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家:公开房价结构能挤掉暴利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7日09:28 青年周末
社会学家:公开房价结构能挤掉暴利
国外调控房市的经验和举措,梅松几乎是信手拈来 ◎摄影/王进

  3月22日,记者在戴建中家对他进行了采访。门开了,扑上来的是一只白色哈巴狗,有点脏。书房里又蹿出来一只大白猫,遁进客厅中阴暗的角落不见了。

  戴建中告诉记者,这个房子是他父亲留下的,他买不起房,也没打算买房。5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有20多年了,这种年代的房子一般都没有真正的客厅。书房四面墙堆满了书、报,如果访客超过三人,就没地儿落脚了。杂乱的电线裸露在墙面上,其实屋里电器也不多,一台25寸显像管彩电,一台组合音响,最新最值钱的,要算戴建中面前的那台IBM笔记本电脑和传真机了。

  -20年交情 饭桌上换得“商业机密”

  今年《社会蓝皮书》里一大亮点是公开房价结构。

  早在2005年,“公开房价成本”就作为一个新闻关键词为公众所关注。事件的导火索是2005年7月底福州市物价部门首推的“房价成本清单”,测算出房地产开发商的利润率平均约50%,最低的约为20%,最高的超过90%。其中利润率超过50%的楼盘有10个,呈现出楼盘越高档,利润率越高的基本特点。

  舆论旋即一片哗然。可是3个月之后,福州市传来消息,“房价成本清单”不会继续公布了,理由是“各方压力”。

  而这次戴建中所给出的房价结构表,数据来源除了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外,大部分来源是他那七八位当了房地产老板的大学同学。

  “去年10月、11月开始,在一起吃饭的时候我逐步问出来的。我就说,咱们是20多年的老同学了,你就告诉我,你到底挣了多少钱。这些人有搞民用住宅的,有搞商业用房的,我觉得他们报出来的数据还算真实可信。”戴建中说。

  拿到这些东西有多难?“土地出让金、大小城建都是公开的,好拿到。建安费,就是个活的东西了,偷工减料怎么来的?银行利息,到银行倒是能查到,但银行凭什么让你查?至于税的部分,都是可以做手脚的,公司的财务总监比销售总监可吃香多了,我敢说,绝大多数企业都偷漏税。”研究私营企业长达20年的戴建中说。

  -去年170亿税款无法解释?

  戴建中自己都被自己算出来的东西吓了一跳。按照他测算出来的结果,开发商应缴纳的土地增值税应该和利润大致相当。2006年北京房地产业的利润为175.9亿元,但实际上土地增值税只征收了5.7亿元,百分之一都没收到。政府年鉴不至于骗人,大学同学也不至于骗人。这170多亿到哪去了?

  “如果没收到,那底下的几种税率就要重新计算,这部分土地增值税如果转到房地产那里,企业所得税就要多了。可现实中这部分钱是被征税了吗?”戴建中很疑惑。但他由于事务太多,他并没有去税务部门询问。

  他假设他的地产商同学们都是依法纳税的榜样,土地增值税未收取的部分加到利润里,被征收了33%的企业所得税。这样算下来,他的同学们平均利润是20%多。

  -政府减税让利+合理挤压房地产商利润=房价下降

  “无论是从政府减税让利还是从合理挤压房地产商利润的角度出发,房价下降都有很大空间。”在那个房价结构列表之后,戴建中得出了这个结论。这也是戴建中坚持认为北京房价今年要下降的论据。

  还有一招,戴建中也认为是可行之举。“最近两三年开发商捂盘,故意不卖。要我说,你捂吧,我们就耗着,我付出的代价是我延长租房的时间,或者差一点小一点的房子坚持住一段时间,只要不要去攀比就能坚持住。而开发商呢?后面有一个非常庞大的资金链,现在越来越紧张了。我有些同学就说,现在一想到资金的问题,就觉得脊梁骨冒寒气。我一个同学在外地拿到一个烂尾楼项目。居民回迁不了,来冲击工地,这时候你的项目却走不动,一是是因为政府各个部门盖章盖不下来,第二,需要的钱比想象的多,之前一些资金无法到位。最终只能是政府出面解决了。”

  经济学家:公开房价结构的人不懂经济

  对梅松的采访是在他的副院长办公室进行的。周日是梅松锻炼身体的时间,接受完记者的采访,他就要去朝阳体育馆和朋友打网球,一小时一百多元钱,AA制分摊。“不运动不行,太胖。”梅松一身耐克运动装,看起来很精神。

  对于国外的经验和举措,梅松几乎是信手拈来,并且觉得完全可以用到如今的中国社会中。

  -“我也买不起房”

  在《经济蓝皮书》中,对北京房市的分析是独立成篇,包括《北京房地产市场形势及未来走势预测》和《2007年北京市房地产市场状况及银行信贷风险分析》。

  梅松对这两篇文章中的数据了如指掌。“对房价和收入比的标准,世界银行的标准是4倍到6倍,联合国人居中心的标准是是3倍到6倍,而北京去年的这个比例是10倍多。必须承认北京的房价太高。比如我想换个大一点的,离孩子的学校近一点的房子,我就买不起。”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在一个问题上达成了共识:房价太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