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重新检讨当代史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4日12:19 东方网 (来源:南风窗)

  要想使“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等针对现实问题的观念获得顺利、有效的落实,还必须重新检讨现实的中国大陆当代历史。

  即若想要顺利、有效地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论,首先至少需要人们同时用细致的历史分析去深切探讨中国经济因何取得持续高速成长,即所谓中国奇迹问题;和“在中国这样一个有悠久均贫富意识传统、且有着几十年强调平等观念社会主义实践传统的国家,为什么在短短不到20年的时间内,我们内部贫富分化的程度就超过了周边搞了几十年乃至上百年资本主义的国家”问题。

  而要较好面对在无法绕过现有国家权力机体去执行新构想、新政策的情况下,怎样设计与努力,才可能更富成效地改善和运作此机体,从而使各个层次的国家权力机体都能更富建设成效、更少破坏性,则需要明晰了解国家现有实际运作逻辑和处身于此权力位置者的主体精神状况。

  要想做到此两点,则必需同时历史地追问:“与中国经济改革基本同时起步的,以告别家长制、‘一言堂’为出发点的制度变革,为什么经过20年后,却在大多数权力层级变成了‘一把手’权力比改革起步前还少受限制的局面。不仅事权,而且人权财权都越来越向‘一把手’集中”;“为什么在中国这样一个有几千年义利之辨传统,近几十年更有高扬理想与信仰传统的社会,在短短十几年之内至少在语言层面上已变成了一个以实利为一切衡准的社会?这一过程是如何一步一步发生的?其历史与观念机制是什么”;“既然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普遍都得到了或多或少的明显改善,人们生活的自由空间也大大增加,为什么大多数人的精神内心生活却越来越多苦恼和不安”。

  显然,所有这些绕不开的重要问题,都尖锐地涉及对当代史的把握与理解。而从这些需要追问的角度看当下热心为现国家权力辩护的知识人,可发现,这些人不仅对上述重要问题缺少理解、把握和积累,甚至可说其中相当部分人对为什么要认识这些问题在中国现下与可预见未来的根本结构性位置,这些问题和他热心辩护问题间是一种什么样关系等都没有起码的理解,当然更谈不上思考如何选取有效的问题切入点,如何相对于自己的认知目标和认知切入点建立有效的、可操作的工作路径等。

  相比于把握国家现有实际运作逻辑和认知现下权力机体具体组成者的精神实际,这两个在私下谈论中虽经常被涉及,但在实际上并未成为知识界正面研究的焦点的大问题,追问中国奇迹为何发生、讨论中国贫富分化社会危机,则不仅成为公开或私下知识分子谈论的焦点,而且近年亦成为知识界正面致力、把握的重要焦点并出版了相当数量的成果,那我为什么还郑重提起此两方面的问题呢?

  如此,是因为10余年前便开始的追问中国奇迹为何发生的一类研究,虽然没有人会否认它们的贡献,但恐怕亦没有人会否认由于这些研究开始时并没有对其时正在萌芽发展、现今已十分严重的诸问题的敏感,使得国内这类研究大都自觉不自觉地带有确证中国改革开放道路正确的特性。而随着后来一系列严重问题乃至危机的暴露,这一方向的研究当然不可能不回应这些广被注意的问题与危机,但这些回应并没有使他们根本反思自己的研究方式,而多只是增加了表述层次上的分寸意识。

  尖刻点说,就是“可惜”模式,即“可惜忽略了对某某问题的注意,导致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某某问题出现”等等。显然,这样一种简单、直观的观念反应虽然也有它的意义,却不可能引出对当代历史真正深刻的认识与反思,而毋宁是在帮助消弭真正深刻认识与反思的出现。

  相比,专注于贫富分化等社会问题和危机的认识努力,其视角虽然常常是批判现实的而非确证现实的,但几年下来,我们仍不得不说,虽然在观念和心理上很多人都有强烈的现实关怀、现实责任动力,但对这些问题与危机的历史-现实层次的认识与理解仍然严重不足。因为就历史-现实认识来说,今天对贫富分化社会危机认识较清楚的层面主要是:前些年相当一部分农村农民生活所以陷入严重困境这一现象背后的制度、政策、法规原因,以及农民工收入长期得不到应有改善的制度、社会、政策、法规原因。而这一部分事实得以较清楚认识,其达致虽和知识界批判力量的介入相关,但更在有着底层工作经验的官员与敏感的记者,和带有对策性工作特点的政府内部研究人员对此一现实的整理和揭露。

  为什么对现实既具很强责任感,又具相当不错的学术和思想训练的知识分子对现实的介入,并没有导致足够的、人们本有理由期待的对历史-现实的深入认识与警醒,反却常常把推动自己关心、介入现实的那部分现实现象过多地纳入某一已有的观念逻辑、解释逻辑呢?

  反复出现这类现象,不能不说当代中国大陆知识分子运用清晰概念整理现实现象的能力严重不足。在一般性的方法和意识层次检讨此类问题当然重要,但这种一般性检讨并不能替代与减省那些要真的实现既运用严格概念又不脱历史-现实脉络整理问题的目标必须去具体克服的困难。而在需要克服的诸困难中,一个首要的环节便是,如何有灵感地提问,并通过此提问所开敞出的历史-现实机理,准确捕捉我们所关切的问题得以形成历史-现实机制。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副研究员)  (来源:南风窗)

[上一页] [1] [2] [3]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