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转型期的“忠孝合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3日11:28 记者观察

  社会主义转型期的“忠孝合壁”

  本刊记者 彭 斐

  虽然在封建社会忠孝曾一度被当作统治思想存在,但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忠孝观念并没有被人们所抛弃。相反开始发挥新的作用,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本刊记者专访了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我国著名的社会工作研究者夏学銮,听他讲述了我国“忠孝观”的历史发展,以及和谐社会建设时期的“忠孝观”。

  “忠孝”是中国人的一种价值理念

  记者观察:你好,夏教授。最近正在热播《闯关东》这部电视剧,不知道你看了没有?

  夏学銮:看了,里面的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塑造着实不错。《闯关东》中的忠孝情结不仅仅是山东人才具有的,可以说是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一种价值理念,这种价值理念在当时的背景下,表现为对国家的忠诚、对家庭的忠诚,现在我们都是在弘扬这种理性文化,理性文化的回归说明了忠孝观念在国民心目中的地位,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转型期的重要作用。

  记者观察:根据这么多年研究社会学的经历,你能否对中国传统的“忠孝观念”进行一些解读?

  夏学銮:忠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孝”作为中华传统文明的一个显著标识,在历史进程中有更加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是一个尊老养老的民族,以“孝”为核心的人伦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孝”观念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心理,作为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孝治国”的观念构成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伦理基础。在汉朝更是开启了封建社会“以孝治天下”的先河,在董仲舒“罢黜百家”思想的影响下,继承并改造先秦儒家的“孝”的思想更是成为了统治的思想基础。

  记者观察:那么传统的忠孝在封建社会进程中有没有发生过重大转变呢?

  夏学銮:因为政治经济背景不同,的确是发生过一些转变。比如在唐宋年间,因为政治、经济等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忠孝关系就有一个转变。

  “忠”与“孝”都属于伦理范畴,但区别就在于政治伦理和家庭伦理。一般理解的孝,基本内涵更多地和家庭伦理联系在一起,唐代强调的孝,包括子女对父母之孝,和父母对子女的“慈”“爱 ”,而在宋代对于子女之孝及“顺”更加重视,父慈子孝的双向内容日益趋于“父可以不慈,子不能不孝”的单向要求。

  “忠”作为一种政治伦理范畴,在封建社会更多体现的是在政治伦理层面上,个人对国家、对君主的态度和行为,是一种下对上、民对国、私对公、尤其是臣对君的行事准则。像唐代开国初期,李渊在统治后期出现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等人的作为在当时可以看作是既违背了“忠”,也违背了“孝”。五代十国的战乱,加之外部少数民族政权压力空前增大,宋人对此前的人伦道德和君臣关系加以深刻反思,“忠”的含义日益固定为“以死奉国”“死事一君”,强调“节”,强调“操守”。

  记者观察:传统文化中,“忠”与“孝”的联系又是怎样的呢?

  夏学銮:在将忠和孝的伦理要求都推向极致时,忠孝关系也势必会有新的变化。忠孝关系在中国历史上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社会或家庭伦理问题,而且和国家政治密切相关。从理论上来说,忠与孝是和谐的,从某些角度讲孝甚至是忠的基础。在“家国同构”的观念下,忠孝一体,国由家组成,家是国的缩小,国是家的放大,家以父为权威,国以君为权威,在家孝顺父母尊长,就为奉国尽忠、效命君主打下了思想和行为基础,是为“移孝于忠”。但面临实际问题时,忠孝并不总是和谐的,往往不能兼得,甚至会发生尖锐冲突。一旦事君与侍父不可兼得,集臣、子于一身者将面临两难抉择,即所谓“忠孝不能两全”。

  “忠孝合壁”的现实意义

  记者观察:你能讲解一下“忠孝合璧”的历史意义吗?

