然超越资源环境承受能力大量建设收费公路,不利于土地资源的有效使用。三是增加社会运营成本。公路的属性应是公益性设施,在特定时期适当建设收费公路,加快公路建设速度,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大量建设收费公路,将加大社会的运营成本。增加群众的出行负担。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