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局:无法逃脱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9日16:08 新世纪周刊

  -本刊记者/欧阳海燕

  两种酒是必须要喝的:生意酒和官场酒

  三杯白酒过后,某品牌时装经理马景文决定把话转入正题。

  “陈经理,您看您这么年轻,就当上了商场的楼层经理,真是前途不可限量啊。是,我们的服装上一季卖得确实不好 ,可是如果让我们撤店,不是连一个提高服装质量的机会都不给我们吗?您放心,我回去以后,一定召集各部门开会,把您的 意见传达下去。您给我们一次机会,我肯定忘不了您,您是我们的恩人哪!”马景文咧开嘴笑,露出了老烟民土黄色的牙齿。

  “再点个主食吧。”几杯酒下肚,陈经理不像刚坐下时那么拘谨和严肃了。

  “您点,您点。”马景文示意服务员递菜单。

  “不用看了,鲍鱼盖饭,一个人来一份。”

  这是农历腊月初十,北京迎来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窗外冰天雪地,酒店包房里暖意融融。坐在马景文身边这个比 他小十几岁的楼层经理,是他今天晚上必须要搞定的人。

  几天前,陈经理放出风来,几个卖得不好的服装品牌春节过后可能会被商场要求撤店,其中就有老马经营的时尚女装 。“我们不能撤,这个损失太大了。”马景文说,“放风的意思是最后的决定还没出来,给我们一个扭转局面的机会。”

  在陈经理去洗手间的路上,老马跟过去,塞给他一个三指厚的红包。陈经理没有推托,和颜悦色地对马景文说:“马 哥,您太客气了,其实我对你们的服装还是很有信心的。”老马心里骂:“这个小王八蛋!”

  好酒几杯先接引

  “这钱花得我好心疼啊。”马景文说,“请人喝生意酒,绝对没好事。”服装卖得好,过年时两瓶洋酒就能把商场的 人打发了。请他们吃饭喝酒,肯定是“灾年”,“这个时候本来就赔着,花去的钱那可真是钱啊。”

  但老马又觉得这钱花得值。在决定请陈经理吃饭前,他从别人那里打听过陈经理的办事风格,获得的消息是“年纪虽 然不大,但很会做事情,办不了的事从来不收钱,收了钱肯定替你办事”。“这就是好人。我最恨那种吃了饭、收了钱,办事 又腻腻歪歪的人。”马景文说。

  “办事不能不求人,好酒几杯先接引”,中国人已经养成了这种习惯,也适应了这种习惯。求人办事的生意酒,不但 要让对方喝好,还要把话说好,哪儿稍一不顺溜就很可能事与愿违。

  某压缩机有限公司经理李铭和副总郭伟去年夏天就“白喝”了一次。当时一家电厂正在招标,李铭千方百计托人联系 上了负责招标的周主任,和郭伟开了5个小时的车过去请他吃饭,“搞定他,就能搞定90万”。

  没想到周主任的酒量深不可测,三四个小时下来,主任仍谈吐有致,郭伟却开始说“胡话”了。“主任,今天见了您 ,我才知道什么叫长者风范。标中不中无所谓,关键是认识了一个朋友。不就是90万嘛,对我们来说,这个数是小意思,哪 儿没有标?到处都是标!我们一年挣个百八十万没啥问题。”

  李铭发现周主任的脸色开始往下沉,话也少了,后来干脆就不说话了,包房里只剩下郭伟一个人喋喋不休。李铭见势 不妙,连忙把话抢过来,敬了主任最后一杯酒,把郭伟架回了宾馆,心想这事成了才叫怪。

  “什么叫中不中标无所谓?什么叫90万是小意思?你冲谁吹牛呢?我问你,你干什么来的?”第二天郭伟酒醒后, 李铭恨不得给他一拳。又给周主任打电话,那边推说正忙就匆匆挂断了电话。

  “酒钱、汽油钱、过路费,这次全白搭了,这个酒喝得非常没有意义。”李铭说,生意酒多有凶险,千金盛宴如果言 辞不当,煮熟的鸭子也会飞掉。

  有官的酒局有规矩

  最是虚伪官场酒。“人是真的,情是假的;声音是真的,话是假的;酒是真的,味道是假的;求神是真的,敬神是假 的;笑声是真的,高兴是假的;权力是真的,不在乎是假的。”有人为官场酒做了如是总结。

  无论怎么虚伪、怎么无奈,但该喝还得喝。“在酒场不喝酒,自己难堪,别人也觉得难堪。”在某政府机关工作的申 局长说。几天前,他陪一个退下来的老领导喝酒,喝多了。“没有办法,不喝良心上过不去、面子上过不去,”他说,“在酒 场,喝酒许多时候是给别人看的,或者是为了给别人面子,尤其是对于不胜酒力的人,简直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还有一种情况,申局长“必须”要喝多,那就是陪上面人。“现在上面人越来越勤政了,动不动就往下面跑,又是视 察工作,又是做调研,又是收集建设经验,又是现场办公。今天这个部门,明天那个部门。人家带着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 大老远地跑过来,你能不热烈欢迎,薄酒相待?而且很明显,吃的都是公款嘛。”

