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张一白出场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9日14:13 CCTV《新闻会客厅》
王小节:不是笔墨,是在天空中直接书写的。不过我想刘导的片子有没有在五分钟内反映出五千年灿烂的是中国的文化,他自己说了不算,那要请,我们请另外一位导演来评价一下好不好,我们现在就要请出今天的第二位嘉宾,他也很厉害,他的名字叫做张一白,大家知道他的作品吗,他被称为是商业电影的鬼才,像《开往春天的地铁》、《好奇害死猫》等等,都是他的作品,我们有请张导。 张一白:您好。 王小节:您好,请坐。您对吃有研究吗? 张一白:我对吃。 刘伟强:不用说了,你干脆欣赏一下(他的身材)。 王小节:张导因为他跟像胡军、徐静蕾、刘嘉玲、曾志伟、赵薇这些影星都是有很良好的合作,而且他又喜欢吃,所以说希望您来评价一下刘导的这部短片,您感觉到他想要给观众传达的一种信息,有没有实现? 张一白:我觉得至少对我来说,我第一次刚一看这个片子我就觉得想一头栽在那个。 王小节:栽在那个片子里。 张一白:栽在这个电视机上,而且我还发现刘导演比我在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的人。 王小节:22年。 张一白:对,北京的吃还要了解,我怎么觉得,我还想问北京有那么多吃的吗? 刘伟强:不止,其实不止。 张一白:所以说我觉得刘导,还要拍续集的话就别带制片人了,或者制片,就咱俩去,我也得跟着。 王小节:合作伙伴。 刘伟强:我怕你吃。 王小节:刚才刘导说了,让人馋只是最低的标准,高标准还要体现文化呢,你感受到的吗? 张一白:这个应该来说是感受到了,其实你说中国的饮食文化来说是几千年很多的文字,很多的描写,很多的诗歌,很多的这个,但是要通过五分钟来表现中国的,通过五分钟的视觉的甚至嗅觉的、味觉的东西给大家表现五千年的文化,我觉得刘导找到了一个比较好的,大师就是大师,找到了一个点,你看他找到了一个天和地,他用了这么一个概念,你看我们在这个片子里有一个天,有一个地,他这个概念,他把这个吃做了一个他自己心目中的很有诗意的,很有哲理的一个归纳, 张一白:他把这些(过去)宫廷的这些东西,然后地他把一些民间的,街头巷尾的,你看他这里不但有,你们光看到佛跳墙、鲍鱼,还有糖葫芦,有火烧,有这个那个的。 刘伟强:张导说得很准确,很好听,天地是很简单的东西,我们有什么东西就是天哪,有时候发脾气就,这个很简单的道理,我们的东西,什么东西要从天给我们的,不是神给我们的,天下雨,给这些菜作为生长,地就是很多我们动物,所以很多东西从天跟地出来的,所以就用这么个概念。几千年很难很难去表达出来。 王小节:虽然您的节奏很快,但是拿书法刚才说的,包括英文的字写了民以食为天,民以食为基,我觉得又是很有文化传统意味的这种感觉,这是不是也是您眼中的北京的一种性格,他反映出来的? 刘伟强:当然是,北京是我们中国的中心,所以我们去很多中国城市,在北京我觉得我最想来北京,最想住在北京,想重新再来北京,北京一个对我来说一个很吸引的,很好的城市,我想来住在这边。 刘伟强:我觉得北京很大气,因为我们,有时候我在晚上在北京站着看,看天,给我很宽,有皇帝,也有平民百姓,跟很多城市很不同。 王小节:张导虽然是重庆人,但是到北京生活了22年了,也算是半个北京人吧,你感觉刘伟强导演他对北京性格的看法表示认同吗? 张一白:作为我这个也算长期生活在北京的人,其实我应该说是对他拍的东西,应该说是经常也是应该算可以说熟视无睹了,但是看完他的片子确实给了我一个在北京生活很长时间的一个人的新鲜感,其实我记得我刚到北京来的时候,我觉得北京,在这个我们看得出北京的变化,至少在我作为一个半个北京人来说,在他的片子里我看到了北京的变化,因为刚到北京的时候北京它只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它是一个首都,其实吃方面,20年前北京吃,没得吃,就没什么可吃的。 王小节:尤其南方人太痛苦了。 张一白:我觉得喝酒光是炸花生米、煮花生米,所以索性我就不喝酒了,到现在也不喝了,可见20年前北京的吃是多么单调,但你看刘导演这个片子,你觉得北京真是成了一个具有包容性,一个国际性和包容性,那么一个城市,因为你在这儿,好像世界各国的,中国各地的吃的,你有机会,你能吃得着,这个时候来北京我就不会戒酒了,但是那个时间没办法。所以我在这个地方我就觉得北京真是,这个时候北京开一个奥运会,这个时候北京来迎接世界各国的朋友和运动员,正好是时候,你要说20年前办一个,说实在,真不知道吃啥。 王小节:其实包括栏目组的同事第一次看这个片子的时候,都感觉我个人的感觉更明显,我觉得像是一个宣传香港的宣传片,我们老觉得香港好像时尚、都市,是美食天堂,我每次一去都长好多肉,什么都能吃到,觉得是不是缺少了一点地道的北京特色呢,会不会有这样一种困惑? 张一白:这就是我刚才说的,北京,你老觉得香港才有吃的。 