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视野下中国经济的“红与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5日19:00 观察与思考

  -张立华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从2007年、2008年、2009年至2012年的5年中,世界经济增长率将分别达到5.2%、4.8%和5.1%,从而成为继1950年至1973年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4.8%以来的第二个世界经济最快增长周期。

  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国际形势在经济最快增长的同时,多极化趋势也日益加剧。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也为中国经济发展制造了诸多的不确定因素,中国经济势必在动荡多变的国际大环境之中巅伏前行。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多极化

  尽管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但世界仍然很不安宁。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仍有可能出现波折,台海形势仍然没有走出高风险地界。如果美国发动对伊朗战争,从而造成海上运输中断,不仅将导致油价继续攀升,而且很可能引发第三次世界石油危机,全球经济将因此受到严重打击;科技革命加速推进,但全球科技差距仍在拉大。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与开发投资占全球的86%,占全球技术转让和许可收入的98%。2006年,美欧日财富占全球财富97.9万亿美元的82. 8%。科技差距拉大已成为全球贫富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

  我国在生物和航天技术等领域已经取得重大突破甚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但我国距离创新型国家还有很大差距;经济全球化虽然深入发展,但国际产业仍处于大调整和大转折过程中。发达国家通过跨国公司进行跨越国家和地区界限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优化组合,处在国际产业链的高中端,成为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受益最多的国家。

  我国虽是参与经济全球化分工与合作受益较多的发展中国家,在引进外资、扩大就业和增加税收的同时,推动了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但大部分利润却被跨国公司攫取;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但东亚区域合作与一体化进程相对滞后。

  在美、日、韩的干扰下,东盟实力和影响都在下降,内部不统一,对推动“10+3”合作和一体化进程已力不从心,主导性作用遭遇挑战;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但大国之间的竞争加剧。尤其是美欧大国产生一种危机感。布什政府下台后,欧洲对美国关系可能会稍有改善。大西洋两岸新一代领导人将重新形成一种更加务实的跨大西洋关系。美欧大国有可能进一步加强合作,协力应对挑战。俄罗斯综合实力恢复很快,潜力巨大。美国对俄罗斯打压和欧盟东扩对俄罗斯利益空间挤压,引起俄罗斯的强烈不满,俄美和欧俄关系仍将是合作与竞争交错,但摩擦和冲突可能增多。

  滞胀成为全球经济最大考验

  2007年夏季爆发的次贷危机,让美国这个世界经济引擎“很受伤”。美国著名投行高盛公司当地时间3月25日发布研究报告称,由于次贷危机持续蔓延,全球次贷相关损失预计将高达1.2万亿美元。其中,华尔街的损失占近四成,远高于目前已公布的损失金额。美国银行、券商、对冲基金和政府支持企业等将减记4600亿美元的信贷资产,是已经曝光损失的4倍。在这些损失中,房贷坏账损失占比约为50%,不良商业抵押贷款损失占比15%至20%,信用卡、汽车贷款、商业贷款以及非金融性公司债券也导致了一部分损失。

  上述机构的亏损数额巨大,主要是因为各机构一直试图通过贷款来支持其资本业务并保留其资本需求,但是,这些措施却导致了其信贷可用性的大量减退。由于面临更多的信贷亏损,各金融机构已经通过国内外投资等方式筹集了1000亿美元的资金,并不得不同时下调了分红资金。

  受次贷危机影响,美国金融机构近日公布的业绩有所下降,市场对贷款的需求也逐步减少。这些机构自去年夏季开始的次贷危机以来,已经报告的资产减值数额就已经达到了1200亿美元。美国借贷机构减记了不到一半与信贷泡沫破灭相关的损失,市场开始看到一些曙光,但是黑暗还在持续,前景依然暗淡。

  此外,标准普尔日前也发布报告称,大型金融机构的资产减记已接近尾声,但是未来可能出现更多与次级贷款无关的资产减记。标准普尔将大型金融机构次贷资产减记总额调高200亿美元,增至2850亿美元。

  欧元区和日本经济也未能幸免,虽然增长前景要好于美国,但结构性改革的滞后还是给其经济增长蒙上了阴影。

  在美国经济下滑和美元贬值的背景下,国际原油价格和初级产品价格迭创新高。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下滑与全球能源和初级产品价格飙升现象并存,这预示着全球经济可能继上世纪70年代之后,再次陷入滞胀的局面,全球性的恐慌情绪在蔓延。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