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欠了大学生的“写字账”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31日18:12 观察与思考

  编辑同志:

  您好!日前,华中科大武昌分校正式下文,将学生书法水平与毕业证挂钩。“通不过书法水平测试的学生,将不能顺 利拿到毕业证。”此举引起师生热议。

  作为一名大学生,如果连钢笔字都写不好的话,我看不能算作一名合格的毕业生。既然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毕业生, 那么,拿不到毕业证似乎也在情理之中。所以,学校运用考评机制,将学生书法水平与毕业证挂钩,好像并非过分之举。

  但问题在于,大学生写字水平普遍下降的现状,并非高等教育的积弊所致,而是之前的中小学教育,欠了学生的“写 字账”。

  众所周知,近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不少中小学校忽视了对学生写字素质的培养。不少学校根本就没有 开设写字课,有的虽然将写字课排在课程表上,但也只是形同虚设。到了初中高中,由于课业比较紧张,加上面临中考和高考 的升学压力,所以,对学生写字能力的培养,则更为稀缺。

  其实,很多学生在为学之初,汉字写得都比较规范,但是,后来越写越潦草,越写越不规范。究其原因,还是受课业 负担过重的影响。

  当然,学生在写字能力方面的退化,与网络时代对键盘的过分依赖不无关系,但是所谓的“用进废退”,总不能作为 写不好汉字的借口。应该说,写好钢笔字,即使是在网络时代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不规范的书写,会给 求职、就医、公关、甚至情感交流等带来诸多麻烦和误解。

  写好钢笔字,不仅是一种“门面学问”,不仅会增加“第一好感”和个人竞争力,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写字能力对 传承文化和信息交流更具深层意义。笔者认为,作为当代大学生,在文字应用方面应该具备更高更全面的素质,不仅要“键盘 敲得好”,更要钢笔字写得好,这也正是网络时代所倡导的“双脑和谐、全面发展”的素质要求。

  因此,笔者建议,应该把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和书写素质当作一项系统工程来做。特别是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应该强 化对学生写字能力的训练,规范学生的书写行为。试想,如果上述工作都能做好,就不会造成大学生“恶补书法”的尴尬局面 ,学校也不必采取“书法水平与毕业证挂钩”的争议做法了。

  山东滕州 李继彦-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