刘伟强:昨天有个记者问我,他说你觉得北京是不是国际城市,我问他,北京已经是国际大城市了,不是城市,为什么他们还是问这个问题,很奇怪,因为拍东西,什么菜也有,日本菜、韩国菜,什么法国餐、意大利餐,给我最惊奇的就是有阿拉伯餐,你吃过没有? 王小节:我吃过阿拉伯菜,什么饼那些东西的。 刘伟强:对,还有很多很多希腊菜也有,不同,比香港还多,所以我觉得通过这个东西知道,北京是应该很多很多不同人在这个地方。 王小节:如果这个题目当时交给您了,您会怎么去拍,以美食的角度反映北京呢? 张一白:那可能我拍就是拍我自己所感受到的这个变化,对我来说,就是我刚才说的,因为毕竟我确实在北京生活的人,我是身在其中,感受到一点点北京是怎么走向一个国际性城市,北京是怎么走向一个开放,怎样在走向一个包容的这么一个过程,其实这个过程对我来说可能就是我想表达的了,或者我想这么做的。 刘伟强:现在北京市不停地变化,现在还在变,还在变,奥运之后我相信还在变,但是都是变好了,所以北京就是这样,跟我们一样,不停在变化。 王小节:刚才刘导说了他对西餐特别感兴趣,可能我们当时一想拍北京的美食宣传片都想不到要把西餐甚至阿拉伯餐加进去,今天我们现场就请来了你在镜头里曾经出现过的一个场景让我们现场来看一看,叫做滚比萨饼的表演。 刘伟强:我那次看景,去看他们比萨,当然我也想拍,他说导演,我们弄比萨是不同的,我说有什么不同,是在这个台这么就可以了,你看看。很厉害,一个一个的,我说这个很好,因为在餐厅,他们吃是很闷,看这个很精彩,现在他们就有这个想法,在香港没有。 王小节:香港都没有啊? 刘伟强:香港就是。不像他们很有活力。 王小节:您要表现一种活力是吧。 刘伟强:活力的东西,年轻人嘛,年轻人要吃。 (比萨滚饼演出) 王小节:有哪种方式最简单的,让我们刘导也试试好不好? 刘伟强:我懂。 王小节:会的?来来来。谢谢。这跟我“有仇”。刚才我们这位观众朋友发言,他不是一般的观众他是这次咱们这个短片的赞助方,您来北京多少年了? 徐涛:在北京工作和居住超过十年了。我刚刚到北京的时候,其实我那时候体重没有这么重,北京的饮食发展得非常迅速,所以身材也变得,随着饮食的发展,也不断地发达。 王小节:在北京生活了十年了,北京这座城市给你感觉有什么变化吗? 徐涛:我想从一个大的城市,一个政治的中心,然后现在逐渐演化成一个积聚文化各方面都是一个中心的这样一个国际化都市,在整个过程中不论城市的面貌,包括交通等等发展得非常快,早期在北京那次我记得在90年代初期,从国外进口一辆很一般的福特的车子,那时候警察会把我拦下来,我很紧张,以为没有带驾照,他拦下来问我说,请问您这是什么牌子的车子。不过我觉得生活了这么多年,整个北京的进步真的是非常快,所以这也是我们支持奥运,支持威胜北京这个活动的重要的理由。我觉得这是我们的一份责任,我们愿意把这个奥运,把北京最好的一面展现给世界,让世界更了解北京,也让北京更贴近世界。 王小节:谢谢。刚才跟刘导聊了半天,您那个片子里的丰富多样性,其实我感觉您的饮食多样,这么多,一百多家餐厅,那么多种菜式,其实可能也是您想反映北京本来就是一个多层次、多包容性的这样一个都市,但是我注意到,其实您五分钟的片子里大概用了不惜笔墨,用了一分钟大概左右的时间,都是拍摄了老舍茶馆的镜头,今天可能有一位老相识,我们也请到了我们的现场,他叫陈磊,在老舍茶馆的工作人员,你的职务叫做堂倌是吧? 陈磊:是的。 王小节:堂倌就是刚才片子里头,他很光荣,他是这个片子里头惟一的一个不是明星大腕儿一的单独说了一句话的人,很了不起,你要不然再起立,给我们表现一下。 陈磊:来了吗您,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 王小节:谢谢。这么短短的一句话,当时拍了多长时间? 刘伟强:拍了很短,大概五分钟吧。 王小节:五分钟就拍完啦,他不是很紧张吗,表现得也挺好的。 刘伟强:他那天好一点,那天导演好,导演导得蛮好。 刘伟强:就是我们我觉得我的中文是很有礼貌的人,我们是礼仪之邦,每个人过来,就说Welcome,我们可以这样欢迎你来这边,有这个意思在这边,要求拍出来。 王小节:反正你很光荣,你代表了北京欢迎你的这样一个热情。谢谢。陈磊是因为您偶尔碰见了,等于说是去拍茶馆的时候没有想到有这么一个小伙子,他的声音吸引了您,不过这个片子中也有的演员是你特地去找,陈导带了大约40个人马奔到了河北义县,奔波往返一天的时间就赶回来,因为他总共拍了五天,去找了我们的演员,内地的红星胡军是不是?那我们因为编导跟他联系好了,今天虽然他不能来,他还是在拍戏,所以我们一会儿准备跟他电话连线。要不然你先跟我们讲讲当时为什么非要走那么远去找他呢? 刘伟强:不知道为什么这么笨,其实我觉得我要找胡军,胡军就是很有代表性,因为他是北京人,刚刚我想了,他说的东西我觉得要找一个人,很北京人说这句对白,所以就找他,因为他实在很忙,所以我们就说,没问题,我就去找你,他说很远,我说北京有多远啊,他说两三个小时,我说我就错了,但是我觉得应该这样去,就去拍,也很好,去了那个地方。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