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主:多年来已习惯打官司和等待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8日01:36 信息时报
业主:多年来已习惯打官司和等待
几度烂尾的中诚广场终于被盘活。摄影 时报记者 黄立科

业主:多年来已习惯打官司和等待
  据业界传言,近两个月保华广场终于有新开发商接手。有地产界人士估算,目前保华广场写字楼市值约1万元每平方米。摄影 时报记者 黄立科

  盘活后的中诚广场

  商业裙楼柏丽商都商业部分归中石化长期持有,进行租赁。柏丽商都10月份将统一开业

  A座36层以下全部交与法院,赔偿给此前购买B座的小业主,36~46层用于销售,预计2个月后可交楼

  业主:多年来已习惯打官司和等待

  业主黎小姐是广州一家合资企业的管理人员,1993年听说中诚广场将成为广州的标志性建筑,“也因为看中了这块的投资前景”,她以私人名义买下了中诚广场的8个单元,房价约9000多元/平方米,付款比例为50%。

  最初得知楼“烂”了,黎小姐也加入了家家户户都在打官司的行列。打官司前前后后花了两三年的时间,在那几年里,黎小姐每时每刻都在关注这个楼盘的消息。“那时周边的朋友一有它的消息总会第一时间告诉我。我也知道盘活的过程很曲折,开发商都换了好几个。对于这个事,我们还是很无奈的,到后来除了等待也没有其他的办法”。

  现在,事情处理得差不多了,说到交楼,她比较乐观:“应该快了吧,法院说都到现在了,还担心什么呢?我们那么长时间的官司都打过来了。”

  因为自己被牵扯进这件官司中,黎小姐对广州其他的烂尾楼也有一定的了解。她感慨自己和中诚“还算比较幸运,毕竟最后问题还得到了解决,我们还没有彻底损失。”“可能因为中诚广场的影响比较大,都号称‘中国第一烂尾楼’了,政府在处理关于这个楼盘的问题上肯定抱相当谨慎的态度。广州这么多烂尾楼,对城市形象产生很不好的负面影响。虽然知道解决起来有一定难度,我还是希望在问题一出现时政府和企业要尽快采取措施。”

  老广州应该清楚的记得,在1995年,海珠区江南大道南发生了一桩“著名”的跳楼事件,一名据称是老板的男子从江南大道与昌岗路交界的一栋其曾参与投资的在建大楼楼顶一跃而下自杀身亡,此事件在当时轰动一时。后来,这栋大楼也就被城中人戏称为著名的“跳楼烂尾楼”。而今十多年过去,这栋后来更名为保华广场的大楼目前有了收尾的迹象。据业界传言,近两个月保华广场已有新开发商接手,着手盘活。

  当年被指地头不旺难出租

  保华广场位于江南大道与昌岗路交汇处西南侧,原名港澳江南中心,原定竣工时间为1996年。

  大楼原定建58层

  记者日前在现场看到,一块标明为1993年的奠基石已有点旧败。该楼盘原规定58层高级写字楼,为海珠区最高的标志性建筑。据业内人士介绍,该楼盘与隔街相望的江南大酒店属同一香港陈姓老板,但由于10多年前其位于海珠区的位置,被认为不够旺市,因此无买主过问,楼底几层商铺同样难以出租出售,盖至29层只好停工。随后,一合作老板在该物业跳楼自杀。但其跳楼后不久,该物业就整体易手出售出去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