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制住“疯狂交易员”吗(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7日11:43 《环球》杂志

  事实上,具备多年工作经验的交易员往往拥有一些超出制度规定的隐性权力。尤其是明星交易员更容易扩大权限范围。为了表示信任,有些上级并不愿意频繁监督工作,因为交易员拥有足够的自主权,才有可能在“第一线”当机立断。对于那些立有赫赫战功的人,他们在为自己赢得荣耀时,也为上司带去可观的分红。毕竟投行人士不靠工资而是靠花红积累财富,所以整个机构对他们的信任甚至会成为迷信。

  迷信有时会以一种极端形式表现出来,例如交易员可能会身兼数职。“当年尼克·里森在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的身份本是首席交易员,但同时担任期货交易部经理与清算部经理,等于自己监督自己。”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研究员应展宇在谈到巴林银行一案时介绍道。

  多重任职的交易员可以另行构建账户,例如误差账户,以掩盖亏损,赔掉的部分转入这个账户,盈利则放在正常的账户里,这样总行看到的永远是光彩成绩。另外在申请资金时,由于身兼数职,从制作报告到主管签字,都可以由交易员一人完成。那些制造出来的账户实际上成为亏损的“避难所”,当然,这个“避难所”总有到期的一天。

  除了上级管理会出现失灵以外,监督部门的工作流程也为交易员越权提供可能。国内外惯例都不接受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担任交易员,新人一般要先在后台部门工作多年,银行再择优提拔。

  郭田勇表示,这种安排一方面有合理成分,交易员必须了解投行的运行体系才能更好地工作。但另一面,曾经的工作经验告诉他们有哪些漏洞可以钻,“他知道监督部怎么监督、用什么方式什么时候监督,他就可以采取一些手段绕开你”。

  例如,监察不可能天天进行,而是有一个固定周期,并且不同金融衍生品轮换监察。交易员掌握了监察频率,就可以打出一个时间差,在空档期违规调拨资金,再想办法把超额资金掩盖掉。另外,交易员还能利用轮换监察的特点,不断转换衍生品种类来伪造交易记录,以错开每种衍生品的监察期。这样,交易员昔日的经验就转化成无形的权力。

  当然其他部门也同样可以提供“宝贵”经验。凯维埃尔曾就职于技术控制等部门长达五年,这为他利用IT技术更改交易代码、到后台修改运行指令、隐瞒巨额仓位提供了方便。

  银行内部的社交规则是交易员隐性权力的又一重要源泉。实际上,交易员每日的交易情况,例如投资了何种金融产品、在什么价位买入,在结算部的账目上都能体现出来。但结算人员多是新人,他们并不懂交易员的具体工作,所以可能没有能力发现账目的问题。

  但更重要的是,即使他们有这个能力,问题也多会悄然飘过。因为结算部不具备监督职能。银行里的工作讲究各司其职,分工明晰,一般不会有人越界承担他人之责。所以结算部不会去比较交易员前后两天的记录出现什么变化,例如盈余是否比前日减少等动态问题。

  相对于公务的界限划分,银行人员的私人社交则比较活跃并且攸关个人前途。在《我是如何弄垮巴林银行的——尼克·里森自传》中,里森写道:“每个自尊自重的后勤人员都梦想着有一天能当上交易员,穿上那种颜色滑稽的夹克,在交易场地中不断大声喊话。”

  对于后台新人,如果能有机会同一位优秀交易员私人会面,那将是巨大荣幸,也许还会成为职业转折点。结交联络——成为伙伴——共进晚餐——晋升为他的助理,这一投行经典社交模式,能为很多年轻人带来第一个步入交易大厅的机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