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祭祖:市场经济进驻虚拟墓地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9日16:44 南都周刊

  政府为了传承传统文化,给百姓假期。但由于为了治理的方便,却提倡大家上网去祭祖先;与此同时,商家为了经济的利益,提倡大家上网去奠亡魂,听说发短信也成。如今,在我们一方面焦虑于传统文化的丧失;一方面又急于去改变会增加治理成本的民俗。我们的祭祀仪式甚至是传统文化,该走向何方。

  社会观察 网上没有烟,心中总有花

  对于27岁的广州人林良英来说,先人纪念馆是他在网络世界上唯一留真名的地方。一年前,妹妹患癌症去世,林在一个祭奠网站付费建立了一个纪念馆,以让外地的同学朋友能方便祭祀。2008年4月1日,林妹去世以来的第一个清明节马上要到来,林上网发现,在虚拟纪念馆里,网站特别改变了版式,在纪念项目里也有特别的“清明”组别祭奠,亲友在其中献歌,点烛,留言,“那种感觉就像虚拟世界里正在下雨一般。这里充满了清明节的气氛。”他对记者说。

  在网络上怀念先人,至今在中国的历史还只有8年。2000年,当互联网泡沫在中国发展到破灭前的顶峰时,一名大学教师,陆炜,才在北京注册了“网同纪念(Netor)”,中国最早的网络祭奠站点之一。

  陆炜现在已经是Netor董事长。他不是那种满脑子新技术和商业计划的IT狂,他学的是中医,研究过宗教与哲学。当年他一边看着大学生们蜂拥上网,一边想些终极的问题——“譬如,人的生命结束以后,怎么在这个新的网络世界传承下去?”陆炜对记者说,他和合伙人让用户注册以去世者命名的纪念馆,还给人们提供点烛、献花和写纪念文章的功能。

  现在,Netor已经有82300多个逝者个人纪念馆,而中国内地已经建起3百多个网上祭奠、纪念的网站,那些自发的祭奠博客和社区在网络世界里更是星罗棋布。

  政府治理下的文明祭扫

  在相对自由的网络世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纪念逝者的方式。不过,在民间以外,政府和商家也在以更纷繁复杂的目标发掘这虚拟时代的怀念。

  最新的推动力是2008年清明节,节前的3月15日,民政部向全国推广包括网上祭祀等“现代时尚的祭祀方式,确保使人民群众过一个文明、平安、祥和的清明节。”一位地方殡葬的行家向记者介绍,民政部近些年每年都在清明节前发文推动虚拟祭奠等新祭奠形式,原因是担忧扫墓人流庞大酿成事故,与之呼应的还有防火等安全部门——今年清明首次三天长假,人们重拾民俗、增加扫墓出游更可预见。

  政府的号召早在2002年便开始了。2006年4月27日,据悉,民政部已正式发出通知,倡导网上纪念,号召殡葬业“破千百年丧葬陈陋俗,树新世纪祭祀文明新风”。通知一发布,国内就有多家墓地陵园先后与一些IT企业推出了网上纪念服务。在2008年3月中旬,新华社等中央媒体都以显著的篇幅报道,“为了缓解清明节集中祭扫给人们带来的不便和给交通造成的压力,中国民政部将向全国推广居家祭祀、网上祭祀、社区公祭、电视公祭、集体公祭等现代时尚的祭祀方式。通过以上措施,确保使人民群众过一个文明、平安、祥和的清明节。”

  在中国传统里,清明节的习俗丰富而有趣,活动包括扫墓、踏青、荡秋千等等。从唐朝开始,朝廷就给官员放假以便于归乡扫墓,而扫墓活动通常是社会全体亲身参与的事。墓祭与平常在家里烧香不同,因为祭祀者离祭祀对象最近,容易引起亲近的感觉,国人们可以更好表达孝敬与亲情,通常人们还会有“实际行动”,譬如整修坟墓、挂烧纸钱、供奉祭品。

  不过这些风俗就如放鞭炮一样不被城市欢迎。陆炜还记得,在2004年两会前,几位政协委员为了一个专门的提案找到Netor,希望扶持网络祭奠,反对白事消费。“每年都会有类似的提案。很多人都关注这个问题,认为传统习俗对资源的浪费太多,尤其在广东等南方省份特别厉害。”事实上,在新中国的历史上,从54年前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签名倡导火葬开始,传统的中国殡葬和祭奠风俗一直处于由繁而简的进程,纸制冥币等祭品一直是灰色或非法的商品。

  市场经济进驻虚拟墓地

  市场化的网络祭奠并不在意这些在现实世界里的禁锢。在深圳“无尽的爱”纪念网,一个在去年清明前建立的祭奠网站,几乎完全模拟了实地扫墓的全过程:烧猪、米饭、白酒、蜡烛、元宝、鲜花……都可以由鼠标拖拽到“墓碑”前,甚至西装、帽子、裙子等冥品也可以由网友选择拉到桶里“焚烧”。“我们系统研究了清明等祭奠习俗的全过程,”营销总监韩凯说,这样高仿真的模拟,可以让人们以环保、身临其境的方式维持清明习俗,韩凯期待这样的体验能在将来使虚拟纪念馆能实现每个100到200元的收入。