  夏学銮:“忠孝合璧”和另外一个概念“家国一体”我认为是一样的,它们都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产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伦理和政治伦理是一体化建构的,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伦理纲常,把君臣关系类比于父子关系,把父子关系上升到君臣关系,用对父亲的“孝”来支撑对皇帝的“忠”,用对皇帝的“忠”来支撑对父亲的“孝”,构建了“忠孝互撑”的家国伦理,这样就把属于“私域”的家庭制度带入到属于“公域”的政治制度领域,形成“家国一体”的特殊政治制度。在这种政治制度中,“国”和“家”是密不可分的,形成一体化的所谓“国家”;“家”与“国”甚至于“天下”也是密不可分的,形成一体化的所谓“家国天下”。封建制度在中国之所以延续这么久,“忠孝互撑、家国一体”的家庭制度和政治制度联姻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的封建社会与欧洲相比之所以存在那么长的时间,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思想意识形态中,中国的家庭制度和政治制度是一体化的,是整合的,由此也导致了国民观念中的“忠孝合璧,家国一体”是根深蒂固的。

  记者观察:忠孝合璧是一种历史传统文化,在这方面你是否认为对传统文化的利用是一种复古,而有碍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夏学銮:在我对中国价值重构的研究中,传统价值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文化道德体系中也有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一段时间以来,政府和社会重视传统文化的社会教化作用是有理由的。但是,我们也要反对复古倾向,我们所要弘扬的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而不是封建性的糟粕。正确地利用传统文化价值,不会妨碍中国的现代化,反而会促进中国的现代化。日本现代化的历程就是一个明证,他们充分挖掘、利用了《论语》的文化资本,促进了日本的现代化。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资本不是挖掘得过多了,而是还远远不够充分。因此,对于“忠孝观念”等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我们完全有必要加大挖掘力度,这完全是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当然,对于“忠孝”的挖掘,要抛却“愚忠”“愚孝”,注入适应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念。

  记者观察:那么在社会主义社会,“忠孝合璧,家国一体”思想还有什么意义吗?

  夏学銮:在目前的中国社会,因为我们坚持的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这种“家国一体”在意识形态上实际上是进行批判的,因为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以及由此衍化的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思想为理论依托,它们都是经过实践检验过的。

  现在我们讲挖掘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近年来的“国学热”就是在批判地使用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内容已经很好地被吸收了,比如“忠孝”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很好的部分,甚至可以看作是其精髓。对于忠孝合璧,其实它是一种理想化的人文伦理的体现,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只要结合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体系进行批判地使用,完全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

  记者观察:“忠孝”在社会主义转型期有什么特殊性呢?

  夏学銮:封建社会的“家国一体”具体表现在物质化方面,“家国重构、忠孝合璧”等封建社会的东西随着经济等物质形态的变化发生了改变。目前我们在批判地使用传统文化时,要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来一分为二地区分其精华和糟粕。

  我们现在可以说是个世俗社会,社会主义转型期的文化形态包括感性文化和理性文化两个方面,由感性文化到理性文化的层面转变也是转型的一方面,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提出也反映了我们由世俗社会向神圣社会转变的要求,转型的完成也是有其标志的。

  作为意识形态的“忠孝”已经是我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而“忠孝观念”上升为一种理性文化,它可以看作是转型期完成的标志。

  “忠孝合壁”与“和谐家庭”“和谐社会”

  记者观察:家庭可以看作是组成国家的细胞,你认为与建设“和谐社会”相比,我们建设“和谐家庭”有什么重要意义?

  夏学銮:古人认为,人伦之道自夫妇始,家庭和睦有助于治国平天下的大业。现代家庭继承了中华民族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国家并且以法律的形式把赡养老人和保护未成年人这些传统美德制度化,从法制上保证了家庭的和谐。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它包含着血缘关系和非血缘关系这两种基本的社会关系,同时包括供养和社会化两种基本的社会功能。处理好家庭关系,做到夫恩妇爱、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保证家庭关系和谐,才能为社区和谐和社会和谐奠定坚实基础。

  记者观察:和检验“和谐社会”相比,检验“和谐家庭”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夏学銮:遵纪守法、夫妻恩爱、敬老爱幼、文明民主、勤俭节约、睦邻爱国是一个和谐文明家庭必须具备的特质。它们既是量度和谐家庭的指标,又是检测和谐家庭的标准。

  记者观察:最后你能说一下“忠孝”这一传统文化观念对于“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意义吗?

  夏学銮:社会主义荣辱观和传统的礼义廉耻等是有亲缘关系的,可以认为我们的传统价值观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的一个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传统观念的创新,是对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包括“忠孝”在内的传统价值观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全国人民为之奋斗的思想基础,它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包括促进家庭和谐,促进人际关系和谐,促进双亲与子女的和谐等等,一定会发挥积极有益的作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