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山路沿途地名拾趣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5日19:09 东方网
-观察记者 戚永晔 作为南宋御街原址和一条跨越800余年的“道路活化石”,中山路沿途的地名也积淀了很多历史文化元素,有些地名已经在口口相传的流变中慢慢消失,甚至连杭州本地人都不太知晓。但还有一些流传至今,成为人们追寻老街古韵的又一途径。 观察记者顺着历史的痕迹,自南朝北沿中山路“踩点”,也发现了不少有故事的地名。 六部桥、凤山水门 六部桥位于中山南路鼓楼西南面,建于南宋,横跨中河,在《咸淳临安志》中的南宋大内的地形图上清晰地标志着这个名字。很多杭州人都把它误读为“六步桥”,认为“走六步就能过桥”,其实并非如此。 六部桥得名,是因为宋廷的行政机构六部都设在中河以东,要员前往凤凰山南麓的大内早朝时必须经过这座桥。“六部”就是“三省六部”中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虽然该桥已经毁而复建,建而复毁多次,但能够把这一地名保存到今天,已经非常了不起。 凤凰山脚下的皇城被元代入侵者焚毁之后,遗存在地面上的皇城建筑物除了这座六部桥外,还有附近一座凤山水城门。水门横跨中河,虽然经过几次重建,到今天已经破落,但仍能看到当年皇宫大门的雄姿。 察院前、元宝心 察院前巷东起中山南路,西至太庙巷,可登瑞石山(紫阳山),中折北至城隍牌楼巷。全长300米,路宽4米。就是南宋太庙所在地,也是最靠近皇宫大内的机构所在。 察院前稍北,就是南宋的左右丞相府,元代改为御史南台,明改为都察院、巡按院,巷名由此而来。清康熙末年(1722)又改造为万岁龙亭,为节日文武百官朝贺以及拜表迎诏的场所。 元宝心位于察院前和鼓楼之间,《武林旧事》里说,这里曾是著名奸臣秦桧的府邸。从吴山上向下眺望,可以看到元宝心地形三面环山一面靠水,形似一个中间下陷的“元宝”。 清代风水大师沈竹 认为这里“形似太师圈椅,可为王气之左辅右弼”。 清河坊 与元宝心一样,清河坊也是南宋重臣的府邸。今天的河坊街位于清河坊地区,但不能等同于清河坊。严格来说,清河坊指鼓楼以西,中山中路周边、吴山北麓的一块商业区。 建炎三年(1129),张俊在明州(今宁波)击退金兵,取得高桥大捷,晚年封为清河郡王,倍受宠遇。朝中尊他为太师。他在今河坊街太平巷建有清河郡王府,故这一带就被称为“清河坊”。 虽然出为将、入为相,劳苦功高,但是张俊却是个过大于功的人物,他是秦桧陷害岳飞的帮凶。今天杭州岳庙里,张俊与秦桧等人一起跪在岳飞墓前的铜像还在遭千万人唾弃。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被大伙唾弃的家伙就是河坊街曾经的主人。 羊坝头 羊坝头巷,原东起中山中路中段与平津桥相对,西至定安路中段与涌金路相对,长396米,宽3米,自扩建西湖大道后,仅剩一角。古时,这里是海滨,为防海潮侵袭,在此修建防海大塘,称“洋坝”,故而这一地带称“洋坝头”。今改巷名,讹为羊坝头。宋代称这条巷名坝西巷,属市西坊,为繁华街市一段。《咸淳临安志》记载:“市西坊,俗称坝头,又曰三桥街,今为市曹。” 也有种说法认为,这里处在杭州最大的伊斯兰教寺庙“凤凰寺”附近,以前有很多贩卖牛羊肉的商贩,“羊坝”的名字是因此而生。 官巷口 指解放路与中山中路交叉口的一带,在武林广场商业圈形成之前,曾是杭州的“老牌”市中心。奎元馆、景阳观等老字号和供销大厦、新华书店等新兴商店都位于此地。 方志学家认为,“官巷”指的就是官巷口以南的中山路,南宋时,中央的文武百官按官衔高低由南到北居住在这条街上。上朝时,就沿着“御街”南行。宋代政府机构庞大,上朝也是盛况。“官巷口”就是这一盛况的启始点。 南宋灭亡后,官巷口逐渐成为繁华的商业区。《西湖游览志》说:“二月十五日为花朝,花朝月夕,世俗恒言。官巷口有花市,卖花者以马头竹蓝盛之,歌叫于市,买者纠然。”可见当时盛况。历史上,官巷口还是“闹市刑场”,抗清名臣张苍水曾在此就义。陈祖芬的散文《西湖重》里写道:“张苍水带镣长街行,告别众乡亲—官巷口的刑场,已是素衣素服的白茫茫一片杭州人前来送行。张苍水气象万千地拜别乡亲,又柔情万种地看一眼那温润绵延的山岭。‘好山色!’这是英雄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的声音。” 孩儿巷 孩儿巷东起中山中路,西至武林路。宋称保和坊砖街巷,又名泥孩儿巷,巷内多泥孩儿铺,“七夕卖‘摩目侯罗’,披以彩服,饰以金珠,斗巧争奇。”一直到解放前后,这种“摩目侯罗”市井还有兜卖。 元代后改称孩儿巷,清袭称。宋陆游寓居孩儿巷和山子巷间,明万历间兵部侍郎宋应昌曾居孩儿巷。巷西原建有经略华夷坊,俚称西牌楼。 孩儿巷的重要历史文化价值,还在于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曾写下了名闻遐迩的不朽诗篇:“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今天孩儿巷里,还留有明清时期重建的“陆游故居”。 天水桥 位于中山路最北端,与体育场路交叉口。宋名天水院桥,御街由此折西,桥跨城北小河。《梦梁录》记载,桥东曾经是皇城修内司绸兵营。桥西有草料场,桥北为省仓上界及六部架阁库。 元代至正十二年秋,有寇自徽州来入侵杭城,浙省参政樊时中率兵御贼,在天水桥巷战亡。因而桥曾又被称为岁寒桥。解放后扩建体育场路,拆除了天水桥,今天作为区片名沿用。 ■ (来源:观察与思考)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