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浩翔:并非千军万马才叫大片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7日18:25 南方人物周刊

  很多时候大家对大片有一种误解,以为大片就是大场面、大明星。其实外国很多成功的大片只是讲一个家庭的故事, 票房也很好

  本刊记者 郑廷鑫 发自香港

  “这个人是诈谎精,退学,乱花钱,男女关系复杂,罗嗦,聪明,爱作弄人,有殉教的激情,善良,有暴力欲,无安 全感,悲观主义+享乐主义者,记性好,妄想症,绝情……”

  网络上有人这样评价彭浩翔。他看到之后的反应是:“是吗?也许没错。”用他的话来说,“一些朋友会问,为什么 你的人不像你的电影那么有趣?为什么你的生活这么闷?其实我和普通人一模一样,我的搞怪都放到电影里去了。”

  不拍电影的日子,彭浩翔和普通人确实没有多大区别:上午9点准时上班,管理着几个人的小团队。

  他的处女作《买凶拍人》的男主角张达明说,“彭浩翔很勤奋,是一个宁愿24小时都做电影的人。”

  “很多当导演的,喜欢把自己搞得很不正常、日夜颠倒,我觉得不需要这样。其实做导演和做经理、做主任一样,就 是一个管理者。导演并不是一件很复杂很神秘的工作,是大家把它神化了,其实就是一个创作和管理的过程,分别之处就是在 饭桌上,导演讲的事情别人会很感兴趣,一般经理讲的事情别人没那么大兴趣。”

  除了在饭桌上讲自己的故事,他还喜欢听别人讲故事,特别是男女之间那点“破事儿”。“在男女关系的事情上,我 会留意很多细微的地方。我很喜欢听别人讲故事:你讲你讲你慢慢讲。通常在别人讲到哭得一塌糊涂的时候,我就会问,你不 介意我把这些放进我的下一部电影里吧?”

  所以,他的电影总是充满各种怪异的想法和黑色幽默。而当观众在电影院里被他逗得开怀大笑的时候,他依然坐在小 办公室里,对着电脑,像个小经理一样,辛勤地工作。

  用自己的12万

  拍了一部10分钟电影

  沉闷并不代表平淡。在彭浩翔的生命里,有着比普通人更多的“怪事”。这里可以套用他的电影《AV》开头引用的 陈凯歌的一句话:当你开始觉得很了解这个彭浩翔的时候,另一个彭浩翔才刚刚开始原谅你的无知。

  “我不喜欢所有人都往一个方向走,当大家都在做同一件事的时候,我喜欢做另外的事情。从小到大,人家跟我说要 往这边走,我就喜欢往另一边走,喜欢反着来做事情。”小时候他就沉默寡言,被家人认为有轻度智障,要把他送进特殊小学 。没想到入学智力测试中,他却被测出智商高达135。

  对电影的迷恋,是从小就开始了的。一有新片在香港上映,他一定要去电影院看。“什么电影都看。”中学的时候, 一场施瓦辛格的电影上映了,女朋友让他陪着逛街,他坚持要去看电影,两个人吵起来了,就在旺角的戏院门口结束了这段感 情。

  读完中学,很想进电影圈,却发现在香港做编剧是很难的,通常都是有正式工作的人兼职做编剧,于是他就想去教书 。因为成绩太差,没有学校肯招他。没辙了,又想着去台湾深造,再回来教中文。

  当时对台湾充满期待,因为听说台湾女孩子很漂亮。到台湾后,发现学校里没有一个台湾女孩,都是海外侨胞,都是 香港人,“我要泡香港女孩也用不着跑去台湾啊。读了半年就跑了,回来后就去做编剧。”

  交了1080元学费,听了几堂林超荣的编剧讲座。林超荣跟他说,要拍电影,得先写小说,写影评。

  小说他中学就开始写了,经常向报纸投稿。母亲骂他不务正业,他就在母亲特别喜欢的《明报》上开专栏,写色情小 说。

  1996年奥运会,王义夫射完最后一枪,晕倒了。彭浩翔看到新闻,觉得很有趣,“接下来会怎样?”他推测种种 可能性,由此写出一部长篇小说《全职杀手》。杜琪峰看上这个故事,买过去,请来刘德华和反町隆史,拍了一部同名电影。

  小说版税和编剧费,让他有了12万元资金,他用这笔钱拍了一部10分钟短片《暑期作业》,这是他12岁与兄弟 用旧式摄录机自导自演短片《智勇三雄》之后的又一部短片,后来获了金马奖提名。

  香港电影圈流传着一个听上去很悲情的故事:2001年底,圣诞节前的一个晚上,尖沙咀一家酒吧里,一位老导演 过生日。酒过半巡,7个徒弟中的5个忽然把他抬到沙发上,各端一杯酒,双膝跪下,哽咽着说:“师傅,我们对不起你,这 一行实在没办法混了,我们要另谋生路。”