  在这些虚拟祭奠的网站里,很多虚拟纪念馆都已经在收费了。在已经实现收费的Netor,每个纪念馆的“起步价”(首年年费)是240元。业内人士分析,在互联网上,祭奠网站的用户可以说是“忠诚度”最高的,因为从建馆开始,祭奠者就不会轻易跳到其它地方,而且他的每次悼念都相当于一种感情的延续。在一个杨姓的虚拟祭奠馆,去世者的母亲多年坚持在网上给孩子“送饭”,早、午、晚、消夜从不遗漏,还影响了很多像她这样的丧子的母亲,大家联合着在网络上轮流值班送饭,成为虚拟祭奠界流传着的一个小故事。

  对于虚拟祭奠机构来说,这几年更有增长潜力的是墓地的广告——民政部门对网络祭奠的推动,也在影响着各地墓园、殡仪馆等产业的生意(截至2005年底,全国共有经营性公墓1009个,殡葬管理单位681个)。从2001年开始,各地传统的殡葬机构都在加入网上祭奠的商业服务,其中最大动作的是上海殡葬服务中心,不但成立了网上公墓,还捆绑着一众殡仪馆、不同档次的墓园和工艺品公司,在去年称其已有4000万流量。

  尽管如此,中国人在网上祭奠先人还只是刚刚开始。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黄涛坦言他只在虚拟世界上祭奠过一次。去年,人大教授余虹离世后,黄涛在学院设立的网上祭堂为逝者点烛、祭酒。作为复兴传统民俗的倡议者,他并不抵制虚拟祭奠。他说:“无论是在家里、网上,还是清明等固定日子到祠堂或先人墓地拜祭,其实都是情感表达的方式。在这个意义上,我想在墓地前敬酒与在网上给逝者写挽言没有太大区别。”(记者 炫风)

  专业说法 网祭,方便环保又贴近

  所有新鲜的事物出来必然有争论,被政府提倡的网祭也是如此。因为这牵涉的不仅只是一种习俗的变化,还关系着政府是用着怎样的治理思维,到底是少数人主导多数人的行为,还是多数人自己决定自己的模式。实际上,即便不去追究政府的意图,就网祭来说也是有很多值得讨论的地方。

  在各地民政部门的宣传里,网络祭祀的基本有几点:许多城市开始对实地祭奠烧纸燃炮进行限制,而网上祭奠等非传统方式,由于“方便、快捷、环保”而受到政府鼓励;在清明节日,非传统方式的推行可以规避人潮出行的事故隐患;对于远走他乡的亲友,在节日期间以网络祭祀是最好的选择。

  而在市场业界看来,互联网是一个跨越时空的虚拟平台,空间阻隔和时间限制被完全地打破;网上祭祖,可以无限地存放照片、文集,保存逝者的描述与后人的怀念,使逝者真正达到“永恒”。

  更符合青年人的生活形态

  黄涛 中国民俗协会副会长

  通俗地说,民俗就是何时做何事。我是河北人,老家那里的清明扫墓有一定的程序。扫墓时要准备好供品,一般是当地最好吃的东西,包括大碗肉、鱼、馒头等等,然后是烧纸上坟,女性还要在坟前哭坟,然后大家还要清理坟墓、除草。清明祭祖民俗的特点是在坟前,我们离先人靠得更近,这种感觉上跟平时在家里向灵位烧香不大一样,我们可以在死者的“居所”修坟、祭祀、说话,更好地表达思念之情。

  节日,其实都是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但它没有模式化的要求。时代在变化,既然进入了网络的时代,我们也应该以正常的眼光看待民俗在社会流变中的转化。在现代的城市,墓葬基本上没有了,骨灰盒也开始不是主流了,离先人遗骸拜祭的空间越来越小,而且哪怕现在清明有了假期,很多人还是没有时间回老家扫墓。在这样的变化底下,在网上扫墓也是一样的。

  今年是给清明放假的第一年。一些评论认为要重振传统民俗,就要完整地保留清明祭祖的形式,包括出门扫墓等等,认为网络祭奠对此是破坏,弱化和虚渺化了,我并不赞同。其实几千年来,中国人的民俗一直就在变,没有真正的原始点,绝对的原生态并不存在,清明扫墓这类也是一样。我们要看到,网络能给清明增加很多新的东西,尤其在情感表达方面,人们写的回忆、思念、献歌在现实中都不能保留,但网络祭奠先人就能做到——对于上网的中青年们来说,网络的表达已经更符合他的生活形态了。只要有了情感的表达。方式是可以不限的。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