  在官场上这些年,申局长发现“喝酒”与“当官”有很大关系。“想当官必须会喝酒,当然,会喝酒未必能当官。一 些人的‘官’就是在酒桌上搞定的。人们说:‘酒风看作风,酒瓶看水平。能喝八两喝一斤,这样的干部党放心;能喝一斤喝 八两,这样的干部欠培养。’酒量大、会喝酒确实是当官的基本素质。当今中国就是这么一种社会现实。”

  官场酒局有许多人们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座次、敬酒、谈话,每个环节都有一套规矩在里面。有一个段子说得很形象 :“领导夹菜你转桌,领导讲话你唠嗑,领导端杯你不喝,领导上听你自摸”,这是所谓的“四大没眼力”。申局长说:“官 场上的规矩你要懂,否则你就很难吃得开。”

  某单位郑处长对不得不去应付的官场酒很犯愁,“因为我不能喝酒”。他在酒桌上秉持的原则是:尽量保持低调,少 说话,不主动启动一个话题。“你跟领导吃饭主要是带耳朵去听的嘛,你说那么多话干什么呢?我是不喜欢当面奉承、拍马的 。我认为那些是没用的,聪明的领导不喜欢听这些东西。多听少说,领导不会当你是哑巴,要表现出你的涵养和城府来。”他 说,酒量不行,更不要张扬。

  “酒桌上的潜规则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喝酒的人都有动机在里面。”郑处长说,因此“这些潜规则是破不了的”。

  酒陪难做

  酒桌有个段子是这样说的:“请客一怕请了不来,二怕来了不喝,三怕喝了不多,四怕多了没节目。”因此在酒桌上 ,酒陪就显得很重要了。他们是酒桌上的开心果、润滑油,不仅能喝,而且段子多。只要有他们在,就不用担心酒桌上的气氛 上不来。

  在北京某化工原料代理公司工作的赵强就是一个很受领导器重的酒陪。他去年跳槽到这家公司,一年里,他几乎每个 月都要随领导赴宴陪客户喝酒,而且从未失态,被同事们誉为“酒精”,即酒桌上的精英。

  赵强崭露才华是在入职后不久的一次单位聚会上。当时他还是这家公司东北分公司的普通业务员。那天,单位领导和 同事们喝得起劲,于是有人提议各个部门选拔酒量好的比赛“对瓶吹”。这是赵强的长项,早在上大学的时候,他已经是出了 名的校园“吹手”了。他的纪录是11秒。和单位同事比赛那天没发挥好,用时13秒,但这个成绩足以技惊四座。几个月后 ,他被调到北京总公司客户服务部。

  各种酒宴中,除了陪日本客商喝酒,赵强很少有头疼的时候。他承认,日本人喝酒很痛快,“敬他们酒,他们一般不 推托”。但他对日本人酒桌上的游戏非常反感。“他们的酒陪很疯狂,一般都是带着道具来,什么小动物服装、暴露的服装、 面具等等。酒喝多了就开始表演,大冬天,两个男人光着大腿,穿着兔女郎的衣服在屋子里蹦蹦跳跳。有时候还会做出许多下 流动作,吓得中方女士尖叫着往门外跑。有时候他们还会吃牙膏,自己吐在酒杯里让另外一个人喝下去。”他说,酒桌上的气 氛倒是很活跃,但他们夸张的动作让人难以接受。

  对于自己的酒量,赵强自谦“一般”,他眼中最厉害的酒陪是某知名酒业集团办公室主任牛莉。在酒桌上初见牛莉, 赵强没太重视。这是个纤巧的女人,穿西装,扎领结,一步裙,高跟鞋,“看起来不像能喝酒的样儿”。讲了一段祝酒词,牛 莉有意敬桌上的11个人每人喝一杯白酒,一轮过后,牛莉喝了11杯。几个小伙子逗她,“再来一轮”,牛莉毫不犹豫地端 起酒杯。三四轮过后,酒桌上这些天南海北跑业务陪客户的小伙子们彻底服了。

  这顿酒从中午喝到下午4点,赵强估计她起码喝了4斤。酒宴结束时,牛莉让大家回宾馆休息一下,她还要处理点公 司的事,“晚上接着喝”,这时候已经没人敢附和了。

  中国人有“酒以成礼”的文化传统,酒桌上又有各种利益的牵动,因此“宁可胃上烂个洞,不叫感情裂条缝”成为酒 陪们的工作纪律。“只要能喝出情感,喝出效益,身体的牺牲不在话下,”赵强说,“这叫为革命献身。”

  无论商场还是官场,喝酒都是一个很重要的外交手段,酒桌是一个联络的场合、公关的场合。在这些酒局中,必须要 做个 “明白人”,因为只有“明白人”才能喝出效果来。即使对酒桌上的种种潜规则感到厌恶,一旦身在其中,仍然不得不 去适应,这也许就是现实生活的“逻辑”?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