  正是这一年,彭浩翔圆了导演梦,拍了自己的第一部剧情长片《买凶拍人》。

  “从我拍电影以来,香港电影就一直低迷,没有回升过。我觉得无所谓,你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无论市场怎么 低迷,都会有人要拍电影的。”

  完全是因为当时的嘉禾运营总裁谷德昭的推荐,投资者才敢给他钱,“我们相信谷德昭,他说你行,就给你投。”而 谷德昭跟彭浩翔是这么说的:“我找你拍片,不是你的电影有多好,而是你拿12万来拍这样一个短片,说明这个人想做导演 的愿望很强烈,这样的人,一定会全力去做一个好导演。”

  公司对于新导演还是不放心。“他们让我先拍一周,如果公司觉得你拍得不好,就不能继续拍下去了,你回去做编剧 ,让谷德昭来拍。我很好彩,拍了两天拿给公司看,他们觉得这个小朋友还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就让我拍下去。”

  《买凶拍人》获得了金马奖提名,也确立了彭浩翔的江湖地位。如今,这部电影已成为华语cult片的经典。

  随着他的电影不断在各大电影节获奖,投资已经不是问题,空间也越来越大。“从《伊莎贝拉》之后,他们给我的自 由度更大。”

  华语电影应该有更多的可能性

  人物周刊:你的新片《破事儿》因为有陈冠希和阿娇,在“艳照门”之后引起了很多关注,台湾那边的发行也是打着 “艳照门”的牌,好像你很生气?

  彭浩翔:是啊,所以我不去那边宣传。那是台湾发行商做的。我觉得他们用这个来宣传是最错误的做法,这个其实是 负面新闻,对电影没有任何帮忙。他们以为见报就会有人来看,其实不是的。

  人物周刊:说到“艳照门”,你2004年拍的《公主复仇记》里,就有一个故事:阿娇扮演的女主角和男友分手后 ,男友把她的艳照发到网络上。现在很多人都说你的预测很准。

  彭浩翔:其实这种事情每天都在发生,《公主复仇记》之前就有,之后也一直没停过,香港有,内地也有,最近香港 大学的学生不也发生这样的事情吗?太多了,一点都不新鲜,只不过这次男女主角都是明星。

  人物周刊:你在《买凶拍人》、《大丈夫》里露了一下面,是为了体验当演员的感觉吗?

  彭浩翔:有的导演经常自己演,还是很重的角色,演得确实好。但我演了之后,才发现自己演技太烂了,我是有自知 之明的,所以还是专心做导演吧。

  人物周刊:有的导演喜欢跟某个演员长期合作,你的电影好像每一部的演员都不一样。什么原因?

  彭浩翔:不是我喜欢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是因为我到现在为止都没机会泡某个女演员,所以就没机会固定用同一个, 哈哈。

  人物周刊:你拍了7部电影,好像风格经常在变,像《买凶拍人》和《伊莎贝拉》的差别就很大。有些导演喜欢拍几 部曲,题材和风格有一个连贯性,比如你前几天见到的李杨,拍了《盲井》又拍《盲山》,还准备拍《盲流》。

  彭浩翔:说到李杨导演,他的《盲井》是我非常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其实每个导演的风格,就算他拍不同题材的电 影,都能看出来有一些相同的东西。

  人物周刊:对于导演来说,题材和关注的重心不变,会被人批评缺乏新意、故步自封;如果变化,观众可能又接受不 了,希望看到以前那样的东西。这好像是个悖论。

  彭浩翔:对对对,其实是有矛盾的,所以我很佩服库布里克,他每一部电影的题材都不一样,而且都拍得很好,这是 很难得、很有勇气的。当你在一个题材成功后,每个人都会叫你再拍这个,但他够胆去拍别的,也有能力去转变。

  人物周刊:你在专栏里写过,“2007年是我当上导演的第7年,我正好也是执导第7部电影。因此我决定用上7 段年轻时写下的小故事,试着为自己和我的电影,寻觅更多的可能,更阔的窗口。”你想寻找哪种可能?

  彭浩翔:我觉得华语电影应该有更多的可能性。现在华语电影都偏重某些类型,比如一些很类型的类型片,很模仿好 莱坞而模仿得不好的电影。讲故事的方法很多,并不是只有好莱坞那种方式。

  因为市场不好,投资方会把资金集中在几样题材上,比如一些连拍的人都不知道在拍什么的武侠片。很多时候大家对 大片有一种迷信和误解,以为大片就是大场面、大明星。其实外国很多成功的大片只是讲一个家庭的故事,票房也很好。并非 一定要有千军万马才叫大片,票房才好。都在迷信形式上的大,还要有一个大ending,要有很多人,在很大的地方,结 尾要撞50辆车才能结束。其实只要有张力,几个人就可以,像《七宗罪》的结局,好震撼的。如果没张力,撞500辆车都 没用。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